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莉

  • 脑卒中的缺点有哪些?(音频)

    脑卒中的缺点有哪些?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脑卒中是急性的脑血管意外,常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瘫痪、吞咽障碍或者是不能言语。严重的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长期卧床。脑卒中后的患者由于肢体不能活动,容易合并肩关节的疼痛、肩手综合征。甚至卧床的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的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严重的可以导致生命危险。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容易引起食物和水的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反复发作,肺部感染。有些脑卒中的患者病情稳定以后尚没有生命危险,反而是一些反复的肺部感染,或者是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导致生命危险。
  • 脑性瘫痪物理疗法有哪些(视频)

    脑性瘫痪物理疗法有哪些
    脑性瘫痪物理疗法主要包括物理因子疗法、运动疗法以及平衡疗法。物理因子疗法主要包括石蜡疗法、水疗法、冷疗法、生物反馈疗法、脑电治疗、直流电治疗、小脑电刺激治疗以及磁热疗法、超声波治疗和中频治疗等。 运动疗法以及平衡训练主要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通过改善代偿和替代途径改善运动组织包括肌肉、骨骼、关节以及韧带等血液循环和代谢,促通肌肉神经功能,提高肌力、耐力、心肺功能和平衡功能,减轻压力或施加必要治疗压力,纠正整体畸形和功能障碍。
    2023-07-31
  •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特点有哪些(视频)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的特点有哪些
    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主要受损部位在小脑,可以存在锥体系症状以及锥体外系损伤同时出现。共济失调型脑性瘫痪主要特点是运动感觉和平衡感觉所导致保持身体姿势和协调运动障碍以及平衡功能障碍。本类型在脑瘫当中并不多见,大概占50%比例,常和其它类型混合存在。 平衡障碍主要表现为平衡协调障碍、步态不稳、步距比较宽,可以出现醉酒步态或者步态蹒跚,容易跌倒,步幅小,重心后移,同时还可以出现轻微意向性震颤或者快速眼球震颤,还可以出现肌张力偏低以及语言障碍。语言障碍当中可以见到语言缺少抑扬声调,而且比较徐缓。
    2023-07-31
  • 高压氧舱有什么作用?(音频)

    高压氧舱有什么作用?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高浓度的氧。主要对于一些缺血、缺氧的疾病,或者与缺血、缺氧相关的一些疾病进行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或者有害气体的中毒。可以通过及时的高压氧治疗,将有害气体置换出。对于一些急性的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脑肿瘤术后的脑组织损伤的患者,可以积极的改善脑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减轻脑水肿、改善循环,及时进行神经的修复作用。
  • 哪些人不宜进高压氧舱?(音频)

    哪些人不宜进高压氧舱?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进舱之前会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积极的询问和体检。有些患者血压过高,心率过慢,会在生命体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再进行高压氧治疗。对于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经常会导致眼压的波动,这种患者不宜进舱。有些患者合并严重的肺气肿、或者多发的肺大泡,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的病情进行评估。有一些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根据患者的病情来进行评估,决定是否进舱。
  • 高压氧舱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果吗?(音频)

    高压氧舱治疗突发性耳聋有效果吗?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突发性耳聋是内耳缺血导致的突发耳鸣,听力下降的表现,患者会合并头晕、黑朦等表现。血管的缺血、缺氧的疾病高压氧治疗有积极的作用。如果患者出现突发的耳鸣,听力下降,在专业的五官科医生询问和诊断下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临床上经常会收治一些五官科住院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或者两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患者的听力下降诊断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 偏瘫可以针灸吗?(音频)

    偏瘫可以针灸吗?
    讲解医师:孙莉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脑科医院高压氧科
    偏瘫指偏侧肢体的活动不利,常见于脑血管疾病、脑外伤、颅脑肿瘤及术后的患者。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症状稳定的情况下,行及早的康复介入。对于早期卧床的患者,处于软瘫期,应该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及护理。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良肢位摆放,预防各种并发症。对于肢体不能活动的患者,进行常见的运动疗法。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及中国传统的针灸刺激。对患者肌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手法维持患者的各种关节活动度,防止关节萎缩变形。随着偏瘫患者的病情进展,患者肌张力会逐渐升高,慢慢进入痉挛期。控制患者的肌张力,肌张力的过度增高以后会阻碍患者运动功能临床上常见患者行走的时候上肢是一个屈曲的模式,下肢走路的时候腿是画圈的模式,其实就是典型的偏瘫模式。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改变异常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