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睿

  • 横纹肌肉瘤有潜伏期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有潜伏期吗
    横纹肌肉瘤无潜伏期,潜伏期多用于描述传染性疾病。部分恶性肿瘤中存在癌前病变,部分人可能将癌前病变理解为潜伏期。癌前病变本身并非癌症,但继续发展下去可能变成癌,比较常见的包括黏膜白斑、交界痣、慢性萎缩性胃炎、结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等,还有某些良性肿瘤。 横纹肌肉瘤不属于癌前病变,仅属于自然发展过程。因此,家长需注意多关心、多观察儿童,做到尽早发现、尽早治疗。一旦怀疑横纹肌肉瘤,需积极到专门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规范、彻底和科学的治疗。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转移途径
    横纹肌肉瘤属于恶性肿瘤,可往全身各处转移,最常转移的部位是肝、骨、骨髓、脑以及远处肌肉和淋巴结。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头颈部最多,占40%左右,泌尿生殖道25%,四肢占20%。头颈部横纹肌肿瘤又分三个区域,即脑膜旁、眼眶及非眼眶以及非脑膜旁区域。 横纹肌肉瘤早期即有25%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转移非常早,而且非常容易远处转移,约40%-45%存在肺转移,20%-30%存在骨髓转移,骨转移占10%左右。发生在前列腺的肿瘤经常出现巨大的骨盆内肿块,容易发生早期肺转移。四肢和躯干的包块可能长得很大,可以累及胸腰段脊柱,但局部淋巴结蔓延较少。胆道肿瘤比较少见,也可有肝内转移、腹膜后转移以及肺转移。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怎么确诊(视频)

    肝母细胞瘤怎么确诊
    肝母细胞瘤的确诊具体如下: 1、症状:存在腹部包块、腹痛等异常症状,有赖于家长的仔细观察; 2、肿瘤标志物:80%-90%的肝母细胞瘤患者甲胎蛋白增高。甲胎蛋白<20μg/L为正常,部分早产儿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水平,但半岁后基本恢复正常。如果超过半岁甲胎蛋白依旧较高,同时存在肝脏包块,需考虑是否为肝母细胞瘤。对于甲胎蛋白低于100μg/L的肝母细胞瘤患者,往往预后不佳; 3、影像学检查:最方便的是超声检查,往往表现为单发包块,少数表现为多发病灶,边缘一般比较清晰;CT检查也较常见,一般建议做增强CT,可以观察包块的性质、内部结构、血供特点;磁共振软组织成像较好,无辐射,可以比较清晰地分辨出不同组织的特性; 4、病理学检查:最后的确诊需要拿到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穿刺活检,但也存在风险,甚至需要手术取组织。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视频)

    肝母细胞瘤的靶向药
    目前恶性肿瘤中靶向药非常热门,尤其在成人的几个特殊疾病中,小儿神经母细胞瘤也有靶向药物,但肝母细胞瘤目前并无效果明显的靶向药。在成人肝癌的治疗中,索拉非尼、曲妥珠单抗这些药物在肝母细胞瘤中疗效并不明显。 部分血管抑制药物可能有一些效果,如西罗莫司,为较为常用的药物。但阿帕替尼可能效果更好,是VEGFR-2的抗体,可以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恶性肿瘤血供都非常丰富,需要大量营养,抑制血管生成会导致肿瘤失去养分,进而萎缩。非特异的一些靶向药物的治疗可能对肿瘤有控制作用,但目前达不到根治的效果,可能需要手术和其它治疗,如化疗。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能自愈吗
    横纹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肿瘤,儿童期比较常见,一般不会自愈。横纹肌肉瘤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大概一半,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4%,发病率在4.3%左右,患者年龄大部分在6岁以下,且男性多于女性。横纹肌肉瘤可见于全身各处,最常见的是头颈部,占35%-40%,泌尿生殖道占25%,四肢占20%左右。不同部位表现、体征不同,如四肢、体表基本以包块形成出现,胆道的横纹肌肉瘤因为造成梗阻,可能出现黄疸、肝病变。 一旦发现或高度怀疑横纹肌肉瘤,应积极就诊,最好转入比较专业的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规范治疗,不要随便拖延或者相信偏方。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预防方法
    与绝大多数儿童期癌症一样,横纹肌肉瘤的病因学和危险因素尚不明确,因此没有非常可靠的预防措施。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以下因素和横纹肌肉瘤发病率较高有一定关系: 1、宫内有过辐射暴露; 2、家庭经济地位较低,比较贫穷; 3、出生后很快使用抗生素; 4、妊娠期间使用过消遣性的药物等; 5、出生缺陷、早产可能和横纹肌肉瘤的风险增加有关; 6、部分遗传综合征也和横纹肌肉瘤相关,大多数横纹肌肉瘤为散发病例,没有任何规律,但7%-8%是由遗传综合征相关的癌症易感基因突变致病。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有靶向药吗(视频)

    横纹肌肉瘤有靶向药吗
    横纹肌肉瘤目前无明确的靶向药物,主要需进行手术、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一般儿童恶性肿瘤是以手术和化疗为主,必要时需加放疗,但横纹肌肉瘤对放疗比较敏感。到目前为止,横纹肌肉瘤靶向治疗方面的研究很多,但并无明确进展,这些研究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但疗效并不确定,目前不能直接应用于患者,需要研究者进行大量试验验证药物剂量的安全性和不良反应。 横纹肌肉瘤为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肿瘤,大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一半,总体属于罕见病,在儿童癌症中大约占3%-4%。2/3病例发病时不足6岁,患者均属于儿童。横纹肌肉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包括头颈部、泌尿生殖系统、胆道,包括躯干、四肢。根据部位、组织学、诊断年龄,该病有一定病理分型,主要包括四大类型,其中以胚胎型最常见。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能活多久(视频)

    横纹肌肉瘤能活多久
    横纹肌肉瘤如果治疗效果好,现在无病生存率可达到70%,故大部分儿童可以长期存活。横纹肌肉瘤复杂多样,可以发生在全身各部位,预后和发病年龄、临床分组、肿瘤原发部位、大小、病理组织类型、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有关,具体如下: 1、年龄:有研究发现,1-9岁儿童预后明显好于<1岁和>10岁的横纹肌肉瘤患儿; 2、术后临床分组:通常分组越高预后越差; 3、肿瘤大小:肿瘤>5cm预后较差,<5cm预后相对较好; 4、肿瘤原发部位:原发部位在头颅、脑膜旁、四肢等,则预后稍差; 5、病理组织类型:腺泡型相对胚胎型预后更差,胚胎型一般以2-6岁儿童常见,尤其眼眶、头颈部、泌尿生殖道等部位较常见,预后较好。腺泡型常见于一些大孩子、青少年,多发生于躯干、腹膜后、四肢,预后较差; 6、淋巴结转移:若周围已经浸润或者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则预后较差。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依据(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超声诊断依据
    横纹肌肉瘤超声诊断比较经济实惠、比较方便,可以看到肿瘤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边界以及血供,还能清楚观察肿瘤的内部结构,故B超使用非常普遍,每年最好检查一次,但结合术后病理检查才能最后确诊。B超在某些部位肌层、肌肉组织附近可以探到边界清楚的低回声肿块。内部出血的包块可能出现强回声,肢体包块通常较浅,一般能够清晰显示肿瘤内部结构、与周围软组织以及骨骼的毗邻关系。在四肢的肿瘤往往无明显包膜,边界不清楚,可以见到类似肌纤维纹理样的高回声。 B超除了看周围的关系、骨头是否破坏,还可观察血供、肿瘤信号是否丰富。同时可观察伴随症状,如膀胱横纹肌肉瘤可能造成泌尿系的阻塞,造成继发双侧输尿管扩张、双侧肾积水。胆道横纹肌肉瘤可能显示胆总管扩张、肝内胆管或者胆囊扩大,均属于一些间接征象。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