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妮

  • 左耳朵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视频)

    左耳朵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单侧耳鸣通常认为与耳朵本身问题有关,耳鸣声音不真正存在,通常是大脑异常电活动造成的声音错觉,这种感觉不是来自于耳朵。耳朵病变,比如炎症、缺血、神经受损等,会引起耳鸣的感觉。如果一侧耳朵发生耳鸣,同时伴有听力下降,或者眩晕、耳朵闷堵感等,应该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是否有血管阻塞或者神经病变。如果耳鸣突然出现,同时伴有严重的听力下降,应该进行输液治疗,才能挽救听力,避免引起永久性听力下降。如果去医院做检查,没有异常,没有听力下降、眩晕,这种耳鸣可能长期存在,如果不影响生活,进行密切观察即可。
    2023-08-03
  • 慢性外耳道炎能自愈吗(视频)

    慢性外耳道炎能自愈吗
    慢性外耳道炎本质可以自愈,正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免疫力低下或者糖尿病,健康皮肤具有屏障功能。部分理化因素会刺激外耳道皮肤,破坏外耳道皮肤屏障功能,最大的刺激就是潮湿。如果外耳道经常进水或经常点药,外耳道皮肤始终泡在湿气里,不利于皮肤自我清洁。另外,经常挖耳朵的患者经常用锐物、指甲、棉签用力去掏耳道,由于耳朵皮肤较薄,大概只有手背皮肤的几分之一,所以即使用棉签清理,都有可能会造成皮肤损伤。当表皮出现损伤时,皮肤自我清洁能力和屏障功能也会下降,这时可能不利于外耳道炎症自愈。平时注意用棉签轻柔进行清洁,把里面的脏东西掏出来,同时如果耳道里面进水,可以用扇子或者吹风机将耳道扇干,使耳道保持干燥,可以加快外耳道炎愈合。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进行外耳道理疗,用红外线、超短波、微波理疗,也可以加快慢性外耳道炎自愈。
    2023-08-03
  • 外耳道炎为什么晚上疼(视频)

    外耳道炎为什么晚上疼
    外耳道炎的患者在晚上耳部疼痛更加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体的生物钟在晚上准备休息时,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而迷走神经兴奋。当迷走神经兴奋时,痛阈则会下降,即同样的疼痛,当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痛阈下降时,患者会感觉更加疼痛。所以白天晚上的交替,实际上并不是外耳道炎的疾病存在波动,而是由于患者感觉疼痛的阈值存在波动,所以患者自觉晚上疼痛明显。另外,患者因为白天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可能会分散注意力,因为外耳道炎的疼痛通常不是特别剧烈。所以当外界有其他事情分散患者注意力时,可能会忽略耳朵疼痛,显得疼痛不明显。当晚上准备休息时,并无其他干扰注意力的事情,所以患者的注意力可能更加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感觉外耳道炎的疼痛更加明显。实际上此时患者病情没有波动,只是感觉存在波动。建议此类患者在白天门诊的时间尽量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拖到晚上造成夜间疼痛。
    2023-08-03
  • 怎么判断自己耵聍栓塞(视频)

    怎么判断自己耵聍栓塞
    通常耵聍栓塞可在耳朵内看到耵聍,如黑色硬结团块,会引起耳朵发闷,较少出现耳内疼痛症状,且听力与之前相比没有较大区别。但如果是糖耳或栓塞物较多,患者又自行使用较粗棉签挖过耳朵,则会出现听声音发沉、耳朵发闷甚至会出现胀痛感。如果出现耳朵胀痛,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外耳道炎。如果只是单纯耳内有闷胀感,两侧耳朵听力相同,没有分泌物流出,考虑为耵聍栓塞。如果是比较浅的耵聍栓塞,可用钝头小化妆镊子夹出。如果是比较深的耵聍栓塞,触碰时有疼痛感,可能需要到医院进行简单检查,并进行耵聍吸引或耵聍冲洗,才能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2023-08-03
  • 胆脂瘤取出就没事了吗(视频)

    胆脂瘤取出就没事了吗
    胆脂瘤类似肿瘤,但不是肿瘤,胆脂瘤彻底清理干净后,通常就不会出现其他的破坏,不会如真正的肿瘤一样,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者全身远处转移,只是会出现局部的破坏和播散,所以清理完胆脂瘤后,患者无较大异常。但是胆脂瘤实际上,是正常的上皮组织嵌到不该出现的部位形成,所以胆脂瘤最大的问题跟肿瘤一样,就是会出现复发。尤其是中耳胆脂瘤生长的位置周围,都有比较重要的结构,不能如普通的表皮长痣,或者在表皮长瘤一样,做到周围视野没有阻挡的清除。通常胆脂瘤的切除手术,都在显微镜下进行,既要将胆脂瘤清除干净,又要保留一些正常组织。比如听骨和耳道结构要尽量保留,还有胆脂瘤周围有可能会出现,管理面部运动的神经和面神经,都尽量不要破坏,或者不能破坏。另外,胆脂瘤可能会在比较狭小的洞隙中延伸生长,确实有可能在显微镜看不到的部位,有少量残留,而造成复发。所以患者手术后也要定期复查,观察有无出现复发,再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二次手术。
    2023-08-03
  • 外耳道长疖子会自愈吗(视频)

    外耳道长疖子会自愈吗
    外耳道出现疖子,大部分人可以自愈,但根据不同患者自身抵抗力大小、疖子顽固程度等判断,常见情况如下:1、患者抵抗力:外耳道皮肤表面有较丰富的毛囊、毛发,当毛囊受到阻塞时可能会引起发炎,类似身体或脸部皮肤出现的疖子,患者局部可出现红、肿、热、痛、包块等症状。如果皮肤表面相对较为健康或患者抵抗力较好,炎症通常可以得到控制,部分情况下不会形成脓肿。而早期肿痛包块也会逐渐消退,直至剩余一个白头,当白头脱落后疖子也随之痊愈。部分患者自身抵抗力有限,如免疫性疾病、曾使用抑制剂类药物患者,或未得良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等,可能需借助外力以消退炎症,如口服、局部使用或静脉注射抗生素进行治疗;2、顽固程度:如果疖子较严重,属于菌力顽固型,或疖子较大而形成局部脓肿时,患者需要到医院切开脓肿进行排脓,再配合药物治疗以达到迅速控制炎症之效。
    2023-08-02
  • 中耳炎可以用碘伏棉球擦吗(视频)

    中耳炎可以用碘伏棉球擦吗
    中耳炎的患者用碘伏棉球擦拭,通常没有作用。碘伏棉球主要用于表皮浅表损伤的消毒,而中耳炎症多数是由于中耳腔深在的发炎、感染所致。中耳腔与耳朵、鼻子相通的部位称为咽鼓管,多数中耳炎是咽鼓管功能异常造成,所以主要需对咽鼓管功能异常进行治疗。另外,中耳炎是在骨缝内存在比较深在的感染灶,更多需要通畅引流。碘伏是黄色、褐色、较黏稠的油性消毒剂,当消毒剂进入中耳腔,虽不会有特别明显刺激性的症状,但存在黄染问题,若耳道皮肤被染成黄色,且油膏状黏性物质很难排出,在耳道内持续存在,一方面会染黄耳内结构,导致医生进行检查时,难以判断耳道情况。另一方面,碘伏混杂其他分泌物后,形成栓剂,阻塞穿孔、阻塞中耳炎正常流出道,造成阻塞性炎症,甚至其更深部位扩散。若中耳有炎症,应考虑鼻腔用药、口服药物,或在耳朵内滴抗生素类滴耳液进行治疗。
    2023-08-03
  • 婴儿洗澡耳朵进水多久会变成中耳炎(视频)

    婴儿洗澡耳朵进水多久会变成中耳炎
    婴儿洗澡耳朵进水,通常不会发展为中耳炎。正常情况下在外耳道耳廓与中耳之间存在鼓膜,鼓膜通常是封闭状态,虽然耳道内会有进水,但是鼓膜可以阻断水流渗入,水会流出,只要及时将耳道内的水清理干净,让耳道保持干燥状态,通常不会引起中耳炎。如果鼓膜处于破损状态,一旦耳朵进水会迅速灌入中耳,造成中耳腔污染和感染。但是鼓膜穿孔大多数是后天形成,如果刚生下来的婴儿没有患中耳炎,没有经过外伤造成鼓膜穿孔,通常不会出现先天鼓膜穿孔。即使耳朵进水后流出有异味,多数为外耳道湿疹或者耳屎软化后流出,大多数不是中耳炎导致。
    2023-08-03
  •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中耳炎(视频)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中耳炎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明显的症状是耳朵流脓,伴有听力下降,部分患者可能没有耳朵流脓表现,但有耳朵闷胀、听力下降、耳朵疼。如果出现耳朵疼、耳朵闷、听力下降,在此之前又有感冒、鼻炎、鼻窦炎的急性发作,中耳炎的可能性比较大。患者应到医院去进行及时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电耳镜检查,观察鼓膜情况。如果鼓膜出现穿孔,伴有流脓,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先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无效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没有耳朵流脓,只是单纯的听力下降、耳闷胀感,建议去医院进行听力学检查,观察中耳和内耳的功能,如果中耳功能出现异常,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3
  •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视频)

    中耳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中耳炎常见的类型及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上有长期穿孔,同时中耳里还有病变,如果反复迁延不愈,需要去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中耳持续有病变残留,同时鼓膜穿孔,不能愈合,甚至会有听骨链的病变或者胆脂瘤形成,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清除,同时将鼓膜修补上做鼓室成形,即可治疗反复发作;2、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完整,但里面持续分泌的液体积攒到中耳腔造成听骨链活动受限。2-3个月以上,甚至半年以上的病史,应该进行鼓膜置管,在鼓膜上嵌上持续的通风引流管,将积液排出来,避免形成胶冻样的液体,造成胶耳,使听力进一步下降;3、其他原因:鼓膜穿孔的同时,可以明确咽鼓管功能不良的原因。鼻腔原因引起的咽鼓管功能不良需要积极进行鼻腔、鼻窦的治疗,才能够更有效的从源头解决中耳炎反复发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