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凯

  • 全身麻醉多长时间恢复(视频)

    全身麻醉多长时间恢复
    全身麻醉需给予镇静、镇痛和肌松药,用以保证围手术期患者的生命安全,全身麻醉恢复的时间,涉及到全麻的过程和所采用的药物,通常患者睁眼清醒为0.5个小时,或几十分钟。手术结束后,使用镇静药,如丙泊酚的患者5-10分钟就可睁眼,长的0.5小时亦可睁眼,这个情况下患者是初醒。初醒即药物还有残余作用,这种残余作用还需经过3-5个小时才能代谢干净。真正完全恢复,若做的是全身麻醉中的短小手术,如无痛胃肠镜、无痛内镜等,用的多是时效较短的镇痛药,如瑞芬太尼,还有肌松药,这些药物在手术结束后,均经过几个小时可完全代谢。但患者需开车、做脑力劳动等需要脑力高度集中的活动和运动,一般建议在24小时以后再做,24小时以后才是完全恢复。
    2023-08-03
  • 麻药几个小时恢复正常(视频)

    麻药几个小时恢复正常
    在注射麻药24小时以后再进行驾车、思考问题等,会更加稳妥。静脉麻醉药非常短效,半个小时或者2-3个小时,病人就能够恢复交流状态,部分病人可能有残余的困倦。麻醉药经过几个小时代谢,大部分病人可以交流甚至饮水,到第二天麻药完全代谢后,可以投入工作和生活。手术后,会在麻醉恢复室恢复一段时间,在病房经过2-3天的恢复,以及术后的伤口换药和处理,所以出院时应该整体恢复较好。
    2023-08-03
  • 外用麻药膏有什么(视频)

    外用麻药膏有什么
    外用麻药膏一般指的是外用麻醉药膏,其种类非常少,主要有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等局麻药膏。利多卡因凝胶贴膏的作用主要通过透皮吸收,阻滞皮肤下的神经末梢,完成静脉输液、表浅手术、文眉、切痣等操作。盐酸利多卡因凝胶主要涂抹在导尿管、黏膜表面,目的是麻痹黏膜,如气管插管或插尿管,可减少气道刺激,病人耐受性更好,产生黏膜吸收作用。使用上述含利多卡因的药膏时需注意,其可能吸收入血的毒性反应,尤其是经黏膜起作用的药膏。黏膜对局麻药的吸收范围非常广,部分病人吸收慢,但部分病人对局麻药的吸收不亚于静脉给药,所以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神经状态、循环状态,避免出现局麻药的急性反应、毒性反应,一旦出现,则需要及时给予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2023-08-03
  • 麻醉药过量会引起心跳骤停吗(视频)

    麻醉药过量会引起心跳骤停吗
    麻醉药极度过量可能会引起心跳骤停。镇静药、局部麻醉药、镇静药这些丙泊酚从静脉注入体内后,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轻度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通过输液处理后,可以保持循环的稳定。若极大量地进入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血压下降,但通常有经验的麻醉医生,不会出现过量情况。几十年前全身麻醉药物监测手段欠缺时,半身麻醉即局部麻醉药打入椎管,若量过大,可能出现平面过高。若超过胸4椎体,甚至呼吸抑制,心率慢血压低,有时可能误入蛛网膜下腔,极大的量可能会造成呼吸心跳骤停情况。但以目前的技术,在经过培训的麻醉医生操作下,麻醉药过量引起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性极低,所以有经验的麻醉医生可以保护病人的安全。
    2023-08-03
  • 手术常用麻醉药哪几种(视频)

    手术常用麻醉药哪几种
    手术常用的麻醉药,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镇静药:主要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以及咪唑安定等;2、镇痛药:主要包括芬太尼、吗啡、瑞芬太尼、阿芬太尼、舒芬太尼等;3、肌松药:又包括去极化肌松药,以及非去极化肌松药。非去极化肌药有长效、中效、短效之分,如罗哌卡因、泮库溴铵、卡肌宁等。需要了解上述药物的性状及围术期的使用,如镇静药在围术期使用,可能出现低血压、呼吸抑制,以及术后的恶心、呕吐,因此麻醉医生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控生理机制,通过监测给予输液,都可以规避风险,保证使用的安全。镇痛药使用后,也会出现恶心、呕吐,需对呼吸抑制加强观察。肌松药手术后,需对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进行拮抗,需保证病人的呼吸肌肉恢复更加完善,使病人更安全地回到病房。
    2023-08-03
  • 什么是全脊髓麻醉(视频)

    什么是全脊髓麻醉
    全脊髓麻醉是进行椎管内麻醉时,由于麻醉药物大量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颈、胸、腰以及整个脊髓的广泛性阻滞,后果较为严重。一般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出现全脊髓麻醉后,会导致患者血压急剧降低,甚至出现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患者很快进入危急状态,需立刻进行抢救。随着麻醉技术进步,发生全脊髓麻醉的机会越来越小。但在几十年前,由于当时条件所限,麻醉技术、药物应用尚不成熟,全脊髓麻醉的危险情况经常发生。但目前进行椎管内麻醉时,发生全脊髓麻醉的可能性较低。
    2023-08-03
  • 半身麻醉对身体的影响(视频)

    半身麻醉对身体的影响
    半身麻醉,即椎管内麻醉,分为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即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注射药物后对身体的影响如下:1、容易扩张血管,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加快,可以通过输液处理;2、麻醉后肠蠕动增快,可能出现恶心、呕吐;3、麻醉平面增高后可能出现呼吸不舒服,可以通过吸氧缓解;4、如果麻药吸收过快出现毒性反应,可给予镇静药处理。半身麻醉在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操作下通常比较安全,没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2023-08-03
  • 麻醉诱导是什么意思(视频)

    麻醉诱导是什么意思
    麻醉诱导即在做手术前完成全身麻醉所做的准备,比如气管插管,给予镇痛、镇静药,做麻醉中的诱导。在手术开始前需要通过静脉给予镇痛药、镇静药、肌肉松弛药等,经口插入气管插管,完成麻醉诱导,麻醉诱导中药物量要根据病人体重、年龄、插管轻弱程度等决定,避免出现心率过快、血压过高的情况,插管时应该避免牙齿、口腔黏膜损伤。麻醉诱导中的安全至关重要,麻醉需要维持手术全程,手术结束后要让病人从麻醉中清醒,拔除气管插管。综上所述麻醉诱导即在完成全身麻醉的一系列操作,给予一系列药物,使病人安全完成麻醉前诱导,过渡到麻醉期进行手术的过程。
    2023-08-03
  • 椎管内麻醉有多疼(视频)

    椎管内麻醉有多疼
    椎管内麻醉不疼。椎管的麻醉的操作,首先需要在后背消毒,先在皮下进行局麻,然后逐层的把穿刺的通道,整个过程都麻醉,会存在些许疼痛。打完局麻药再做硬膜外麻醉或腰麻,进针的时候不会感到疼痛。大部分人担心的疼痛,实际上是打局麻药的时候的疼痛。部分病人对疼痛敏感,可以在椎管内麻醉操作当中,通过静脉给予镇痛药,提高病人的痛阈。当然,如果病人较为惧怕麻醉,还可以选择全身麻醉,通过静脉全麻,病人睡一觉,醒来手术已经结束。
    2023-08-03
  •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视频)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
    硬膜外麻醉的步骤具体如下:1、麻醉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平躺在病床上,此时监测心电、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等,同时给予静脉输液。然后患者从仰卧位变为侧卧位,膝关节向腹部方向蜷曲,同时低头、弯腰,使背部呈虾米样。椎间隙张开后,选定椎间隙穿刺位置,再进行皮肤消毒,同时铺无菌单;2、麻醉中:注射局部麻醉药时,经过皮肤、皮下逐层注射,目的是减轻硬膜外穿刺时造成的疼痛。再使用硬膜外穿刺针,穿过皮肤、皮下、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最后进入硬膜外腔。这时在针尾接玻璃管注射器,推动阻力消失时,通过穿刺导管置入硬膜外管,一般需保证置入硬膜外腔3-5cm。给予实验剂量麻醉药产生麻醉作用后,再逐渐给予维持剂量。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患者无需过于担心,因为麻醉医生经验丰富,只有配合麻醉医生才能快速恢复。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