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思是什么(视频)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阳性的意思是什么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说明体内有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这种抗体是由于注射乙肝疫苗,刺激机体的免疫细胞而产生,也见于急性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在恢复期的6个月以后,产生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且这种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为阴性,则部分人群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需要注射乙肝疫苗。注射乙肝疫苗一般是按照规范的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即在0、1、6个月时,要分别注射3针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注射的剂量成人是20μg,儿童是10μg。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要检测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如果达到10mIU/mL以上,则说明此水平的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人体获得疫苗的较好应答。
    2023-08-03
  • 肝炎病毒携带者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肝炎病毒携带者能打新冠疫苗吗
    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以注射新冠疫苗,肝炎病毒携带者注射新冠疫苗后,通常不会增加新冠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患者无需过于担心体质较弱而增加新冠疫苗不良反应。同时疫苗注射也不会加重肝炎病毒携带者对于肝脏病情的影响,不会加重肝脏损伤。无论是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均属于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患者,此类患者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而感染新冠病毒后如果导致肺炎,对人体损害比正常人群更严重,因此肝炎病毒携带者更需注射新冠疫苗。注射新冠疫苗后人体产生免疫力,可保护人体降低新冠病毒的感染几率,即便感染新冠病毒后,由于机体内具有一定水平的新冠病毒抗体,病情通常也不会过于严重。
    2023-08-03
  • 病毒性肝炎属于哪类传染病(视频)

    病毒性肝炎属于哪类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属于乙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是需要严格管理的传染病,如果已经确诊,需要在24小时之内网络上报,同时要注意就地隔离。对于病毒性肝炎中的甲型和戊型,需要消化道隔离,患者的餐具需单独应用、单独清洗和消毒。接触患者以后,护理人员要注意手卫生。对于乙、丙、丁型病毒性肝炎,因为这三种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血液、母婴垂直传播和性接触传播。上述患者的血液具有传染性、不能作为献血源、血液污染的用具要擦拭干净而且要进行消毒。乙肝和丙肝的家庭成员要进行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的筛查,如果没有抗体,需注射乙肝疫苗,因为这些家庭成员都属于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而且乙肝孕妇要做乙肝病毒的母婴阻断,丙肝孕龄期的妇女也要先治疗,因为丙肝没有母婴阻断的措施,所以建议将病毒清除以后再怀孕。
    2023-08-03
  • 乙型肝炎e抗体多少是正常(视频)

    乙型肝炎e抗体多少是正常
    乙肝病毒e抗体的正常值,根据检测的方法不同,正常值的水平也不同。现在常用的化学发光法,乙肝病毒e抗体的正常值>1为阴性,抗体值<1为阳性。 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的价值,主要是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先出现e抗原阳性,随着病毒的控制,e抗原转阴,e抗体就出现,检测乙肝五项就会检测出e抗体阳性。 所以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通常说明乙肝病毒复制被控制,即乙肝病毒复制不活跃,相应的HBV-DNA也随之降到正常线以下。 但在特殊情况下,对于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的患者,仍然有20%-50%的人群,病毒复制仍然是活跃状态。所以检测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也不能单纯的认为乙肝病毒复制被控制,要结合HBV-DNA的水平判断。 如果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而HBV-DNA也检测不到,说明病毒复制被控制,病毒复制不活跃,而传染性明显减小。 如果乙肝病毒e抗体阳性,而HBV-DNA仍然能检测到,说明病毒复制仍然活跃,仍然具有传染性,见于乙肝病毒出现前C区的变异,对e抗原不表达,而抗体仍然是阳性。
    2023-08-03
  • 预防甲肝有效的措施(视频)

    预防甲肝有效的措施
    甲肝是一种传染病,全称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通过消化道途径感染导致的肝脏疾病。甲肝的主要预防措施常见如下:一、注射甲肝疫苗:是最有效措施。甲肝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以及灭活疫苗,预防甲肝效果均较好。通过注射甲肝疫苗,机体免疫细胞会产生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的抗体,一旦甲肝病毒进入人体,抗体便能将病毒杀灭。二、切断传播途径:1、注意饮食卫生:因为甲肝通过消化道传播,所以易感人群便要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用公筷、分餐制:公共就餐时,要应用公筷进行分餐制,便能起到切断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三、消化道隔离:1、对甲肝患者要进行消化道隔离。患者的排泄物,以及应用的碗筷,要进行消毒、处理;2、与甲肝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观察时间为一个半月。
    2023-08-03
  • 是否感染乙肝看哪项(视频)

    是否感染乙肝看哪项
    化验乙肝五项就能判断是否患乙肝,或者是否感染乙肝病毒,乙肝五项有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以及核心抗体,乙肝五项中只要表面抗原阳性,就确定机体内有乙肝病毒的感染。通常表面抗原阳性时,有时会伴有e抗原阳性,e抗原阳性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如果表面抗原阳性、e抗原阴性、e抗体阳性,这种情况说明人体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病毒的慢性感染阶段。判断是否感染乙肝还应该检查乙肝病毒DNA,即乙肝病毒核酸,乙肝病毒DNA检测能反映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是否活跃、传染性强弱。所以判断是否有乙肝,如果化验乙肝五项,其中的表面抗原阳性,一定要做乙肝病毒的核酸检测,结合核酸检测就能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活跃程度以及患者的传染性。除检查乙肝五项和乙肝病毒核酸外,患者还要查肝功能,结合肝功能的检查,可以判断出乙肝病毒对肝脏损伤的程度。
    2023-08-03
  • 3针乙肝疫苗可以管几年(视频)

    3针乙肝疫苗可以管几年
    3针乙肝疫苗注射完后,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可以持续30年之久。乙肝疫苗注射是预防乙肝(乙型肝炎)较为有效的措施,注射乙肝疫苗的人群包括婴幼儿如新生儿,以及15岁以内对乙肝病毒没有免疫力的人群。对于成年人,部分乙肝高危人群同样可以注射,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长期接触血液制品的人群,如血友病患者,或因慢性肾功能衰竭需长期做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医务工作者、静脉吸毒者、囚犯,以及血糖控制不理想的糖尿病患者等。乙肝疫苗包括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注射程序是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1针乙肝疫苗。通常注射第3针乙肝疫苗后,需要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如果表面抗体水平达到10mIU/ml以上,说明注射成功。对于正常免疫功能的患者,抗体保护作用可以持续30年之久。而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抗体持续时间会较短,并需要在每1-2年检测表面抗体,如果抗体降到10mIU/ml以下,则需要再加强注射1针乙肝疫苗。
    2023-08-03
  • 乙肝表面抗体50.8正常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50.8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体50.8mIU/ml,是正常现象,此水平的表面抗体,对人体有保护作用。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水平,如果在10mIU/ml以上,对人体即存在保护作用,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一旦有乙肝病毒进入体内,表面抗体可以将乙肝病毒杀灭。乙肝病毒表面抗体的获得,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注射乙肝疫苗的人群,包括新生儿、婴幼儿、15岁以下对乙肝没有免疫力的人群,以及成年人。乙肝疫苗有两种,分别是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和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乙肝疫苗,注射程序即在0、1、6个月时,分别注射1针乙肝疫苗,注射完第3针乙肝疫苗以后的1-2个月,即可产生有效的表面抗体。建议此时测表面抗体水平,大部分人注射完3针乙肝疫苗以后,会产生有效表面抗体,且抗体水平会持续30年,大部分人不用再复查表面抗体,也不用注射乙肝疫苗的加强针。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建议每1-2年测1次表面抗体,如果表面抗体低于10mIU/ml,要注射1次加强的乙肝疫苗。
    2023-08-03
  • 乙肝腰疼是病情恶化吗(视频)

    乙肝腰疼是病情恶化吗
    腰疼即腰痛,腰痛不是乙型肝炎患者病情恶化的表现。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或者出现恶化时,会出现肝区的胀痛不适,而不是腰部疼痛。如果乙型肝炎患者出现腰痛,应该到相应科室检查肾脏是否出现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引起腰部疼痛的疾病,或者腰椎的疾病。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可以表现为肝区不适、肝区疼痛、食欲不振、恶心、厌吃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增多等消化道症状,也可以有明显乏力、精神差、容易疲倦等。部分患者乙肝病情出现恶化,而没有自我感觉,就需要到医院定期检查,发现乙肝病情变化情况。较多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变化较隐秘,病情已经出现变化,但是没有自我感觉。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该每3-6个月做一次复查,复查的项目包括肝功能、肝脏超声、CT,以及乙肝五项、HBV-DNA、甲胎蛋白检查,可以全面评估乙肝病毒复制的情况和肝脏病情变化。患者不能单纯依靠症状的变化,判断病情是否发生恶化。
    2023-08-03
  • 乙肝第三针打了有什么不良反应(视频)

    乙肝第三针打了有什么不良反应
    乙肝疫苗第3针的不良反应,与注射第1针、第2针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相同,主要可表现为注射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硬结,并可伴有低热、倦怠、乏力、全身散在皮疹,以及皮疹部位瘙痒、腹痛、轻度腹泻、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注射后24-48小时内,一般较轻微,无需进行特殊处理,48小时内即可自行缓解。但对于个别人群,如果局部皮肤红、肿、痛的症状较严重,甚至出现渗液、体温超过39℃,且持续时间比较长,并伴有明显的全身乏力、头疼、全身酸痛、严重腹泻、密集皮疹等中毒症状,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由相关科室医生做出正确判断。通常需要化验检查,如血常规、便常规化验等,判断反应的程度、性质,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