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淑娟

  • 三岁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药(视频)

    三岁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药
    3岁宝宝支气管炎咳嗽,主要包括选择对症治疗药物和对因治疗药物,具体如下:1、对症治疗药物:如果精神状况较佳,未出现气促、发绀,咳嗽并不剧烈 ,可以选用止咳化痰的药物,如含有氨溴索成分的或者乙酰半胱氨酸等化痰药物,必要时可以配合雾化吸入药物,进行止咳化痰对症处理。治疗后如果咳嗽好转,提示治疗有效、病情逐渐好转,可以继续目前的治疗。治疗后如果咳嗽进一步加重,甚至又出现其他症状,如咳嗽剧烈、气促、发绀等,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病毒通常并无特效的抗病毒药,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对因治疗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在对症处理的同时,还需加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细菌治疗。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以选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进行抗支原体、衣原体治疗。
    2023-07-31
  • 小儿喉支气管炎严重吗(视频)

    小儿喉支气管炎严重吗
    小儿喉支气管炎可能会比较严重,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也可能属于普通病症,具体需根据症状综合判断:1、如果精神状况不佳,表现为萎靡不振,合并气促、口唇发绀、青紫、呼吸困难,同时吸气时可见明显的三凹征,即锁骨上凹、肋间的皮肤明显向内凹陷,提示气促明显且呼吸困难较为明显,属于危急情况。建议立即到医院急诊就诊,予以上氧治疗,如果仍未缓解,喉梗阻特别严重等紧急情况下,可能还需要立即进行气管切开,缓解喉梗阻、喉水肿的情况;2、如果未合并气促、发绀,且精神状况良好,只是出现普通的咳嗽,则表示此疾病可能属于普通的喉支气管炎,并不属于严重病症。临床可以予以口服药物配合雾化吸入的药物,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但是需警惕病情加重,出现喉梗阻、喉水肿的情况。因此,如果儿童出现喉支气管炎,表现出声嘶、咳嗽,如出现犬吠样的咳嗽且存在回音,建议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再制定治疗方案。
    2023-07-31
  • 婴儿支气管炎好转现象(视频)

    婴儿支气管炎好转现象
    婴儿支气管炎好转的现象包括原有的症状减轻,具体如下:1、体温高峰逐渐下降:如果支气管炎之前出现有发热的症状,原来动不动就烧到40℃,现在可能烧到38-38.5℃,说明体温高峰在下降;2、发热间歇期延长:原来可能隔4-6小时烧1次,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的药效一过,体温很快又上升,现在可能间隔11-12小时才烧1次,原来需要吃4-5次退烧药,现在只需要吃1-2次,发热的症状在好转,是支气管炎好转的表现;3、咳嗽喘息的症状减轻:如原来咳得很频繁,白天晚上都咳,现在可能晚上不怎么咳,白天早晨偶尔咳一下,原来一咳可能7-10声,甚至10声以上,现在1次只咳1-2声,咳嗽的次数减少、频率降低,提示支气管炎好转;4、精神状态好转:原来精神状态可能不是特别好,现在精神状态逐渐好转;5、听诊症状:原来肺部可能听到有喘鸣音或痰鸣音,现在肺部听起来很干净,提示支气管炎好转。
    2023-07-31
  • 宝宝发生支气管炎怎么办(视频)

    宝宝发生支气管炎怎么办
    如果宝宝发生支气管炎,精神、食欲、睡眠尚可,没有剧烈咳嗽、反复高热、精神萎靡等情况,只是偶尔咳嗽或发烧,精神状态比较好,可以进行对症处理。但如果治疗过程中症状加重,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所以治疗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对症治疗:1、针对咳嗽的治疗,可以口服化痰药物进行对症处理,必要时还可配合雾化吸入药物进行化痰治疗;2、如果宝宝存在喘息,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的平喘治疗;3、如果宝宝合并发烧并处于低热状态,可以先行观察;4、如果宝宝出现高热,可以酌情选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进行药物降温治疗。经过对症支持治疗,如果症状逐渐好转,说明病情在好转则治疗有效。二、对因治疗:1、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大多数病毒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所以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2、如果发生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炎,在对症处理同时,还需结合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细菌治疗;3、如果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炎,在对症处理时可结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抗支原体、衣原体等对因治疗。
    2023-07-31
  • 小孩急性支气管炎多久能好(视频)

    小孩急性支气管炎多久能好
    多数小孩急性的支气管炎1-2周可以好转,但是要根据具体症状、体征,配合实验室的辅助检查综合判断。例如多数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可能是1周左右,快则5-6天,慢则7-10天能够好转,而支原体感染类病原体引起的支气管炎,可能治疗的周期相对会比较长。支原体感染如果选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一般需要至少2-3个周期,如果选用红霉素或罗红霉素类药,一般需要10-14天的疗程,相对会比较长,因此疾病病因不同,用药不同,需要的治疗周期也不同。此外,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一般抗生素的使用疗程至少需要5天以上,且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还要加用敏感抗生素抗细菌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引起,一般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毒并没有特效的抗病毒药,例如支气管炎如果出现发热的症状,可以进行降温对症处理,如果有咳嗽、喘息,症状不重时可以先口服药物,必要时配合雾化,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可能需要输液治疗。
    2023-07-31
  •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多久能好(视频)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多久能好
    若小儿患有毛细支气管炎,需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判断治愈时间,主要分为以下情况:1、轻度:若小儿仅患有普通毛细支气管炎,多数在1周左右能够好转。由于个体存在差异,也有部分患儿需要10天左右才能够痊愈。毛细支气管炎通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毒,针对病毒本身并无特效药,应进行对症处理。若患儿出现咳嗽、喘息的症状,可以进行止咳、化痰、平喘治疗,若存在发热症状,可以给予降温处理;2、重度:若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同时合并有细菌感染,或发生重症毛细支气管炎而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反复持续高热,且肺部啰音较多,出现肺实变或肺不张等病变,则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通常在1周以上。此时家长需及时带患儿前往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住院治疗。
    2023-07-31
  • 急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怎么办(视频)

    急性呼吸道感染反复发烧怎么办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反复发热,首先需要进行降温对症处理。可以先监测儿童体温,如果只是低热,且患儿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先进行观察,半小时后再复测体温或物理降温。如果测量体温显示是高热,可以选用药物降温,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适用于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3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发热病程中尽量使用同一种退烧药,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交替使用,以免增加药物副作用。 进行降温的同时还要积极查找病原菌,如果是感冒引起的反复发烧,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但如果发热持续时间长,建议到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呼吸道病毒、痰培养、血培养等,进一步明确病原菌,合并细菌感染时可予以抗生素治疗。
    2023-07-31
  • 孩子容易呼吸道感染怎么预防(视频)

    孩子容易呼吸道感染怎么预防
    儿童如果容易呼吸道感染,可以从以下五方面预防: 1、刚出生时尽量第一口奶选用母乳,如果没有特殊原因,6个月以内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因为母乳中的营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儿童生长发育需求,可以逐渐添加辅食,最开始从膏体米糊开始添加,1岁以后逐渐过渡到正常三餐,添加辅食后注意尽量做到均衡营养; 2、注意预防接种,疫苗是一道抵抗疾病入侵的重要防线,如果没有非医学因素,尽量选择接种疫苗。我国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没有特殊原因,一类疫苗均需要接种,二类疫苗则尽量选择接种; 3、保持充足的睡眠,提高儿童抵抗力; 4、尽量使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 5、做到适当运动,运动不仅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同时有助于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3-07-31
  • 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宝宝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常见病原体绝大多数是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还可能是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病原体感染。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指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感染,除流感有奥司他韦这一特效药外,其它大多数病毒无抗病毒药,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可以给予降温对症处理,儿童常用退烧药包括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种退烧药24小时使用不超过4次,间隔4-6小时使用一次,并且在一次发热病程中尽量选用同一种退烧药,不到迫不得已不要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如果患者有咳嗽,也可口服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1周左右即可痊愈。
    2023-07-31
  • 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的区别(视频)

    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炎的区别
    严格来讲,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人的呼吸道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因此呼吸道感染也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感冒,包括喉炎、急性扁桃体炎等,大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包括支气管炎和肺炎,因此支气管炎也属于呼吸道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具体如下: 1、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 2、细菌:包括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3、支原体、衣原体; 4、其它较少见的还包括军团菌、结核、真菌等。 如果是支气管炎,一般听诊肺部为清音或有痰鸣音,如果听到固定细湿啰音,则需要考虑是否合并肺炎,必要时要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