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珊

  • 37.2℃属于发烧吗(视频)

    37.2℃属于发烧吗
    如果正常成年人用腋下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结果为37.2℃,一般不属于发烧。腋下水银体温计测量的标准体温应在35.9-37.3℃,所以体温37.2℃不属于发烧,但也不属于完全正常的现象,此时是正常体温略偏高。如果女性处于特殊时期,如排卵期前后,体温会有所上升。如果刚吃过饭,或在大量饮酒、情绪过度紧张、剧烈运动后,体温也会略有上升,此时体温37.2℃属于正常。体温会随着昼夜节律变化而变化,通常在下午,尤其是在全天运动后或进食热卡较多的食物、情绪过度激动,脉搏、心率升高时,体温会有所升高。对于此类人群,可以进行体温多点、多时间监测,从而判断是否发烧。
    2023-08-01
  • 发烧39.5℃,怎么退烧(视频)

    发烧39.5℃,怎么退烧
    发烧到39.5℃,属于高热,常见退热方法如下:1、积极寻找原发病,根据原发病进行退烧处理。应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PCT(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呼吸道九联检、病毒检测等,明确导致体温升高到39.5℃的病因,并快速治疗原发病,才能更加安全、准确和有效退烧;2、可以应用退热药,如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等非甾体类抗炎药,也可以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布洛芬、西乐葆等;3、可联合应用中医中药退热,如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等;4、还应进行物理降温,不建议用酒精,可用毛巾蘸温水,擦拭手心、脚心、前额部、颈部、躯干,每天3次,并注意多补充水分。
    2023-08-01
  • 发烧38.6℃怎么退烧(视频)

    发烧38.6℃怎么退烧
    体温发烧至38.6℃,常见退烧方法如下:1、尽快明确高烧原因,如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还要进行呼吸道九联检查,明确是否是细菌、病毒、真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引起,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是退烧的最快方法;2、体温超过38.5℃时,可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退烧,该药有解热、镇痛,退烧的作用,尤其对于明显发烧伴四肢乏力、头晕、头痛时,可应用扑热息痛、布洛芬、索密痛、西乐葆等。用药后应大量喝水来补液,补充丧失的水分;3、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中医中药联合进行退烧治疗,有退热成分的中药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板蓝根、蒲地蓝等;4、还可以进行物理降温,也有助于快速退烧。
    2023-08-01
  • 发烧出汗是不是快好了(视频)

    发烧出汗是不是快好了
    发烧患者如果出汗,虽然不是疾病即将好转的完全征兆,但也标志疾病有一定的好转倾向。对于持续发烧的患者,如果有不同程度的出汗,应先考虑是体内病毒排出体外的信号,一般服用一定抗病毒药物,便会有此作用。如果患者服用一定的退热药,也会有出汗迹象,此时伴随汗液渗出,体表温度会有所下降。所以此时并不一定能彻底将病毒排出体外,但通过上述治疗,能起到适当缓解症状、改善临床病情的作用。发烧患者若持续不出汗,有寒战、高热,此时一般体内会有病毒复制或合并细菌感染。但如果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排汗量增多,伴随临床症状好转,如周身乏力、酸痛症状得以缓解,头晕、头疼情况得以改善,也标志患者病情逐渐呈好转趋势。
    2023-08-01
  • 37度7算发烧吗(视频)

    37度7算发烧吗
    体温37度7是指37.7℃,通常情况下属于发烧。正常成年人用水银温度计在腋下进行体温测量时,体温标准值应该是36.0-37.0℃。如果体温>37.0℃,在37.1-38℃,则属于低烧,所以体温37.7℃属于低烧,是发烧中最低的类型。此时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头晕、头痛、咽干、咽痛、周身酸痛、周身肌肉乏力等临床症状。体温37.7℃偶尔是生理性因素引起,如进食过多含热量较多的食物、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心动过速、排汗量增多等引起,但大多数是病理性因素造成。
    2023-08-01
  • 受寒几个小时后会发烧(视频)

    受寒几个小时后会发烧
    通常情况下,受寒后2-4个小时,患者可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烧,但也不能一概而论,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体质进行具体分析,常见情况如下:一,成年人:1、如果体质较好,免疫力较强,受寒凉后,基本上经过4-8个小时,如果体温无明显上升,说明并一定会出现发烧或仅会发低热。此类患者,通常经过一段时间对病毒的排泄和代谢,便能恢复至正常状态;2、如果体质相对较差,2-4个小时后出现发烧,说明受寒凉后的症状比较重,此时一般恢复相对较慢。二、老年人:对于老年人,受到寒凉后出现发烧的时间会相对比较晚,因为老年人的体温调节系统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一般受寒后4-8个小时会逐渐起热,且刚开始时起热的幅度并不明显,以缓慢发热为主。
    2023-08-01
  • 有发烧的前兆怎么制止(视频)

    有发烧的前兆怎么制止
    对于正常成年人,如果有发烧前兆,制止的方法是快速寻找可能导致发烧的原发病,而后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果是细菌感染导致,应及时应用抗菌素治疗,能有效阻止发烧。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在服用抗病毒药物后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阻止发烧。如果是非典型性病原菌感染引起,也可以适当服用药物控制病情发展。另外,出现不明菌群感染时,可以适当应用中医中药,包括板蓝根、双黄连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患者还要大量饮水,一般每天饮水量要在2500-3500ml,同时多吃有营养价值的食物,包括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控制体温,且要多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状态。
    2023-08-01
  • 害冷不发烧是怎么回事(视频)

    害冷不发烧是怎么回事
    患者出现害冷但不发热的常见原因如下:1、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非典型性病原微生物感染等情况,患者出现病毒性感冒,或细菌性感冒时,在前驱期不一定都会出现发热现象,但可以出现周身寒战、颤抖、打冷战、畏寒、肢体发冷的临床现象,伴随咽干、咽痛、头晕、头疼等感冒的前驱情况;2、内分泌疾病:如果患者出现严重基础代谢率下降的情况,也会有害冷但不发热的症状,如甲状腺功能显著减退、肾上腺水平明显下降,或醛固酮水平低下、垂体瘤等情况;3、物理、化学因素影响:患者害冷可能是户外温度下降,导致人体失温,在失温作用下可以使患者有害冷但不发热的情况。
    2023-08-01
  • 额温37.5℃算发烧吗(视频)

    额温37.5℃算发烧吗
    对于正常成年人而言,在额头进行测温,体温在37.5℃时,属于发烧。只要体温超出37.3℃,用额温枪在额头进行体温测量时,一般患者属于发烧。如果患者体温在37.5℃,而且没有超过38.5℃,在此区间之内,用额温枪测得的体温,都属于低度发热,因此在额头给用体温枪进行体温测量时,患者体温如果为37.5℃,一般属于发烧。通过体温枪在额头测量体温,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额温枪在测量人体额温时,会随着患者的脉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改变,而有所改变。如果患者额头出汗比较多,用额温枪测量体温时,得出的数值会相对不精准。用额温枪给患者体温进行测定时,要让患者充分休息,在静息状态下,擦去额头上多余汗液,然后再进行测温,如果仍然是37.5℃,患者属于发烧。
    2023-08-01
  • 腋下37.3℃算发烧吗(视频)

    腋下37.3℃算发烧吗
    在通常情况下,腋下如果测量体温37.3℃,算作发烧。如果用水银温度计,在腋下进行体温测量时,标准值应该在36.0-37.0℃。如果体温超过37℃,算作发烧,但在低烧范围之内。发低烧有一部分原因是生理因素所造成,还有一部分原因是病理因素导致,具体情况如下:1、生理性原因:例如穿过厚衣服,或者在户外温度过高、湿度过大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有可能造成体温上升过快,散热速度过慢,从而导致发烧,体温腋下测量37.3℃;2、病理因素:例如出现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或者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会导致人体的体温上升,因此有可能出现发烧的情况。除此之外,部分内分泌疾病、结缔组织病、风湿疾病、免疫病、血液病、肿瘤、结核等,也会导致人体体温变化,有可能造成发烧。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