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振兴

  •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缺氧的原因(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缺氧的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引起缺氧常见原因如下:1、部分静脉血没有经过肺循环氧合的过程,直接通过先天性心脏病的异常通道,从右侧心脏直接进入左侧心脏,即静脉血没有在肺中得到充分的氧合便进入动脉,在给心、脑、肾、肌肉、胃肠区供血时,血中的含氧量较低而引起缺氧;2、如肺动脉瓣狭窄、肺动脉梗阻的病人,血液难以从右心进入到肺循环中,阻力相对较高,使静脉血难以得到快速、充分地氧合,导致比较明显的心力衰竭。还有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可能是发生在左侧心脏,比如主动脉瓣异常、二尖瓣异常,瓣膜长期的改变导致左心衰竭,导致肺中淤血,也会引起缺血、缺氧。
    2023-08-02
  • 心脏骤停的原因(视频)

    心脏骤停的原因
    心脏骤停是临床中最严重、最危急的情况,具体原因如下:1、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者是严重的心绞痛的发作是最常见的原因,在心肌梗死或者心绞痛发作时,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有可能快速,也可能缓慢,无论快速还是缓慢,都可能会导致心脏失去机械收缩的能力;2、严重冠心病:在严重冠心病发作时,会出现心脏机械收缩能力完全的丧失,从而可以出现心脏骤停;3、心律失常: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都可能引起心脏骤停,如先天遗传性心肌病或者是离子通道病,在某一时刻、某些诱因的诱导下,就会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也会导致心脏骤停;4、血管疾病:心脏周围大血管的病变也可以导致心脏骤停,如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这种急性的循环衰竭也会影响到心脏;5、其他系统终末期:当机体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到达终末期时,对心脏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害。如急性脑血管病、严重的脓毒血症,对心脏都有可能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导致心脏电活动和机械活动的突然丧失,最终导致病人猝死,也就是心脏骤停。
    2023-08-03
  • 心律失常早期症状(视频)

    心律失常早期症状
    心律失常早期症状主要为心慌或心悸,而晚期严重时会出现血压下降、循环不稳定、脑供血不足、肾脏供血不足以及心脏供血不足等相应症状。早期主要为心慌,指心跳不规律或太快、太慢,但不同心律失常具体表现也存在差异,部分心律失常患者早期感受不明显,因心跳较为正常,但持续一段时间后,心脏功能下降才出现自我感受。常见心律失常如早搏,既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早搏主要感觉为心脏偷停、间歇,如果早搏连续出现,心脏停跳感会更加明显。此外,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自主咳嗽,每次早搏会引发一次咳嗽症状;当发生房颤或房室传导阻滞也会导致心跳有间歇,患者主要表现为心慌。
    2023-07-31
  • 心律失常吃什么药好得快(视频)

    心律失常吃什么药好得快
    心律失常分为多种类型,针对快速心律失常较好用的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心律平即普罗帕酮、胺碘酮以及地高辛等,对于不同心律失常选择药物以及给药方式不同,需医生进行准确判断,主要内容如下:1、口服给药:日常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既可减慢心率又有控制血压的作用。为预防房颤、房扑、快速心律失常的发作,需长期口服普罗帕酮或胺碘酮类药物;2、静脉给药:当引起血液流动、血液改变或出现明显症状以及急性心律失常时,需要使用快速起效的药物即静脉药物,如静脉给予艾司洛尔、普罗帕酮、可达龙、心律平,此类药物在急诊且有监护的条件下才可使用,需通过静脉推注负荷量然后滴注泵入才可快速起效。此外,为使急性心律失常过度至慢性心律失常,可能先通过静脉给药而后改为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023-07-31
  • 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律失常的类型(视频)

    非同步电复律适用于心律失常的类型
    非同步电复律适用的心律失常类型包括室颤、室扑以及无脉型室速,医生通常需查看患者是否存在意识,若心律失常导致患者的意识消失,则考虑为上述心律失常。此时即使未进行心电图明确心律失常的类型,也可以采用非同步电复律进行治疗。与非同步电复律相对应的称为同步电复律,主要用于存在相对正常QRS波形的患者,或未出现严重低血压而引起意识障碍的患者。对于二者,若选用同步电复律进行除颤,电极板会在患者心跳出现再进行电击,而对于非同步电复律,操作者只需按下电击按钮,除颤器则可立即放电。
    2023-07-31
  • 房颤做射频消融后遗症(视频)

    房颤做射频消融后遗症
    疾病有后遗症,手术治疗操作有并发症,房颤射频消融后遗症可以简单分成心房颤动后遗症和射频消融并发症。心房颤动后遗症主要是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另外由于血栓引起组织脏器栓塞缺血,比如中风可能与心房颤动有关。射频消融的急性期并发症或者慢性期并发症可能出现心包积液、心包填塞、房室传导阻滞,即心脏电路传导阻滞。患者在做手术过程中,比如做大腿根股静脉穿刺,颈内静脉或者锁骨下静脉穿刺等,可能出现出血和血栓栓塞,射频消融远期并发症可能有肺静脉狭窄。
    2023-07-31
  • 房颤最怕吃什么食物(视频)

    房颤最怕吃什么食物
    房颤病人饮食上建议少吃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因为房颤有可能使容量负荷过重,如高血压、心功能不全、冠心病,以及各种各样的心肌病等。高盐可以导致高血压,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可能会增加房颤的发生率。高热量摄入会引起肥胖,如果没有足够的运动量,体重一定会增加。肥胖与高血压、心脏负荷、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血脂高、血糖高,均具有相关性。因此要限制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脂类食物、蛋糕、点心等。油脂类食物,包括食用油、植物油、动物脂肪、肥肉等,要减少上述食物的摄入。如果是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房颤,要少吃海带等含碘盐的食物。如果碘摄入量增加,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进一步加重,从而加重房颤。
    2023-07-31
  • 什么是房颤三联征(视频)

    什么是房颤三联征
    房颤三联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心律绝对不齐:心脏跳动没有规律,没有治疗时心跳较快、较乱,房颤指心跳完全消失规律、间隔完全不等;2、心音强度不等:心率快慢变化较大,心率慢时心音相对较强,心率快时可能听不到心音;3、脉率小于心率:称为脉搏短绌,通过脉搏的搏动得出的心率不准确,通常脉搏数少于真正心跳的频率,由于心跳过快时两次心跳的间距过近,虽然心脏在收缩,但不能搏出足够量的血,使外周血管产生活动,所以从外周血管摸到的搏动小于真正的心跳次数。
    2023-07-31
  • 心衰怎样诊断如何护理(视频)

    心衰怎样诊断如何护理
    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护理方法具体如下:一、心力衰竭诊断:1、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基础病;2、临床表现: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还有肺淤血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咳痰等。此外还可能有下肢水肿、胃肠道淤血、颈静脉充盈等;3、辅助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可发现心脏扩大、射血分数降低。胸片可看到心脏扩大、肺淤血,甚至有胸腔积液。血生化检查可能提示BNP(脑钠肽)升高,有助于诊断心力衰竭。二、心力衰竭护理:确诊心力衰竭后,除治疗外,护理也同样重要。1、饮食:较严重的患者,饮食上要低盐、清淡、控制总热量、避免大量饮水;2、情绪:患者易情绪低落,自觉疾病影响到生活质量和寿命,需给予心理安慰;3、预防并发症:需预防患者长血栓。患者活动减少、长期卧床、下肢肿胀,易出现血栓,需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4、其他方面:由于患者活动耐量下降,可能需拄拐杖、坐轮椅或他人搀扶,以防止患者跌倒。
    2023-07-31
  • 心衰进ICU活的希望有多大(视频)

    心衰进ICU活的希望有多大
    比较明显的心力衰竭患者在ICU存活、痊愈或者康复的几率与心衰严重程度和心衰病因有关。部分心衰,尤其是急性心衰患者,在病因得到明显治疗后,可以完全治愈,比如急性重症的暴发性心肌炎,在急性期较危险,度过急性期后甚至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如果是反复的心衰,比如基础病是反复、多部位的心肌梗死或者心脏明显扩大,原发病就较难得到根本的逆转。在ICU期间,主要是缓解患者症状,使患者短期得到改善和存活,但远期预后会比较差。无论何种原因,急性期无论是初次发作或多次发作,只要处于严重的阶段,死亡率都会较高。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