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睿

  • 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
    肝母细胞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好,即有较大希望获得治愈,肿瘤的治愈一般是指长期缓解,一般随访5年不复发,后期复发机会较小,但并非绝对。肝母细胞瘤总体长期缓解率在70%-80%,部分类型较好的可达90%。 肝母细胞瘤为儿童肝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和成人不同,成人肝脏肿瘤最常见的是肝癌。儿童也具有自身特点,相对成人而言,治愈率较高。根据国际上统计,肝母细胞瘤总体治愈率>75%,也就是五年生存率可达75%以上。但具体的生存率与分期、病理类型有关,Ⅰ期、Ⅱ期属于较早期,存活率可达80%-90%。如果病理类型为胎儿型,生存率可达到将近100%,治愈率也非常高。但治愈率高并非意味着所有肝母细胞瘤预后都非常好,尤其发现时已经为Ⅳ期,生存率还是较低,目前可能仅有50%-60%的生存率。总体而言,肝母细胞瘤治愈率非常高,预后非常乐观,大部分患儿可以一直生存,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有救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有救吗
    肝母细胞瘤属于可治之病,目前总体生存率较高,在80%左右,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较好。但前提是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正规、科学、多学科综合治疗。 PRE-TEXT分期即化疗前分期,肝脏分左叶、右叶,左叶又分左外叶、左内叶,右边又分成右前叶、右后叶,侵犯一个区即Ⅰ期,侵犯两个区即Ⅱ期,依次分为Ⅰ、Ⅱ、Ⅲ、Ⅳ期。Ⅰ-Ⅲ期预后比Ⅳ期好,Ⅳ期往往需要肝移植。但肝移植的前提是病变局限在肝脏内,无远处转移,但手术又不好做,肝脏无法保留,此时才需考虑进行肝移植。但部分家长不愿进行肝移植,手术挖除后效果也较好,尤其是化疗之后。 总之,对于分期较早、能彻底切除者、病理类型较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如果发现较晚、病变范围大,甚至出现远处转移以及门静脉、下腔静脉侵犯、病理类型不好,则预后相对较差。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怎么确诊(视频)

    肝母细胞瘤怎么确诊
    肝母细胞瘤的确诊具体如下: 1、症状:存在腹部包块、腹痛等异常症状,有赖于家长的仔细观察; 2、肿瘤标志物:80%-90%的肝母细胞瘤患者甲胎蛋白增高。甲胎蛋白<20μg/L为正常,部分早产儿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半岁后基本恢复正常。如果超过半岁甲胎蛋白依旧较高,同时存在肝脏包块,需考虑是否为肝母细胞瘤。对于甲胎蛋白低于100μg/L的肝母细胞瘤患者,往往预后不佳; 3、影像学检查:最方便的是超声检查,往往表现为单发包块,少数表现为多发病灶,边缘一般比较清晰;CT检查也较常见,一般建议做增强CT,可以观察包块的性质、内部结构、血供特点;磁共振软组织成像较好,无辐射,可以比较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组织的特性; 4、病理学检查:最后的确诊需要拿到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穿刺活检,但也存在风险,甚至需要手术取组织。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视频)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
    目前恶性肿瘤中靶向药非常热门,尤其在成人的几个特殊疾病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也有靶向药物,但肝母细胞瘤目前并无效果明显的靶向药。在成人肝癌的治疗中,索拉非尼、曲妥珠单抗这些药物在肝母细胞瘤中疗效并不明显。 部分血管抑制药物可能有一些效果,如西罗莫司,为较为常用的药物。但阿帕替尼可能效果更好,是VEGFR-2的抗体,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恶性肿瘤血供都非常丰富,需要大量营养,抑制血管生成会导致肿瘤失去养分,进而萎缩。非特异的一些靶向药物的治疗可能对肿瘤有控制作用,但目前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可能需要手术和其它治疗,如化疗。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
    肾脏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肾母细胞瘤是肾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它内部分型没有良性。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肾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也不同。大多数肾母细胞瘤为孤立性病变,仅5%-7%的患者双侧受累,10%为单个肾脏里存多发病灶。典型良好组织型肾母细胞瘤由以下三类细胞组成,即胚芽细胞、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对于只包含以上一种细胞的肾母细胞瘤,往往难以做出诊断。肿瘤组织学类型与患者结局相关,尤其间变性肿瘤,结局不太好。 总之,肾母细胞瘤本身是恶性肿瘤,还是要尽早发现,尽早到正规医院,也就是有经验的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评估、治疗。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
    横纹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肿瘤,儿童期比较常见,一般不会自愈。横纹肌肉瘤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大概一半,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4%,发病率在4.3%左右,患者年龄大部分在6岁以下,且男性多于女性。横纹肌肉瘤可见于全身各处,最常见的是头颈部,占35%-40%,泌尿生殖道占25%,四肢占20%左右。不同部位表现、体征不同,如四肢、体表基本以包块形成出现,胆道的横纹肌肉瘤因为造成梗阻,可能出现黄疸、肝病变。 一旦发现或高度怀疑横纹肌肉瘤,应积极就诊,最好转入比较专业的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规范治疗,不要随便拖延或者相信偏方。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
    与绝大多数儿童期癌症一样,横纹肌肉瘤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非常可靠的预防措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因素和横纹肌肉瘤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1、宫内有过辐射暴露; 2、家庭经济地位较低,比较贫穷; 3、出生后很快使用抗生素; 4、妊娠期间使用过消遣性的药物等; 5、出生缺陷、早产可能和横纹肌肉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6、部分遗传综合征也和横纹肌肉瘤相关,大多数横纹肌肉瘤为散发病例,没有任何规律,但7%-8%是由遗传综合征相关的癌症易感基因突变致病。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有靶向药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有靶向药吗
    横纹肌肉瘤目前无明确的靶向药物,主要需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一般儿童恶性肿瘤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必要时需加放疗,但横纹肌肉瘤对放疗比较敏感。到目前为止,横纹肌肉瘤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并无明确进展,这些研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疗效并不确定,目前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需要研究者进行大量试验验证药物剂量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横纹肌肉瘤为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大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一半,总体属于罕见病,在儿童癌症中大约占3%-4%。2/3病例发病时不足6岁,患者均属于儿童。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包括头颈部、泌尿生殖系统、胆道,包括躯干、四肢。根据部位、组织学、诊断年龄,该病有一定病理分型,主要包括四大类型,其中以胚胎型最常见。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
    横纹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可往全身各处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肝、骨、骨髓、脑以及远处肌肉和淋巴结。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颈部最多,占40%左右,泌尿生殖道25%,四肢占20%。头颈部横纹肌肿瘤又分三个区域,即脑膜旁、眼眶及非眼眶以及非脑膜旁区域。 横纹肌肉瘤早期即有25%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转移非常早,而且非常容易远处转移,约40%-45%存在肺转移,20%-30%存在骨髓转移,骨转移占10%左右。发生在前列腺的肿瘤经常出现巨大的骨盆内肿块,容易发生早期肺转移。四肢和躯干的包块可能长得很大,可以累及胸腰段脊柱,但局部淋巴结蔓延较少。胆道肿瘤比较少见,也可有肝内转移、腹膜后转移以及肺转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