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悦

  • 胆囊息肉0.6×0.4cm严重吗(视频)

    胆囊息肉0.6×0.4cm严重吗
    当胆囊息肉大小为0.6×0.4cm时,不是严重情况。胆囊息肉通常是通过超声检查发现,一般发现的最小的也是2-3mm大小,0.6×0.4cm的胆囊息肉属于中等体积,不是较为严重的情况。如果患者首次发现胆囊息肉,建议在半年内复查超声,观察息肉的生长速度。如果患者通过复查,发现胆囊息肉的体积没有改变,或增长速度较慢,可以每年复查一次。如果患者发现胆囊息肉的体积突然变大或生长速度加快,比如每年增加3mm,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总之,患者如果是首次发现0.6×0.4cm的胆囊息肉,不要着急、惊慌,随诊即可。
    2023-08-02
  • 3mm胆囊息肉如何处理(视频)

    3mm胆囊息肉如何处理
    若发现胆囊息肉3mm,应随诊观察,建议在体检发现胆囊息肉后,在0.5年内再复查超声,观察胆囊息肉生长快慢。若胆囊息肉长得不快,即胆囊息肉直径增加不到1mm,以后每年复查1次即可。胆囊息肉是非常多见的疾病,胆囊息肉3mm,即胆囊息肉直径达到3mm大小,提示胆囊息肉较小。一般在健康体检发现胆囊息肉,最小一般便是2-3mm大小。发现胆囊息肉也不必惊慌,因为多数情况99%以上的胆囊息肉,均为良性病变,对人体影响较小,几乎对生活、工作无影响。只需密切随诊观察,若生长较快、较大,才需手术治疗。
    2023-08-02
  • 远端胆管癌分期预后(视频)

    远端胆管癌分期预后
    远端胆管癌是指胆管中下段的胆管癌,分期要根据胆管癌本身的大小、生长情况,以及周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判断,预后情况主要如下:1、Ⅰ期:胆管癌仅局限于胆管内部,通常可以获得根治性切除,远期治疗效果较好,5年生存期可以超过50%,有比较好的预后;2、Ⅱ期:胆管癌侵犯到胆管外,也可能有紧邻的淋巴结转移,这时也可以手术切除以获得相当于根治切除的效果。但由于有淋巴转移,后期可出现转移、复发,预后相对较差,术后1-2年出现复发转移的情况较多;3、Ⅲ期:肿瘤已侵犯到胆管外,侵犯到胆管周边器官如胰腺、十二指肠、肝动脉、门静脉等。此时手术相对于是进行姑息性切除,术后0.5-1年复发率较高,预后相对差,长期生存超过3年的情况较少,也较困难;4、Ⅳ期:胆管癌已侵犯到胆管周边主要血管,除肝动脉、门静脉,可能侵犯腹主动脉或腹腔动脉干等器官,甚至出现远处转移。此时手术较难将胆管癌切除,治疗上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在胆管放支架,进行胆肠引流以进行姑息性治疗。患者预后较差,较少能生存超过1年。
    2023-08-02
  • 脾脏囊肿的病因(视频)

    脾脏囊肿的病因
    脾脏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应该说是比较小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就是免疫和储血功能。平时所见到脾脏病比较少,偶尔比较常见的脾脏有一个病,就是脾脏囊肿。脾脏囊肿有几个原因: 1、寄生虫性囊肿,特别是在一些牧区,有寄生虫到脾脏里,引起脾脏发生囊性病变; 2、脾脏真性囊肿,就是脾脏组织的代谢增生异常,形成囊肿,里头有一包水,像上周做一个手术,就是脾脏的巨大囊肿,直径达到了15cm,也是一个真性囊肿,给他做了开创引流治疗; 3、脾脏假性囊肿,它本身不是真性的,假性囊肿由于脾脏的其他疾病,或者脾脏周边其他器官的炎症,形成积液包裹在脾脏周围,紧邻脾脏看起来像脾脏,实际是一个假性囊肿。影像检查看到的是囊性病变,这个病变就有可能是寄生虫性的囊性病变。 脾脏囊肿的病因,一般上述三种原因比较多见。
    2023-08-02
  • 脾脏囊肿如何确诊(视频)

    脾脏囊肿如何确诊
    在脾脏上的疾病,如果是长东西类疾病,像脾脏囊肿确诊方法如下。首先说小的脾脏囊性病变,一般没有症状,往往都是在健康查体的时候发现,一般做B超就能发现,脾脏上发现有囊性病变,是通过B超,但是往往不能确诊是单纯的真性脾脏囊肿,还是寄生虫性的、还是脾脏的假性囊肿。要确诊,最好做一个增强CT扫描,看到脾脏上具体囊肿的大小、位置、血供特点,综合起来,或者做核磁共振,增强核磁共振,也把脾脏的囊性病变看得很清楚。真性囊性通过CT、核磁都可以确诊。怀疑是寄生虫性脾脏囊肿的时候,还有一个实验,叫做卡松尼试验,就是通过身体的皮试,来测试脾脏囊肿的液体对人体造成的一个免疫反应。这是确诊寄生虫性脾脏囊肿的一个方法。
    2023-08-02
  • 脾脏囊肿症状有哪些(视频)

    脾脏囊肿症状有哪些
    脾脏在身体的左上腹后面,脾脏如果上面长一个囊性病变,可能会有一些症状。脾脏上的囊性病变,病变如果比较小,5cm以下的病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自身没有任何感觉,往往都是在健康查体,做B超就可能发现。 按着囊性病变使劲往大长,长得很大的时候就可能出现一些症状,首先出现的症状就是饱胀的感觉,如果更大可能会有胀痛感觉。 另外也与囊肿的病因有关,比方寄生虫性的囊肿,可能刺激性比较多,而真性囊肿一开始没出现症状,长得很大就会出现饱胀感,假性脾脏囊肿,可能与原来疾病有关系,周边有炎症,可能有症状就比较多。脾脏囊肿的表现就这几种情况。
    2023-08-02
  • 脾脏囊肿多大需要手术(视频)

    脾脏囊肿多大需要手术
    脾脏囊肿包括三类,如果是真性的脾脏囊肿,一般小的不需要做手术,小是指5cm以下,5cm以上脾脏囊肿是不是要做手术主要看它对身体有没有影响。有不舒服症状,或者压迫胃影响吃饭,这个时候才考虑做手术。脾脏囊肿需要手术治疗的时候有两种手术,一个是整个脾脏摘除的手术,另一个只是把脾脏囊肿做个开窗引流,让引流的液体自身能吸收,这样就把部分脾又保存下来。
    2023-08-02
  • 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有多少(视频)

    肝移植手术成功率有多少
    肝移植是最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外科新技术,肝功能衰竭或不能代偿,如肝脏长肿瘤需要把整个肝脏换掉,叫做肝移植。经过国内外几十年的肝移植发展,最近20多年肝移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如果做肝移植,短期成功率较高,1年生存率一般能到90%左右。 5年生存率要看原发病,原来都是肝炎、肝硬化这一类疾病,肝功能衰竭做肝移植,一般5年的生存率可以达到70%左右。但如果是肝肿瘤、肝癌做肝移植的,5年生存率可能为50%左右。 不同的医院不同肝的器官来源不同,这些都可以影响肝移植以后的效果,影响生存率。整个肝移植术前患者所患疾病,肝移植的器官质量的好坏,都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
    2023-08-02
  • 什么是胆管狭窄(视频)

    什么是胆管狭窄
    胆道是系统从肝脏肝细胞形成微胆管到比较粗的肝内胆管,再到胆总管,一直连到肠道里面,像一棵树一样。任何部位胆管变窄、不通畅都叫胆管狭窄,临床上常说的胆管狭窄主要为胆总管左右肝管主要分支狭窄。 常见的狭窄是由于疾病引起,临床有很多患者都是胆道做过手术,叫医源性胆管狭窄,这是比较严重的类型。如胆囊切除手术后,影响胆道血液供应情况,或微创手术时用的电刀,如果碰到胆总管,烧灼胆总管,后期会产生炎性收缩狭窄,造成胆管狭窄,这也比较重。 还有其它情况如解剖上血管压迫胆管,引起相对性的狭窄,还有胆管结石造成胆道梗阻,也是一种相对性狭窄,胆管本身没窄,但是由异物堵住了也可以狭窄。所以胆管狭窄本身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治疗。
    2023-08-02
  • 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视频)

    如何预防胆总管结石
    胆总管结石有以下2种情况: 1、原发性胆总管结石:一般都是胆道系统感染,形成肝内外胆管结石,并掉入胆总管里边,这是原发胆道系统胆管里边长的结石; 2、胆囊结石结石顺着胆囊管掉到胆总管里面就形成胆管结石。要预防胆总管结石就是从这2方面。预防胆管里的结石,就是预防胆道感染。最多见的感染如蛔虫,蛔虫在肠道里乱爬,就可能顺着胆管下段开口,爬到胆道里边。 蛔虫分泌虫卵在胆道里边,将来就会形成胆道结石,甚至有的蛔虫到胆道里出不来了,用药治疗时蛔虫会死到胆道里面,从而断成很多节,长成很多结石。 胆囊结石会掉到胆管里面,所以有胆囊结石时还是应该积极治疗。 患者需减少抽烟,喝酒,吃肉,因为这些会促进胆囊收缩,导致结石掉到胆管里,所以要控制饮食,减少结石掉下来的可能性。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