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雪梅

  • 脾胃不好能喝蜂蜜水吗(音频)

    脾胃不好能喝蜂蜜水吗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脾胃不好是能够喝蜂蜜水的,蜂蜜不仅营养含量丰富,同时具有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脾胃不好的人喝蜂蜜可以促进黏膜修复,增加脾胃功能,对病情的治疗有辅助作用。\n蜂蜜属于弱酸性的食物,有消化不良现象的人少量喝蜂蜜,还可以增加消化液分泌,改善消化不良现象。蜂蜜中含有的低聚糖更有利于人体吸收,同时可以促进消化道中有益菌的生长,增强消化系统的免疫力,因此,对脾胃不好具有调节作用。\n脾胃不好的人在早上空腹喝一杯蜂蜜水,可以充分的吸收其中的营养,同时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达到清肠的目的。脾胃不好的人喝蜂蜜时,尽量避免蜂蜜过浓,否则会因为渗透压过高而影响到其中营养成分的吸收。
  • 疏肝健脾丸有什么功效(音频)

    疏肝健脾丸有什么功效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疏肝健脾丸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部分人由于长期不良生活习惯,如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抽烟、喝酒,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引起慢性胃炎、胃部糜烂等疾病,引起饭后饱胀感、反酸、嗳气、腹泻等表现,治疗时可选择疏肝健脾丸进行治疗。舒肝健脾丸是属于一种中成药,里面主要的成分是党参、赤芍、郁金、山药等,是一种棕色的大蜜丸,服用时感觉微苦,能治疗肝胃不和、肝脾旺盛、脾胃虚弱引起的症状。\n服用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症下药,服用后能起到疏肝理气、健脾和胃的作用,能用于肝郁脾虚等症状,主要的表现是脘闷、纳呆、大便溏软等。对于临床上出现轻中度慢性肝炎患者,出现胃部、胸部不适等表现时,也可以服用。
  • 大便出不来按摩哪里(音频)

    大便出不来按摩哪里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大便出不来可以按摩左下腹部、后背两侧、骶骨部位,食物残渣在形成粪便后主要是储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之中,出现便秘时,由于肠道蠕动缓慢,因此会出现排便困难。在按摩时可以针对乙状结肠和直肠部位进行按摩,而乙状结肠和直肠的位置是在左下腹部,所以需要针对左下腹部进行按摩,能够促进乙状结肠和直肠的蠕动,辅助大便的排出。\n在人体的后背两侧属于膀胱经的部位,膀胱经部位的穴位对于大肠、直肠的神经具有支配作用,因此对后背两侧进行按摩,也可以促进大肠和直肠的运动,可以帮助改善便秘。骶骨部位的神经也具有控制大肠的作用,因此对骶骨部位进行按摩也有助于刺激大肠的蠕动,改善排便困难症状。
  • 脂肪肝喝茶有好处吗(音频)

    脂肪肝喝茶有好处吗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脂肪肝喝茶是有好处的,脂肪肝是由于肝脏对脂肪物质代谢出现障碍引起的,这些人在平时应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也可以适当喝淡茶。大多数的茶叶都具有保肝的作用,因此适当喝茶有助于提高肝功能。在肝功能得到提高后,肝脏对脂肪物质的代谢就可以得到改善,因此脂肪肝患者在平时可以适当喝茶。\n茶叶不仅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同时还可以促进体内脂肪、胆固醇类物质的代谢,减少脂肪、胆固醇在体内的存留,因此可以避免这些物质对肝脏造成的负担,有利于脂肪肝病情的康复。脂肪肝的人在喝茶时最好是在饭后喝,可以避免对胃造成影响,并且饭后喝茶更有利于帮助脂肪类物质的消化。
  • 有结肠炎艾灸哪个穴位(音频)

    有结肠炎艾灸哪个穴位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结肠炎患者可以艾灸天枢、足三里、合谷、后溪等穴位,结肠炎是由于结肠黏膜存在炎症而引起的疾病,除了可以使用药物的方法消除炎症之外,同时也可以结合艾灸治疗,以提高肠道功能,促进结肠炎的康复。\n天枢穴是位于肚脐旁边左右两侧两寸左右,对天枢穴进行艾灸可以提高肠道功能,对结肠炎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足三里是小腿外侧膝盖下三寸左右的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是足阳明胃经的一个重要穴位,对足三里进行艾灸,不仅有助于增强肠胃的蠕动功能,同时还能够促进内分泌平衡,所以对结肠炎具有调节的作用。合谷、后溪位于人体的手部,是属于手阳明大肠经的重要穴位,对这两个穴位进行艾灸,具有促进肠功能恢复、消除肠道炎症的作用。
  • 胃疼按摩哪里(音频)

    胃疼按摩哪里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疼可以按摩中脘、足三里、梁丘、天枢等穴位,一部分人出现胃部疼痛是因为食物消化不良在胃内积滞而引起的,可以针对中脘穴进行按摩。中脘穴是在腹部正中间,肚脐向上一部分,中脘穴主要主要作用就是增加胃动力,不仅能够减轻疼痛,同时还具有消食导滞的作用。\n足三里是胃经上一个特别重要的穴位,具体部位是在小腿外侧,膝盖下方三寸左右,足三里的主要作用就是和胃止疼,对足三里进行按摩不仅可以减轻胃部疼痛,同时还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梁丘也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下肢大腿前外侧的膝盖上,梁丘主要的作用就是增强肠胃功能,减轻胃部疼痛。天枢是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腹部肚脐两侧,这个穴位不仅可以消除胃部疼痛感,同时还具有提高肠道免疫力的作用。
  • 胃疼艾灸哪里(音频)

    胃疼艾灸哪里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疼可以艾灸神阙、关元、中脘、天枢、脾俞、胃俞、足三里等穴位,胃疼与很多原因有关,在使用艾灸治疗胃疼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n一部分人胃疼是由于胃部受到寒凉侵袭而引起的,需要针对神阙、关元进行艾灸,神阙和关元具有培养物本、和胃理肠的功效,对这个部位进行艾灸能够驱除肠道中的寒气,提高脾胃的功能。\n部分人出现胃部疼痛是由于积食、消化不良导致的,在艾灸的时候需要针对中脘、天枢进行艾灸,中脘、天枢能够提高肠胃的功能,不仅可以促进胃内食物的排空,同时还可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n当胃部疼痛与脾胃虚弱有关时,需要针对脾俞、胃俞穴位进行艾灸,脾俞、胃俞是脾脏和胃脏的对应穴位,主要的作用就是提高脾胃功能。足三里足阳明胃经上很重要的穴位,对足三里进行艾灸不仅可以提高脾胃功能,同时还具有缓解胃部疼痛的作用。
  • 抗幽门螺杆菌的中药有哪些(音频)

    抗幽门螺杆菌的中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抗幽门螺杆菌的中药有黄连、蒲公英、芡实、连翘等,幽门螺杆菌是一种细菌,是诱发胃部疾病的常见原因,并且具有传染力。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应及时使用药物治疗。有一部分中药不仅对于胃部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同时还具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对于幽门螺杆菌也具有杀灭作用。黄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主要作用就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因此对于幽门螺杆菌具有杀灭作用。但是由于药物大苦、大寒,所以脾胃虚弱的人不可以使用。\n蒲公英是比较常见的,并且属于药材两用的食材。蒲公英的作用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可以在平时将蒲公英做成菜来吃,可达到辅助作用。芡实性情比较平和,味道甘甜,不仅具有促进肠胃动力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强胃细胞防御能力,可以减轻幽门螺杆菌对胃部造成的损坏。连翘也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尤其是出现胃火旺盛时,可以使用该药物进行治疗。
  • 胃溃疡喝什么汤养胃(音频)

    胃溃疡喝什么汤养胃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胃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和胃黏膜的作用减弱是引发溃疡的主要原因。常常与饮食结构不协调,暴饮暴食有关。建议在汤类饮食方面要喝蔬菜汤是非常好的,不仅可以补充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还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可以喝米汤、蛋汤等,要喝易于消化的清淡的汤类。因为高盐饮食会诱发胃酸分泌更多,胃酸会腐蚀胃溃疡,严重者甚至引起出血和穿孔。至于骨头汤因含有大量的油脂和钙,进入胃腔后会导致胃酸增多,会加重溃疡症状。因此在溃疡急性发作时,患者应减少或避免食用骨头汤。
  • 胃疼是什么引起(音频)

    胃疼是什么引起
    讲解医师:江雪梅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海南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引起胃疼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消化系统的疾病,比如急性胃肠炎、消化道溃疡、慢性肠胃炎胃癌等,这些疾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有腹痛、腹胀等,但是也有很多微小的差别。如果在吃饭后出现胃部疼痛或者疼痛加重,多是由于胃溃疡引起,因为吃饭后胃酸分泌过多,胃酸会刺激胃部受损黏膜导致疼痛。如果在吃饭前疼痛,吃饭后症状缓解甚至消失,多是由于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部疼痛,这也是与胃酸有关,吃饭前胃酸直接刺激受损肠道黏膜,吃饭后胃酸去消化食物会减轻十二指肠溃疡引起的胃部疼痛。胃部除了疼痛有吐血或者便血情况的,多是由于胃穿孔或者胃癌等引起,除了消化道疾病引起的胃痛外,其它脏器的病变也有可能导致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