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 腿麻脚麻怎么回事(视频)

    腿麻脚麻怎么回事
    腿脚麻木最常见的疾病是坐骨神经问题,尤其是单侧腿和脚麻木,主要表现在大腿外侧、小腿后外侧、脚外侧,此种部位麻木多半和坐骨神经有关。坐骨神经是从腰椎上发出,此疾病和腰有更大关系,需要去骨科检查,是不是腰椎病变导致神经压迫造成麻木。 如果腿脚麻是双侧而且对称性,又是以远端为主,主要集中在脚踝以下或者小腿以下,此种情况和周围神经病有关。周围神经病原因更多,有代谢性,像糖尿病造成周围神经病变,或炎症性。营养性,像维生素B族摄入不足导致周围神经损害可以出现此症状。 如果除一侧腿脚麻,同时上肢也麻,要考虑中枢疾病,要去做头颅相关检查,如CT、核磁帮助诊断问题。
    2023-08-02
  • 脚麻吃什么药(视频)

    脚麻吃什么药
    脚麻首先要看麻木的部位,再大致分析病因,再采取不同的措施。病因不同,服用的药物也是不同。如果考虑是周围神经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是坐骨神经痛引起的腿、脚麻木,可以对症服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最常用的是甲钴胺和B族维生素。 中药也可以使用,中药的类型主要是能够起到活血化瘀、通络作用。比如可根据具体症状,是偏寒或是偏热,再选择不同的药物。比如偏寒体质患者,可以服用大活络丹、小活络丸。偏热体质患者,可以用脑血管病常用的药物,如豨莶通栓胶囊及活血的脑血康,以起到活血的作用。 如果脚麻是因糖尿病,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广泛周围神经损伤,就不能单纯地对症治疗,一定要查原因,并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2
  •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视频)

    脑占位一定是癌症吗
    脑占位和癌症不能划等号。脑占位病因很多,不见得都是癌症,癌症可以表现为脑内占位,但脑内占位不一定是癌症。临床常见的脑占位疾病包括各种颅内血肿,不管是自发性还是外伤性造成的颅内血肿,如硬膜下血肿、硬膜外血肿、脑出血形成血肿,这些都可以表现为占位效应,包括寄生虫感染,常见的脑囊虫病、脑包虫病,也可以有占位效应。 颅内占位包括颅内肿瘤,不管是良性还是恶性,都会表现为占位效应,常见的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常见的恶性肿瘤如淋巴瘤、胶质瘤,在影像学上都会报占位诊断。随着占位扩大,可能会有人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情况,出现严重头痛、恶心、呕吐,甚至会有抽搐和意识障碍。如果想要区别到底是不是癌症,还是其它疾病,除了这些临床表现以外,还需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PET-CT都有助于诊断,甚至有人还需要做脑活检或腰穿才能够协助明确诊断。 疾病发生、发展病史和临床表现也非常重要,专科医生会结合症状、病史、影像学检查和各种其它检查,来给出比较明确的诊断。
    2023-08-02
  • 老人手抖的原因(视频)

    老人手抖的原因
    老年人手抖和年轻人不同,老年人常见疾病具体如下: 1、良性特发性震颤老年人较多见,年轻人也可见到,有一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也有部分患者无家族史,属于散发病例。良性特发性震颤表现不在静止时抖,而在做动作时抖,尤其做较精细动作。比如部分老年人在拿筷子、端碗时抖得厉害,写字时抖得厉害,严重则无法写字,写出来的字七扭八歪,提示可能为良性特发性震颤。患者有时还会伴有头部抖动,即头不自主的摇。 2、较常见疾病导致手抖,即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在静止时候即可出现抖,且抖的动作有特色,如在数钞票动作,又称点钞样的抖动或搓丸样抖动。除手抖外,患者还有动作迟缓、胳膊腿发僵的表现。 3、部分患者因为小脑病变,出现意向性震颤。越接近目标手越抖,且拿东西感觉到不准,这时需怀疑小脑疾病,要经过相应检查才能确定。
    2023-08-02
  • 手颤抖是什么病的前兆(视频)

    手颤抖是什么病的前兆
    手颤抖可见于生理情况,如紧张、饥饿、疼痛、寒冷或手持续用力时间较长时。手颤抖常见的疾病状态包括良性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焦虑状态以及肝性脑病、低血糖等。 如果手拿东西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抖动,而静止状态下未见抖动,考虑良性震颤的可能较大。如果在静止情况下手颤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现,则患帕金森病的可能性大,需到专科医院就诊。部分患者紧张时出现手抖,同时伴有心慌、出汗等症状,可能为焦虑发作。还有较少见的情况,比如肝性脑病也可出现手抖,也称为扑翼样震颤,有如小鸡翅膀般抖动。另外是低血糖,饥饿时不光手抖,还会乏力、出汗、脸色苍白,但补充糖分后症状即可缓解,则提示患者有可能为低血糖,需测量血糖。 总之,手抖可能是生理性,也可能是疾病状态。具体情况应到专科医院就诊,由医生帮忙行进一步鉴别。
    2023-08-02
  • 拿东西手抖是什么原因(视频)

    拿东西手抖是什么原因
    拿东西的时候手抖,而在安静的时候,手放在一个地方静止不动的时候不抖,这种情况最常见的原因,是一种叫做良性特发性震颤的疾病。即越是拿一些比较小的东西,做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越容易出现手抖的症状。这种情况如果不太严重,也可以不做治疗,以避免情绪的紧张,从而可减轻症状。 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可以服用对症的药物,最常用的是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服用阿尔马尔或者盐酸阿罗洛尔治疗,该药对良性震颤有一定的作用,但必须在医生的明确诊断下,才能服用。有一些人是因为精神紧张而出现手抖的情况,这时要注意放松心情,避免过度紧张。
    2023-08-02
  • 焦虑症自测(视频)

    焦虑症自测
    焦虑症自测,可以用自测量表进行自我评价。焦虑症自测量表一共有20道题目,每题有A、B、C、D四个选项,其中A代表的是没有或者是很少有,B代表较少的时间有,C代表是大部分时间有,D代表是绝大部分时间或者是几乎总是这样。这20道题中,有15道题是正向询问,您回答时按照A、B、C、D去选就可以,还有5道题是反向提问,这时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意思,不要把答案选反。20道题全都做完以后,根据每一道题的A、B、C、D得分,加起来得到总分,这是量表的粗分,粗分并不是最终的判断依据。再把这个分乘以1.25,得到的结果取整数部分,超过50分就判断为有焦虑症状,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是重度焦虑。当您发现自己已经超过50分,建议您要及时找医生进行专业的测评,及时给予治疗。
    2023-08-03
  • 区分心脏病和焦虑症(视频)

    区分心脏病和焦虑症
    心脏病和焦虑症都可能会出现心脏不舒服的症状,如胸闷、心悸、憋气或者心前区的疼痛,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区分二者:1、诱因:心脏病患者出现不舒服症状时,诱因一般是体力活动或者劳累、剧烈运动,而焦虑症患者大多数是在情绪波动,如紧张、焦虑、生气时出现不适症状;2、客观检查: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冠脉造影等相关检查以及血液相关的心肌酶、心梗三项等检查会出现相应的改变,而焦虑症虽然症状严重,但与心脏相关的客观检查一般没有明显异常。有的人会有异常改变,但这些异常结果并不足以解释这些不适症状,或者说异常结果的严重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相符。而心脏病患者的客观检查结果,严重程度大多数和临床表现平行,能够解释临床上的不适症状。
    2023-08-03
  • 焦虑症测试表叫什么(视频)

    焦虑症测试表叫什么
    当患者看病时,如果医生考虑可能是焦虑症,除了询问症状,还会让患者做焦虑量表测评,常用的焦虑量表有以下两种:1、焦虑自评量表:简称SAS,表中一共有20道题目,每个题目后都有4个选项,A代表没有或很少的时间,B代表有比较少或一些时间有,C代表相当多的时间都有症状,D代表的是绝大部分时间或全部时间都有症状。20道题中有15个题目是正向选择,还有5个题目是反向选择,做量表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的问题,并做出正确选择;2、汉密顿焦虑量表:是他评量表,即由医生来进行评定的量表。有14道题目,每个题目分成5级,也就是从0-4分。根据程度的不同,从0-4分一共5个级别,每道题目得分加起来是最后得分。焦虑的自评量表是以标准分的50分为界限判断有没有焦虑,汉密顿焦虑量表是以14分为界判断有没有焦虑。明确后再根据得分的高低,来判断焦虑程度的轻重。
    2023-08-03
  • 焦虑症会不会引起长期低烧(视频)

    焦虑症会不会引起长期低烧
    对于焦虑症引起长期低烧,先要明确是真正的体温升高,还是一种自我感觉发热、发烧的表现。焦虑症患者有一部分有自觉发热症状,自己感觉如发烧一样,或觉得身上皮肤较热、手脚心热、有发烧感觉,但是测量体温在正常范围。这种患者在临床中不少见,与焦虑症引起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经过抗焦虑治疗以后,症状能得到较好的改善。如果体温确实升高,而且是长期体温升高,不要单纯认为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一定要积极查找引起长期发烧的病因,尤其是要关注免疫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这是临床中常见的引起长时间低热的疾病。此外还需要关注有没有结核,结核常见的症状也是低烧,都需要排除。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