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义

  • 屁股里面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屁股里面疼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引起臀部疼痛的原因有很多,久坐会造成臀部肌肉、肌腱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张力紧张状态,会逐渐形成慢性损伤性炎症。长时间站立也会导致臀部肌肉紧张,造成局部劳损和条索状结节样改变,症状明显时会出现坐下动作非常困难,坐下以后疼痛并不加重,但是从坐下状态改变,站起来的时候疼痛又加重。臀部局部牵拉疼痛比较剧烈,臀中肌损伤、外侧皮神经损伤、臀大肌损伤、梨状肌损伤,这几块肌肉和神经损伤都会导致臀部疼痛发生。 除此之外,臀部的骨组织包括骨盆、骶骨和尾骨,下方有髋关节、股骨头等,髋关节炎症、股骨头坏死、骨盆肿瘤、机械损伤导致的骨折及梨状肌综合征都会导致臀部疼痛。
    2023-08-03
  • 脚跟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脚跟疼痛是什么原因
    足跟痛常见于长时间站立或者长距离行走的人,最常见的原因是足底的筋膜炎。因为足底的筋膜在和跟骨交界部位承受的压力较大,长时间行走或站立以后,经常会出现足跟部和足底筋膜炎交界处的炎症,可能出现足底疼痛。 另外,有部分老年人的软组织较萎缩,会出现足底的脂肪垫的萎缩,经常负重容易出现足跟下脂肪垫的炎症。另外,有部分患者会因为跟腱炎而导致足跟疼痛。还有常穿高跟鞋的人会出现跟后滑囊炎,因为高跟鞋的刺激、挤压在跟腱和皮下之间形成滑囊,增生、炎症。 以上各种原因的疼痛基本上都跟长时间负重行走有关,所以如果发生后,应尽量减少负重行走,并外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者使用药浴、泡洗等方式处理,上次情况都能够有效的缓解疼痛。
    2023-08-03
  • 跟腱炎如何治疗(视频)

    跟腱炎如何治疗
    由于剧烈运动而导致跟腱损伤,进而出现跟腱炎。跟腱炎主要表现在跟腱部位,尤其是跟腱与跟骨交界的位置有疼痛感,剧烈运动后疼痛加重。当静息转为开始运动时,感觉疼痛较严重。跟腱炎的治疗方法包括: 1、减少跟腱损伤:避免剧烈跑、跳、长距离行走; 2、固定制动:对踝关节进行一定的固定制动,如外用护踝,减少踝关节对跟腱的损伤; 3、药物治疗:疼痛剧烈时可以考虑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止痛治疗。外用活血化瘀类膏药,如活血止痛膏等,能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愈合; 4、热敷理疗:因为跟腱炎是无菌性炎症,可以考虑外部加以热敷理疗,进而促进炎症吸收; 5、其他:如果以上措施无法有效治疗,可以考虑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如针刀。另外,局部封闭也是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2023-08-03
  • 扭脚了一般多久才能恢复(视频)

    扭脚了一般多久才能恢复
    脚扭伤主要是指脚踝关节周围韧带的损伤,轻者韧带拉松或者部分撕裂,重者则完全断裂,是最高发的运动损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脚踝伤后出现疼痛、肿胀、皮下瘀斑,活动时踝关节疼痛加重。不同程度的脚踝扭伤恢复时间不同。一旦出现脚踝扭伤,急性期的处理是用冰敷,这样可以减轻肿胀发生,然后到医院找专科医生判断脚踝扭伤有没有韧带损伤,有没有骨折发生。如果通过医生的诊断确定为肌肉软组织损伤,局部外敷活血化瘀膏药,局部制动,抬高患者患肢等治疗,一般在治疗后1-2周可以得到恢复。如果有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果仅是韧带损伤是不完全断裂,可以予以保护治疗。予以踝关节支具固定,一般3-6周可以恢复正常。
    2023-08-03
  • 脚后跟痛的治疗(视频)

    脚后跟痛的治疗
    脚后跟疼痛的治疗方法如下: 1、减少足部剧烈运动,避免跳、跑等诱发因素,以免加重疾病; 2、口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以及舒筋活血的药物,达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3、理疗,如偏振光照射、红外线等方式消除炎症; 4、局部阻滞,即消炎镇痛药对局部疼痛部位的靶点阻滞治疗; 5、小针刀松解治疗; 6、手术治疗。 脚后跟疼痛是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跟腱炎,因为脚后跟主要是跟腱附着区域,如果跟腱长期劳损、牵拉,甚至外伤,可形成慢性炎症,产生脚后跟疼痛,这是主要原因。另一个是足底筋膜炎,形成原因类似于跟腱炎,特别是足弓扁平的人,因长期使用而产生劳损,形成足底筋膜炎。
    2023-08-03
  • 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视频)

    急性腰扭伤治疗方法
    发生急性腰扭伤后,首先要先制动,不要勉强活动腰部,防止加重损伤。其次,到医院做正规的X线、CT检查,排除骨折、脱位等造成严重神经损伤的原因。 如果是单纯的肌肉拉伤,需要腰背部进行固定或者卧床休息,上述情况肌肉能够得到有效的休息,能够消除炎症、水肿,减轻疼痛。可以口服非甾体类的消炎药减轻疼痛感。外用活血化瘀的中药或口服活血化瘀的中药,也有一定辅助治疗的作用。 如果患者本身有腰椎间盘突出情况,扭伤后可以诱发急性腰腿痛的症状,这时也需要卧床休息,腰部支具固定,防止损伤腰椎间盘加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甘露醇、激素等消除神经炎症的药物,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彻底治愈。另外,有一种急性腰扭伤,表现为小关节的紊乱,到医院就诊后,如果医生给予手法复位治疗,能够有效、迅速的缓解疼痛。
    2023-08-03
  • 扭伤脚冷敷还是热敷(视频)

    扭伤脚冷敷还是热敷
    足部扭伤后首先要制动,防止进一步损伤。在扭伤第一时间,建议立即冰敷,冰敷时隔一条毛巾,防止过冷导致冻伤。冰敷可以减少出血,防止血肿机化,可以骤缩血管,防止渗出加剧,减轻疼痛。当48小时之后建议热敷,同时抬高患肢,热敷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局部水肿、减轻疼痛。足部扭伤后一定要记住先冷敷后热敷,如果顺序相反会导致肿胀严重,疼痛加剧。冷敷建议每次隔2小时以上,1天不超过6次。热敷可以按情况,每天2-3次热敷,每次20-30分钟。
    2023-08-03
  • 经常崴脚是什么原因(视频)

    经常崴脚是什么原因
    经常崴脚的原因如下: 1、踝关节扭伤:在临床上,经常崴脚最常见的原因是踝关节扭伤之后,并未及时治疗,而导致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如果患者经常大剂量运动,会出现踝关节肿痛的现象。因为踝关节周围韧带松弛,所以无法有效限制踝关节活动,会经常出现轻微颠跛,即踝关节扭伤; 2、脊髓型颈椎病:因为脊髓损伤失去对下肢的有效控制,而对下肢的本体感觉也有障碍,进而出现脚底感觉异常,这时会经常因为轻微的路面不平或者路况改变而出现崴脚; 3、穿高跟鞋:年轻女性喜欢穿高跟鞋,而高跟鞋稳定性较差,容易经常出现崴脚,甚至踝关节骨折等现象。
    2023-08-03
  • 脚踝轻微骨裂能走路吗(视频)

    脚踝轻微骨裂能走路吗
    脚踝轻微骨裂也是骨折,只是一种无移位骨折。脚踝轻微骨裂和普通骨折区别是治疗时不需要手法复位或者切开复位,但是同样需要固定,所以在骨折愈合之前不能够走路。脚踝轻微骨裂如果固定比较牢靠,在1个月左右可以考虑不负重开始行走,因为这时骨折线能够基本愈合。在1个月左右如果X线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可以考虑不负重锻炼。如果在骨折临床愈合之前擅自行走、活动,可以导致骨折移位,需要重新复位固定,导致骨折延长愈合,甚至出现畸形等不可逆损伤。对于骨裂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治疗,以防止发生不可逆后遗症。
    2023-08-03
  • 脚后跟麻是什么病(视频)

    脚后跟麻是什么病
    脚后跟麻要小心是否有腰椎间盘突出或者腰椎管狭窄,压迫坐骨神经出现神经根病变导致足跟麻木。这样的患者一般伴有腰痛和大腿后侧放射性疼痛,甚至出现肌肉萎缩,间歇性跛行。另外,踝管损伤导致踝管结构异常有可能会压迫胫神经,导致足跟麻木,属于踝管综合征的一种表现,踝管综合征还会表现为前足麻木。另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及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下肢动脉闭塞也会出现足部麻木,这种麻木一般常呈对称性,呈手套样或者袜套样改变。因为足跟麻木只是一个症状,具体病情还需要去医院结合影像学以及肌电图检查等明确病因。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