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超

  • 荨麻疹风团怎么办(视频)

    荨麻疹风团怎么办
    大部分荨麻疹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抗组胺药控制症状,抑制或减少风团以及瘙痒。急性荨麻疹患者一般病程在6周以内,通常发作一次或数次,最多不超过6周,服药疗程也不会超过发病时间。但慢性荨麻疹患者一般病程超过6周以上,持续数月乃至数年不等,此类患者如果口服抗组胺药有效,一般建议长时间规律服用抗组胺药,帮助控制症状,除非风团和瘙痒症状对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无较大影响。 部分患者在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治疗的情况下,仍然每天起大量风团并伴有瘙痒,影响工作和学习。此时有必要及时找医生复诊,医生会根据情况加药或调整治疗药物,必要时输液,使用奥马珠单抗或其它治疗药物。急性发作时全身起风团、较痒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外用处理方法作为辅助治疗,如外用冷敷或炉甘石洗剂。但此类疗法只能临时缓解瘙痒,并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风团和瘙痒发作。
    2023-08-02
  • 儿童气道异物的症状(视频)

    儿童气道异物的症状
    若儿童的气道进入异物,即可出现剧烈的呛咳症状,因为异物进入气管,刺激气管黏膜则会出现严重的咳嗽,此为身体反射性的咳嗽症状,主要目的是将异物排出。但因儿童气管直径相对较小、呼吸肌力量有限,通常异物进入气管后,较难排出,继而可能出现儿憋气、口唇青紫、缺氧症状,严重者甚至出现昏迷,丧失意识。因此,若出现相应的症状,需立刻到较近的医疗机构寻求帮助。
    2023-08-03
  • 中耳炎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中耳炎是怎样形成的
    中耳炎可以分为分泌性中耳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其具体类型以及形成原因如下:1、分泌性中耳炎:通常发生在感冒、乘飞机、潜水以及坐高速电梯之后,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咽鼓管有炎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炎症通过咽鼓管,进入到中耳腔里面,造成鼻子和耳朵之间的咽鼓管不通畅,导致液体集聚在中耳腔里,造成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如果病程超过6周,则诊断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继发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此时会出现耳朵痛,严重时会出现耳朵流脓。由于小孩鼓膜比较厚,耳朵相对不容易流脓,此时炎症容易通过没有闭合的骨缝,向颅内扩散,导致脑部脓肿等颅内并发症。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需要尽早使用足量的敏感抗生素进行控制;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通常是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反复迁延不愈,形成慢性炎症而造成,以鼓膜穿孔、耳朵反复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2023-08-03
  • 全组鼻窦炎需要手术吗(视频)

    全组鼻窦炎需要手术吗
    全组鼻窦炎是否需要手术分两种情况: 1、急性全组鼻窦炎:可以采取以药物为主的保守治疗,例如抗生素促进分泌物排出。同时可辅以清洗鼻腔,还有其它治疗鼻窦炎的辅助用药,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治愈效果,此类患者无需手术; 2、慢性全组鼻窦炎:部分患者即使治疗以后可能也无法达到治愈效果,或病变迁延不愈,最后病程超过3个月以上,此类患者需要做手术治疗。如果不做手术治疗,病变可以引起周围组织发生炎症,例如眼眶并发症以及其它部位等均可以引起炎症反应,因此慢性全组鼻窦炎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2023-08-03
  • 结膜炎传染吗(视频)

    结膜炎传染吗
    慢性结膜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一般病程超过三周以上,病因主要包括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病毒等,不良环境刺激,如风沙、烟尘,不良的卫生习惯,睡眠不足、烟酒过度等。眼睛本身的病变如睑内翻、倒睫,泪囊炎、睑缘炎、屈光不正、隐斜等引起的视疲劳均可致病。此外化妆品、洗发液等刺激也可引起慢性结膜炎。 一般慢性结膜炎不会传染,但是如果是细菌和病毒性的,有可能会导致传染。如由于普通感冒、流感,或者其它病毒感染均可引起结膜炎,如果不加以治疗,会慢慢转化为慢性结膜炎,病毒感染会迅速传播,因此要经常洗手,不要用脏手揉搓眼睛。预防慢性结膜炎,一定要讲究个人的卫生习惯,常用温水或肥皂洗手,不与他人共用眼水,或者眼膏。眼睛红肿时不宜配戴角膜接触镜,不宜画眼部妆。一旦发现眼部感染,看眼科门诊。
    2023-08-03
  • 小孩急性鼻窦炎怎么根治(视频)

    小孩急性鼻窦炎怎么根治
    若儿童出现急性鼻窦炎的相关症状,则需到正规专科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治疗,通过正确规范的治疗,则急性鼻窦炎疾病可在短期内缓解并且治愈。若儿童出现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则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从提高患儿免疫力,增强患儿身体抵抗力做起,才能减少此类急性感染病的发作次数,从而达到不干扰儿童生活和生长发育的目的。
    2023-08-03
  • 甲肝低烧怎么办(视频)

    甲肝低烧怎么办
    甲肝是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传染病,表现为畏寒、发热、恶心、呕吐、厌油、食欲下降、黄疸、肝功损害。其中83%的患者会出现发热,发病初期通常在38-39℃,热程在三天之内,15%的患者热程超过五天。低热患者主要由于病毒感染所致,绝大多数无需过多处理,需注意休息、多喝水,多进食易消化、高纤维素、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就可以。对于高热患者的处理则完全不同,尤其儿童血脑屏障不健全,体温到38.5℃以上可出现高热惊厥,需积极处理。
    2023-08-03
  • 肺结核咳嗽的频率高吗(视频)

    肺结核咳嗽的频率高吗
    肺结核患者发病初期可能出现几声咳嗽,无法引起重视,随时间延长咳嗽时间和频率逐渐增加。但通常咳嗽有痰,不是完全干咳,合并细菌性感染患者可以出现黄痰,部分患者口服止咳药物或使用抗生素后咳嗽可部分好转。如果咳嗽时间较长,病程超过2周应用抗生素缓解不明显,此时需要警惕进一步检查是否合并肺结核。结核灶累及支气管、肺泡、肺组织的情况下,患者表现为干咳少痰。如果形成空洞容易继发感染,出现黄色脓痰。 结核菌如果直接侵犯气管、支气管可导致剧烈刺激性咳嗽,部分可合并局限性喘鸣音。肺结核会损害肺部组织影响肺组织血管,此时咳嗽可能带有咳血,如果是肺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可以咳血性痰。如果病变已使肺小血管受到侵犯,患者可以是咳痰中带血,病灶侵犯到大血管则可能发生大咳血甚至窒息风险。总而言之,根据受累病变程度、性质不同表现的咳嗽特点不同,肺结核咳嗽治疗是在积极抗结核治疗前提下适当选择镇咳化痰药物。
    2023-08-03
  • 慢性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慢性荨麻疹是怎么引起的
    荨麻疹为临床常见疾病,发病率约20%。多数急性荨麻疹病因较明确,如食用虾,即异种蛋白导致荨麻疹发作。部分婴幼儿断奶时饮用奶粉,出现全身潮红,导致病发。若病程超过6周,即称为慢性荨麻疹,通常病因不明,相对复杂。相关因素如下: 1、食物:常见由鱼、虾、蟹等异种蛋白引起,包括调味品、添加剂及部分香料; 2、药物:青霉素、磺胺、血清制品皆可通过免疫制剂诱发荨麻疹; 3、感染:包括呼吸道病毒,尤其小儿荨麻疹多数与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有关。此外,一系列细菌亦可引起该疾病,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寄生虫等; 4、生物因素:包括蚊虫叮咬、吸入花粉等; 5、物理因素:包括冷热刺激、摩擦、压力。
    2023-07-30
  • 服用替比夫定片一定是乙肝吗(视频)

    服用替比夫定片一定是乙肝吗
    服用替比夫定片一般情况下是乙肝。乙肝即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炎症性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在体内造成肝细胞的损伤,表现为肝炎,如果乙型肝炎病程超过6个月,则认为患者是慢性乙型肝炎。替比夫定片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针对的是有病毒复制证据,以及患者血清转氨酶,如谷丙转氨酶或谷草转氨酶持续升高,或有明确证据提示肝组织活动性病变的慢性乙型肝炎成人患者。对于血清乙肝病毒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若其转氨酶持续升高,并且排除了其他因素导致的转氨酶持续升高,或患者存在肝硬化的客观证据。如果是存在肝硬化,不论转氨酶是否升高,只要检测到了乙肝病毒,均应该服用替比夫定片,进行积极长期的有效抗病毒治疗。另外,对于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即使乙肝病毒的DNA检测不到,也建议患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服用替比夫定片通常是用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如果患者服用了替比夫定片,建议规律、按时服用该药,不可以漏服或自行停药,以免引起疾病的加速进展,甚至有可能引起肝衰竭。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