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杰

  • 鼻咽癌回吸涕是鲜血还是血丝(视频)

    鼻咽癌回吸涕是鲜血还是血丝
    鼻咽癌的回吸性涕中带血,可以是鲜血、也可以是血丝。鼻咽癌是我国多发的鼻咽部恶性肿瘤,由于鼻咽部产生新生物,即发生肿瘤,可能在病变部位出现黏膜隆起、肿瘤增生。当出现回吸鼻涕时,软腭以及周围组织可能与肿瘤发生摩擦,导致局部的少量出血。血液混入鼻涕中,就会出现涕中带血的情况。如果出血较多,可能回吸的鼻涕中会出现鲜血。如果出血较少,可能回吸鼻涕中带有血丝。如果出现回吸鼻涕带有血丝、鲜血,都应该警惕是否发生鼻咽癌,需要至正规的耳鼻喉科,进行鼻咽癌的排查,例如进行电子鼻咽镜检查,确定鼻咽部是否存在新生物,必要时还需进行病理学活检。
    2023-08-03
  • 鼻咽癌为什么不能同房呢(视频)

    鼻咽癌为什么不能同房呢
    鼻咽癌不能同房,属于假命题。鼻咽癌为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的鼻咽部恶性肿瘤,并非传染病,不会以性传播为途径传染其他人,所以同房并不会将鼻咽癌传播给伴侣。对于鼻咽癌了解不太深刻的人,只了解鼻咽癌的发生可能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鼻咽癌患者的EB病毒抗体往往呈阳性,但EB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不一定存在鼻癌。但部分人认为可能在同房的过程中会将EB病毒传播给伴侣,伴侣会增加鼻咽癌发生的可能性。此外,需要注意即使患者存在着EB病毒的感染,也不一定会发生鼻咽癌。
    2023-08-03
  • 鼻咽癌为什么先化疗再放疗(视频)

    鼻咽癌为什么先化疗再放疗
    鼻咽癌不是先化疗再放疗,可能患者进行同步放化疗时,先注射化疗药,因为药物进入血液以及被肿瘤细胞吸收需要一定时间,然后再进行放疗,其实属于同步过程。目的是为使肿瘤细胞同时进入增殖期,对射线吸收更有好处。鼻咽癌是鼻咽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可能与EB病毒感染相关。如果确诊鼻咽癌,一般首选放射治疗,大部分的鼻咽癌对放射治疗敏感,5年生存率会逐渐提高。目前有新的研究认为,如果放疗过程中,同时加用化疗或进行同步放化疗,对于提高5年生存率有较大帮助,所以推荐患者同步放化疗治疗。
    2023-08-03
  • 鼻咽癌的出血颜色和特点(视频)

    鼻咽癌的出血颜色和特点
    鼻咽癌出血颜色,多为鲜红色或暗红色,多见回吸性涕中带血。鼻咽癌发生在鼻咽部,常见的部位是鼻咽顶后壁以及靠近咽隐窝的部位。随肿瘤增大,肿物逐渐向外隆起,顶端可能出现局部组织坏死,下方有新生血管暴露,如果进行回吸鼻涕或者擤鼻涕动作,软腭背面可能与肿瘤顶端相互摩擦,导致血管破裂。少量血液混入鼻涕里面,形成回吸性涕中带血。如果血管出血较多,可能出现鼻出血。若夜间或者其他情况下,少量出血可积存于鼻咽部,随分泌物以及鼻涕一起从口腔吐出,可能为暗红色物质。
    2023-08-03
  • 鼻咽癌治愈后最长能活多久(视频)

    鼻咽癌治愈后最长能活多久
    肿瘤预后评估标准是5年生存率,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50%。但经过近些年医疗技术发展,现在对于鼻咽癌患者,往往推荐进行同步放化疗,对于放化疗比较敏感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0%-80%。当然有个别患者,如发现鼻咽癌并进行放化疗之后,效果较为明显,肿瘤细胞完全被杀死,又没有全身或淋巴结转移,可以称之为临床治愈。通过定期复查没有肿瘤复发,没有其他疾病或者并发症出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临床上放化疗治愈之后,部分患者可能存活20-30年。
    2023-08-03
  • 鼻咽癌放疗副作用(视频)

    鼻咽癌放疗副作用
    鼻咽癌放疗之后的副作用,即肿瘤周围结构对射线副反应,主要包括对咽鼓管、颞下颌关节及其他神经血管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1、咽鼓管:鼻咽癌常出现的部位是鼻咽顶后壁,靠近咽隐窝的位置,周围有较多重要结构,如咽鼓管。通过放疗之后,可能由于周围瘢痕挛缩,导致咽鼓管闭锁,一侧耳朵经常出现耳闷、耳鸣、听力下降、鼓室积液等分泌性中耳炎症状,需进行鼓膜穿刺或鼓膜置管缓解症状;2、颞下颌关节:放射治疗之后有可能出现瘢痕,导致关节运动受限,甚至出现张口困难现象,属于鼻咽癌治疗之后常见并发症;3、神经血管:鼻咽顶后壁向上是颅底破裂孔位置,可能出现神经受损以及血管变脆、纤维化,也有部分患者出现颈内动脉破裂,发生致命性大出血。
    2023-08-03
  • 鼻咽癌的血液指标是怎样的(视频)

    鼻咽癌的血液指标是怎样的
    鼻咽癌患者的血液指标,与正常人并没有太大差别,一般的指标和正常人一样。但是要注意一点, 鼻咽癌患者往往EB病毒的抗体呈阳性,所以在临床上如果发现EB病毒抗体呈阳性,并且抗体低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一定要到耳鼻喉科进行鼻咽部的检查,必要的时候要做电子鼻咽镜,观察鼻咽部是否存在新生物。如果有黏膜隆起,或者新生物的产生,要进行病理学的活检,通过病理切片确定是否发生鼻咽癌。对于EB病毒抗体阳性的患者,还可以通过检查EB病毒DNA,进行鼻咽癌的确诊。患者隔两周来检测EB病毒DNA是否存在明显复制,如果EB病毒的DNA复制一直存在,要高度怀疑发生鼻咽癌。
    2023-08-03
  • 左侧筛窦骨瘤是什么病(视频)

    左侧筛窦骨瘤是什么病
    左侧筛窦骨瘤,通常是指左侧筛窦内有高密度的骨质,一般是圆形瘤样结构,即骨质增生。筛窦是鼻窦的一组,内部存在如同蜂窝分割的较多不同气房,而分隔处可能会受到炎症或刺激,出现异常骨质沉着,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钙化,称之为骨质增生。通常左侧筛窦骨瘤不会影响鼻窦,但骨瘤位于筛窦口附近,可能会影响整个筛窦通气引流,造成鼻窦炎。另外,左侧筛窦骨瘤可能会靠近筛前神经或筛后神经位置,可以引起头痛症状。若患者并无相应的不适症状,可以定期观察。但如果已经产生鼻窦炎、头痛的症状,则通过手术的方法切除骨瘤即可。
    2023-08-03
  • 宝宝腺样体肥大的最明显症状(视频)

    宝宝腺样体肥大的最明显症状
    宝宝腺样体肥大的最主要的症状,就是睡眠时出现张口呼吸和打鼾。腺样体是鼻咽部的一团淋巴组织,对于宝宝来说,这团淋巴组织在宝宝免疫系统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宝宝接触抗原时,这些淋巴组织就会接触这些抗原,并且将抗原呈递至免疫系统,为免疫系统的完善和建立发挥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腺样体就开始不断增生。如果炎症或者过敏的情况不断发生,腺样体也会不断体积增大,堵塞后鼻孔,造成鼻腔通气障碍。在睡眠的时候,软腭向后盖住鼻咽部的时候,整个鼻咽部的通气就会被阻挡,患儿可能出现不自主地张口呼吸,甚至出现或大或小的鼾声。所以如果患儿出现长期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的症状,需要至耳鼻喉科进行检查,排除腺样体肥大。
    2023-08-03
  • 增殖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一样吗(视频)

    增殖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一样吗
    增殖体肥大和腺样体肥大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达方式,腺样体是鼻咽部的淋巴组织,即咽扁桃体,以往的教科书会称之为增殖体。腺样体肥大通常发生于6岁左右的儿童,患者的腺样体出现明显增生、肥大。目前两者命名已统一,将咽扁桃体统称为腺样体,并且如今的正式刊物、教科书均不再出现增殖体。如果患者出现腺样体肥大,可以进行头颅侧位片或电子鼻咽镜检查,从而判断腺样体肥大堵塞后鼻孔的程度。若堵塞程度超过50%,则需要进行干预治疗,而过度肥大应该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以缓解鼻腔通气。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