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昊

  • 口苦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口苦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大部分患者口苦与消化不良有关,因为消化不良,胃肠动力出现紊乱,尤其是在胃里出现紊乱,更容易影响到消化,出现口苦症状。常见原因及治疗方法如下:1、比如胃体蠕动能力下降,蠕动程度也有所降低,胃里容易食物聚集,胃里的食物不容易排入到十二指肠,影响食物的消化以后,机体的反应可能会出现口苦症状。通常需要增加胃肠动力,比如可以吃吗丁啉(多潘立酮片)或者是伊托必利来改善胃动力不足情况;2、还有患者是因为有胆汁反流,这时也是胃动力紊乱的一种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胃窦动力不足,或者是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不协调,导致含有胆汁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到胃里,进一步反流到口腔里,会出现口苦情况。一般也需要应用调节胃动力的药物,比如曲美布汀、吗丁啉(多潘立酮片)、伊托必利这样的药物来协调胃窦和十二指肠动力,减少胆汁反流;3、有的患者口苦是因为胆囊炎造成,胆囊炎影响到胆道系统收缩、其动力以及对于胆汁浓缩的功能,直接会影响到对于某些食物,比如油脂类食物的消化,也会出现口苦情况。可以应用促进胆汁排泌、调节胆道动力的药物治疗,比如可以吃熊去氧胆酸,或者是中成药里利胆的药物,比如胆宁片或者是胆舒胶囊等,都有利胆作用。同时应用调节胆道动力的药物,比如可以用匹维溴铵或者是曲美布汀来进行调整。对症治疗以后,可能有些患者就会出现口苦症状的改善。
    2023-08-02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视频)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治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就是肾错构瘤,是良性肿瘤。体积小、生长缓慢的错构瘤,完全可以定期B超或者CT复查,观察肿瘤生长。生长比较迅速、侵袭性生长,或者生长的位置不是特别好的肿瘤,要积极的应对。有些肿瘤生长压迫到了集合系统,像肾盂、输尿管会引起肾脏积水,压迫到了肾脏血管影响人体的健康,要积极的处理,通过手术的方式把肿瘤切除。 常规情况下可以选择肿瘤剜除,尽最大的可能保留肾脏,但是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连同肾脏一同切除。病人肿瘤生长得非常大,侵袭将近2/3个肾脏,而且有一部分肿瘤已经长到了肾脏的血管里面,甚至已经长到了下腔静脉里面,取出瘤栓的同时连同肾脏一同进行切除。不同的错构瘤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要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肾脏错构瘤的生长速度、是否影响健康。
    2023-08-02
  •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意思(视频)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什么意思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是肾脏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肾脏的肿瘤其实大多数是恶性的,良性的肿瘤比较少见,肾错构就是比较常见的良性肿瘤。体积小、生长缓慢的错构瘤,完全可以观察,定期复查了解肿瘤的生长,因为是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生长比较迅速、侵袭性比较强的肿瘤,或者生长部位不是特别好、压迫到肾盂、输尿管引起肾脏积水,或者压迫血管影响到人体健康,要积极处理。常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肿瘤剜除,保留肾脏。 特殊病例如肾错构瘤侵袭性生长非常强,占据了大概2/3个肾脏,并且通过肾静脉生长到人体最大的血管腔静脉当中,随时可能会引起癌栓脱落引起患者死亡。应用混合现实的技术进行三维呈现,对病人的个体化进行病情评估,充分评估的情况下完成腔静脉下取瘤栓这项非常高难度的手术。
    2023-08-02
  • 增强CT能看到肠道肿瘤吗(视频)

    增强CT能看到肠道肿瘤吗
    增强CT能看到肠道肿瘤,但此时能看到的肿瘤通常已处于进展期,早期肠道肿瘤通常难以通过增强CT发现。肠腔是空腔脏器,而肠道肿瘤通常起源于肠黏膜上皮,早期还没有形成明显结节时,可能只是在黏膜上皮细胞出现异常,如局部黏膜发生变化,出现黏膜粗糙或较为轻微的凹陷、隆起,此时上述微小改变还不能通过增强CT分辨率体现。因此对于较早期的肠道肿瘤,可以通过肠道内窥镜检测,观察肠道局部黏膜的色泽变化。以及与周边黏膜平面对比,如果出现轻微凹陷、隆起,以及腺管开口、血管纹理变化等早期改变,则可能发现早期肿瘤。如果肠道肿瘤能在早期发现,通常可使肿瘤得到根治性治疗。增强CT看到的肠道肿瘤大多已浸润较深,到达肌层或超过黏膜下,甚至已出现淋巴结转移。
    2023-08-03
  • 胃炎患者可以吃小米粥吗(视频)

    胃炎患者可以吃小米粥吗
    胃炎患者可以喝小米粥。胃炎的患者通常会有胃里的不舒服、腹胀,部分患者会有嗳气,少许患者可能会有食欲下降的临床症状。小米是比较有营养,且经常食用的一种食物,主要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脂肪以及一些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其他多量的营养成分,碳水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一类。小米当中主要含有的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同时还含有一些B族维生素,对神经比较好的维生素P,还含有一些少量矿物质等。无论是在胃炎,还是有糜烂、溃疡时,服用小米粥对患者营养的维持和补充,对胃本身均非常好,其他的食物对营养也有好处,所以患胃炎时,只是对摄入食物的口感、口味有一些要求,尽量不要食用过凉、过辣、过于刺激的食物,烹调时不要做成辣的、凉的、过酸的。各种营养物质对身体都有好处,均衡的或者多样化饮食对健康更有好处。
    2023-07-31
  • 土霉素能治胃炎吗(视频)

    土霉素能治胃炎吗
    一般不用土霉素来治疗胃炎,因为胃炎的致病原较多,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炎一个最常见的原因。但中华医学会幽门螺杆菌学组所推荐的七种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抗菌素,并不包含土霉素,土霉素相对抗菌率较弱,不良反应较多。目前对土霉素耐药的情况较普遍,因为其他行业使用可较多的土霉素,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致使较多的食物在食物生产过程中接触到土霉素。因此,环境中对土霉素耐药的细菌相对较多。而胃炎应用土霉素,抗菌的作用较微弱,且可带来不良反应,增加环境中耐药细菌的可能性。因此,在治疗胃炎,或者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时,方案中没有土霉素的组合。如果不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没有应用抗菌素的指征,这时更不应使用土霉素。目前为止临床上土霉素的应用越来越少,所以在治疗胃炎时,不建议自行服用土霉素进行治疗。
    2023-07-31
  • 直肠炎结肠炎症状区别(视频)

    直肠炎结肠炎症状区别
    直肠炎和结肠炎有区别,直肠炎主要是指在直肠范围内发生的炎症,结肠炎范围相对较广包括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等部位或者整个结肠的炎症。结肠炎最常见的表现是大便的异常,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多、水样泻或伴有疼痛,如果炎症较重会出现结肠黏膜的糜烂、充血、水肿等,表现为出现脓血便或黏液便等症状。直肠炎除了以上提到结肠炎症状如大便次数的增多、大便性状改变、水泻糊状便并伴有黏液脓血等症状,还有较突出的症状即下坠感,想解解不出,所谓的里急后重,通常称为直肠刺激征,此症状提示炎症主要在直肠的范围。所以笼统的讲,直肠炎和结肠炎症状上有重叠,如腹疼、大便次数增多、水样泻等症状,但是直肠炎里急后重,直肠刺激征的感觉更加明显。
    2023-07-31
  • 结肠炎是腹部哪个位置疼(视频)

    结肠炎是腹部哪个位置疼
    临床上将结肠分为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结肠回盲部,有时会将直肠归为大肠的范围,不同部位的炎症导致疼痛的部位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1、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炎症:疼痛会出现在左下腹;2、回盲部、升结肠炎症:右下腹容易出现腹疼;3、全结肠炎症:通常难以区分具体的疼痛位置,多数在脐下部位出现疼痛。
    2023-07-31
  • 溃疡性结肠炎激素需要用多长时间(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激素需要用多长时间
    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激素的时间,取决于对激素治疗的反应程度。激素的用药时间,取决应用激素后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缓解程度。如果用激素后,不能够得到缓解,需要及时转换治疗。通常为3-5天或3-7天的时间,来判断对激素的反应。如果效果好可以持续用,如果效果不好,需要及时转换成其他有效药物进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于中、重度的溃疡性结肠炎通常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缓解。在此过程中,如果用激素后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症状得到明显控制,即症状缓解,以及评估镜下得到缓解。短时间内不能反复做肠镜,可以通常临床评估指标或评分系统,比如Mayo评分系统,根据症状进行判断,如大便次数从多少次减到多少次,或者大便出血量、脓血便量从多少减到多少。通过对症状的评估,大致了解肠道炎症控制的程度,如果达到临床缓解,可以考虑停用激素,换用维持治疗的药物,比如美沙拉嗪、硫唑嘌呤等。
    2023-07-31
  • 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服药吗(视频)

    溃疡性结肠炎需长期服药吗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长期服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通常根据炎症部位、波及范围进行诊断,通常分为直肠、左半结肠、全结肠炎症。也可根据肠炎初发型或复发型分为轻、中、重不同的程度,从而选择具体的治疗药物,具体治疗如下:1、诱导缓解:如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每天出现多次脓血便,甚至还伴有发烧等其他的全身症状,此时通常需要积极应用药物,进行诱导患者缓解,从而使患者的脓血便尽快得到控制。脓血便症状的控制,通常取决于肠道黏膜修复的如何,在诱导缓解阶段,尽快采用药物让糜烂的黏膜得到修复,修复后需要进行维持治疗;2、维持治疗:目前并没有确切的治疗时间,可能3年,也可能是5年,需要尽可能长时间维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疾病,病因目前不清楚,如果仅是在诱导缓解以后停止治疗,患者可能较快病情出现反复,如果总是出现病情反复,则整个疾病可能会呈现慢性化,肠道黏膜损伤越来越重,最后失去肠道功能,则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在诱导缓解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大多数轻、中度患者口服美沙拉嗪,即可达到病情稳定。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