高志

  • 5分钟搞懂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视频)

    5分钟搞懂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是一氧化碳中毒后,症状较轻而未治疗,或症状偏重,治疗不彻底导致几日后又出现共济失调、痴呆、偏瘫等神经系统的症状或体征。以痴呆、精神和锥体外系症状为主,表现为智能障碍、锥体功能障碍、精神症状、去皮层状态等病理表现。目前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患者需进行包括血、尿、便三大常规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核磁检查等对病情做评估,通过高压氧、神经营养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需细心护理,避免精神刺激等因素导致患者病情加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如安装相关安全装置进行防范。
    2023-08-03
  • 儿童拇外翻矫正器有用吗(视频)

    儿童拇外翻矫正器有用吗
    儿童拇外翻多数支具矫形治疗有一定作用,甚至能够完全改善。但部分大龄儿童拇外翻,包括骨骼发育方面畸形,需要慎重进行手术治疗。多数儿童拇外翻,包括成人拇外翻部分病例,也会发现有单纯软组织性问题,就是对于较轻的软组织性问题,都可以尝试用矫正器来进行治疗,达到矫正畸形,或者延缓畸形的发展作用。 对于后期矫正失败,或矫正器效果较差,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当然手术治疗要选择一定手术时期,包括正确方法。软组织方法和骨骼截骨手术,通常都是要结合使用。
    2023-08-03
  • 儿童拇外翻一般几岁能发现(视频)

    儿童拇外翻一般几岁能发现
    通常儿童拇外翻最早就是在出生后可以发现,一般情况下在3-4岁左右发病。拇指向外偏斜需要达到一定角度,拇指近节趾骨和第一跖骨长角达到15°才是拇外翻。需要在专业的临床医生的指导,在专业的医疗机构,甚至拍X光片,才能够进行诊断。当然对于比较明显的拇外翻,根据临床症状包括临床查体,在门诊就可以及时发现,而不需要做太多检查。 目前对于儿童拇外翻的治疗较多,包括带支具、手术。当然对手术的选择非常慎重,因为儿童存在生长发育的倾向,对于儿童拇外翻可通过支具矫正,保守的疗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畸形比较重,症状较重的年龄偏大的儿童,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3
  • 儿童拇外翻的原因(视频)

    儿童拇外翻的原因
    儿童拇外翻的原因具体如下: 1、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疾病,比如神经纤维瘤病,这样的疾病会有其他系统随之而来症状,如拇外翻、扁平足、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侧弯,这都是脑部和神经系统疾病所导致的原因; 2、拇趾发育不良,通常是由于骨骺发育不均衡所导致; 3、创伤; 4、平时脚的走路负重,行走不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分布要求; 5、拇外翻还会因为一些疾病而产生,比如马蹄内翻足,还有其他神经系统代谢系统疾病; 6、遗传因素,在儿童畸形当中遗传因素也很重要,如先天性髋脱位,以女性多见。
    2023-08-03
  • 甲状舌骨囊肿怎么办(视频)

    甲状舌骨囊肿怎么办
    甲状舌骨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发现颈部囊肿应鉴别囊肿为单纯囊肿或甲状舌骨囊肿。通过检查后高度怀疑为甲状舌骨囊肿,需行进一步鉴别,因部分颈部肿块或甲状腺组织可能为异位甲状腺。 甲状舌骨囊肿患者,需行ECT甲状腺扫描,通过放射性元素判断甲状腺功能。排除异位甲状腺,必须进行手术切除。因甲状舌骨远端开口于舌盲孔位置。如患者未行手术治疗,可导致感染反复出现。感染后需对囊肿进行切排、反复换药、填塞纱布,且伤口较难愈合。因此对于诊断明确患儿,建议未出现感染时行手术治疗,以减患儿心理及身体创伤。
    2023-08-03
  •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音频)

    颈椎病有哪些症状?
    讲解医师:高志成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武昌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疼痛)科
    颈椎病我们临床上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每一类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都不同。颈型颈椎病是以颈项部周围的肌肉酸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病变,导致运动神经根受压,导致上肢的运动和感觉的障碍,包括疼痛、麻木、酸胀等;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椎动脉卡压以后导致的头晕、头痛、血压改变、恶心等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是交感神经受压以后引起来的胸闷、心慌、胃肠不适、恶心、想吐等表现;脊髓型颈椎病主要是脊髓受压以后,导致的共济失调,就是上下肢的运动不协调,人站立的时候稳定性变差;综合型颈椎病就涵盖有其他的各种类型的症状。
  • 腹痛鉴别诊断(视频)

    腹痛鉴别诊断
    腹痛鉴别诊断较多,总体可包括内科、外科,可涉及各个科室。具体如下: 1、内科疾病:常见如胃炎、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肠痉挛、肠道或胆道蛔虫症、肠系膜淋巴结炎、坏死性肠炎及胰腺炎、肝脓肿、膈下脓肿、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肺炎甚至胸膜炎、心衰、心包炎、心肌炎等心脏疾病,过敏性疾病或变态反应疾病,包括过敏性紫癜、荨麻疹、哮喘等; 2、外科疾病:包括急性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卵巢扭转、卵巢囊肿、肠重复畸形等疾病。 腹痛鉴别诊断涵盖小儿外科、小儿内科等各系统疾病,需专业医生正确评估。可以通过影像等辅助检查及正规体格检查判断疾病属性。
    2023-07-31
  • 枕神经痛的鉴别诊断(视频)

    枕神经痛的鉴别诊断
    枕神经痛主要和偏头疼鉴别。偏头疼也叫血管神经性头疼,头疼时候血管搏动或者有血管搏动感,疼痛也比较剧烈,部分患者疼痛比较轻,病人伴有其他症状,像血压高或者睡眠不好等。枕神经痛是触电样疼痛,不敢去碰局部,稍微一碰局部,会出现触电样感觉,并且就像过电样疼。偏头疼一般在患者头一侧,而且疼痛部位根据枕大、枕小、耳大神经根据解剖部位不同而不一样,很少有两个枕大、枕小同时发生疼痛情况。 根据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疼痛伴随症状,可以鉴别。治疗上中医都是以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为主,相互配合。血管神经性头痛和枕神经痛局部治疗都一样,采用压痛点疗法。老百姓都知道通则不痛,不痛则通。整体治疗血管性头痛,大部分中医认为肝阳上亢引起来,治疗采取平肝潜阳、通经活络方法,常用肝经穴位太冲,大肠经穴位合谷,曲池等穴位治疗。枕神经痛根据《黄帝内经》中诸痛痒疮,皆属于心,采取祛心火方法,在心经循行部位找到瘀络,可以局部点刺、放血,再一个是用局部穴位,五腧穴采用荥穴治疗,祛心火。
    2023-08-01
  • 肌张力怎么分级(视频)

    肌张力怎么分级
    从神经内科角度来讲,肌张力不能分级,只有肌力可以分为六级。肌张力主要分为肌张力增高、肌张力正常和肌张力减低。病理的情况是肌张力增高,专业术语称为锥体系或锥体外系疾病导致肌张力增高,病人表现为肌肉比较硬。当被动运动时,阻力比较大,关节的活动范围相对小,有时会出现折刀样的肌张力增高,或者铅管样肌张力增高。肌张力减低主要是周围神经系统的损害,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肌肉比较疲软、关节活动范围大、被动阻力相对小,肌张力减低也会出现腱反射减弱。肌张力正常就是正常人所表现出来的肌张力。这就是肌张力的分级。
    2023-08-01
  • 肌无力有什么表现(视频)

    肌无力有什么表现
    肌无力表现主要是肌肉不能产生正常的力量,导致部分肌群出现力量的丧失。 病人主观的感觉会感觉到乏力、疲劳。随着病情加重,可能会觉得肢体酸困,甚至某一个肌肉或者肌群,或者整个肢体出现瘫痪,病人难以完成日常生活或工作职业的需求。通过不同的神经内科检查方法可确定肌无力的级别。 肌力检查主要分为六级:肢体完全瘫痪的时候是0级,如果仅能见着肌肉的收缩是1级,能够在平面上移动是2级,能够对抗重力是3级,能够对抗重力及部分阻力是4级,能完全对抗重力和阻力是正常的5级。这就是肌无力的表现及分级。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