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文昭

  • 肝弥漫性病变怎么回事(视频)

    肝弥漫性病变怎么回事
    肝脏弥漫性病变,为超声学的描述名词,通常指肝脏由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肝脏损伤,导致肝脏回声出现弥漫性增粗、增强改变,或弥漫性的致密光点改变。内科性因素导致的肝脏损伤可累及整个肝脏,引起全肝出现弥漫性病变,常见原因为病毒性肝炎,包括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肝脏炎症包括酒精性肝病、酒精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以上疾病均可引起肝脏弥漫性病变。此外,遗传代谢性肝病如肝豆状核变性,大量铜沉积在肝内,可引起肝脏弥漫性病变。故超声或CT发现肝脏弥漫性病变后应先寻找病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病情判断,从而给予不同治疗。
    2023-08-02
  •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能活多久(视频)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能活多久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形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随着目前医学发展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通常可以不影响寿命。如果正常人能活到70-80岁,感染乙肝病毒后也可以活到70-80岁,前提条件是乙肝病毒感染以后要及时检测,同时进行及时治疗,并且规律复查,而且没有发展成肝硬化,没有出现肝硬化晚期的并发症。如果做到及时抗病毒治疗与规律复查,通常不会由于乙肝病毒感染,使寿命受到明显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需要采取措施抗病毒治疗。目前抗乙肝病毒药物比较有效是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如果能够长期规律服药,病毒控制好,通常寿命不会受到影响。
    2023-08-03
  • 隐匿性乙肝转氨酶高吗(视频)

    隐匿性乙肝转氨酶高吗
    隐匿性乙肝是特殊乙肝病毒感染状态,仍可出现肝炎活动而使肝脏受损,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损伤,肝功能可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隐匿性乙肝时化验常规乙肝病毒标志物,如乙肝五项,表面抗原是阴性,但HBV-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水平可达到1×104、11×105甚至以上。此时说明乙肝病毒合成表面抗原的基因发生变异,不能合成表面抗原,所以呈阴性,通常可排除乙肝病毒现症感染。但有极个别患者有乙肝病毒感染时,表面抗原是阴性,即病毒编码表面抗原区域发生变异,不能合成表面抗原。此时病毒仍可以大量复制,化验DNA可呈阳性,肝功能可提示肝脏受损。
    2023-07-30
  • 甲肝疫苗和新冠疫苗能同时打吗(视频)

    甲肝疫苗和新冠疫苗能同时打吗
    甲肝疫苗和新冠疫苗(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两种疫苗尽量不要一起接种,由于两者间可能产生互相干扰作用,增加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概率。因此甲肝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尽量分开接种,应间隔2周以上,分不同时间段接种,可以降低两种疫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概率。目前国家提倡全民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针对新型冠状病毒产生相应的抗体,避免人群大规模的感染以及流行,是防止国内新型冠状病毒再次发生大规模流行的有利方法。凡是自身无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青年人、壮年人,以及少年人,均提倡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且尽量与其他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等分开接种,尽量降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
    2023-07-30
  • 重度肝炎与重型肝炎的区别(视频)

    重度肝炎与重型肝炎的区别
    重度肝炎与重型肝炎的区别见于以下几点:1、严重程度:重型肝炎较重度肝炎更为严重,实际与重型肝炎相对应的是肝功能衰竭,但重度肝炎尚未达到肝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和程度。尽管重度肝炎患者的病情也较为严重,但其指标相对而言较轻;2、胆红素:肝炎患者的主要指标,包括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活动度,在判断其严重程度时,还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区分。重度肝炎患者胆红素在85.5μmol/L左右,通常不超过171μmol/L,而重型肝炎患者的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3、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原活动度可提示患者的凝血功能,因为肝脏是合成凝血因子的器官,而肝脏严重受损时的凝血功能也会受到明显影响。重度肝炎的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60%,而重型肝炎通常低于40%,患者肝脏受损愈重、坏死愈多,则肝脏储备功能愈差。而凝血酶原活动度指标愈低,则通常也预示患者死亡率愈高。
    2023-07-30
  • 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视频)

    清除乙肝病毒的特效药
    目前针对乙肝病毒的清除没有特效药,但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完全可以控制住乙肝病毒的复制,使病毒不再侵害肝脏,使肝脏的病变停止进展,防止肝硬化,降低晚期肝脏病的发生概率,以及晚期肝脏病所导致的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率。针对乙肝病毒的抗病毒药,目前疗效已经不错,但清除乙肝病毒目前还达不到。目前国际公认的抗乙肝病毒的药包括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替诺福韦,对于控制乙肝病毒复制都强而有效,通常在半年左右的时间,能把DNA控制在最低检测线以下,从而使肝炎停止进展,防止肝脏病继续进展。另外的药物是干扰素,包括短效干扰素、长效干扰素,都能够降低表面抗原,降低DNA,使肝脏的炎症逐渐停止进展。这两类药物也可以联合使用,能够最大程度抑制病毒复制,阻止病情的进展。
    2023-07-30
  • 乙肝抽血需要空腹几个小时(视频)

    乙肝抽血需要空腹几个小时
    乙肝抽血按照标准,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进行检查。乙肝的感染者或乙肝患者需要定期复查,复查的项目包括抽血,抽血查的是乙肝病毒的复制,以及肝功能。对于乙肝病毒的复制,查乙肝五项和DNA,通常不需要空腹,且空腹或餐后对于乙肝五项的结果,以及HBV-DNA的结果没有影响。抽血除查病毒之外,还要查肝功能,目前国内多数医疗机构公认的是要求空腹。但目前随着检测手段的提升,检测项目更加标准化,空腹或餐后对于肝功能的化验检查结果影响不大。肝功能里面的核心项目白蛋白、转氨酶、胆红素,病房里面危重的患者如果需要急查肝功能,患者在餐后查肝功能,出现的指标也有重要的参考意义,与空腹之间差距并不大,但按照标准是空腹10个小时以上再检查。
    2023-07-30
  • 乙肝携带者有什么危害(视频)

    乙肝携带者有什么危害
    针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危害,常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自身:凡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其身体的肝脏内有病毒在复制。而携带者的定义是有病毒但没有肝损害,且随时可能变成肝炎患者,即病毒随时可能会针对肝脏进行攻击,继而损伤肝脏,并危害携带者自身转化成肝炎患者;2、针对他人:可能传给与携带者密切接触的人群,则属于公共卫生风险方面的危害。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如密切接触者与携带者之间身上都有破口,且血液发生接触便会造成传染,以及性传播,常见的是性途径造成黏膜破损,继而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2023-07-30
  • 乙肝血小板低能恢复吗(视频)

    乙肝血小板低能恢复吗
    有些乙肝患者可以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白细胞和血小板一旦降低,预示着可能进入肝硬化。肝硬化的典型表现是脾大、脾功能亢进,脾功能亢进会过度吞噬白细胞和血小板,从而引起血小板降低。肝硬化引起的脾亢导致血小板减低,通常不能自然恢复,如果血小板特别低,经常会出现出血倾向,如鼻衄、牙龈出血,以及全身淤点、淤斑,甚至比较大的腔道出血,此时应该考虑做脾切除,减少脾脏对血管的破坏,对血小板升高有帮助。通过升血小板的药物,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目前做不到让血小板稳定恢复到正常状态。有些口服的西药,在短时间内升高血小板有作用,但并不能够长期维持血小板在正常范围。
    2023-07-30
  •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需预防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是什么意思,需预防吗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通常表明受检者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没有保护性抗体,即接触乙肝病毒后容易感染,继而成为乙肝病毒的感染者,需要预防。临床常见的预防方法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产生表面抗体后获得针对乙肝病毒的保护力,或免疫力。正常情况下,人生下来天生都没有表面抗体,均为阴性,而获得表面抗体的途径常见有以下几种:1、接种乙肝疫苗: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的表面抗体,继而防止以后感染乙肝病毒;2、既往感染:如患者身体曾经感染过乙肝病毒,即病毒曾经进入过体内,但由于其免疫系统功能比较强大、完善,不仅将入侵的乙肝病毒杀灭,并且产生的抗体保护力,而且可能会比接种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要持久、可靠。但自然感染依旧存在风险,如造成肝炎发作,甚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