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佩芳

  • 2岁多动症怎么测试(视频)

    2岁多动症怎么测试
    2岁多动症测试在临床上有一定难度,因为2岁的小孩不会做电脑上面的题目,临床上都是对大于6岁的儿童进行多动症测试。对于2岁多的小孩,如果比较多动,家长较紧张,一般不进行测试,而是由医生细心观察,观察孩子注意力是否集中,比如与儿童玩游戏、玩具时,总东张西望、爬上爬下、乱跑乱爬,把玩具丢得到处都是,小动作比较多,难以安静做一件事情,同时可能有明显攻击行为,不好管理。 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精神状态检查、智力测定等,查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2023-08-02
  • 孩子多动症怎么判断(视频)

    孩子多动症怎么判断
    孩子多动症根据临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注意缺陷症状和多动、冲动症状。注意缺陷常见的临床表现如下: 1、经常粗心大意、马虎、不注意细节; 2、听课、阅读、谈话时难以保持注意力; 3、与别人说话时心不在焉,经常分神; 4、很难按照指令、要求做事情,学龄期儿童往往不能够完成家庭作业; 5、很难组织、分配任务或活动,做事凌乱、无条理,在时间管理上能力差; 6、不愿意做持续用脑的事情,如同龄儿童做家庭作业只要10分钟就可完成,患儿可能要做2-3小时; 7、经常丢失学习用具、日常用品,如铅笔、书本; 8、经常会因外界的无关刺激分心; 9、日常活动中容易忘事,如经常忘记布置的作业、任务。 孩子多动症还有多动、冲动症状,临床表现如下: 1、患儿经常坐不住,手脚不停地动,或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2、患儿在教室上课时会离开座位,或其它需要坐在位置上的场合会经常离开; 3、患儿经常在不适当的场合跑来跑去、爬上爬下; 4、患儿经常无法安静学习或做事情; 5、患儿话多,滔滔不绝; 6、患儿经常看起来忙忙碌碌; 7、患儿经常在别人问题未说完时起来抢答,不能够按照顺序发言; 8、患儿经常难以按照顺序等待,如排队时表现出不耐烦; 9、患儿经常打断别人或打扰别人。 多动症需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满足上述情况才能诊断。所以家长发现儿童有上述两方面问题时要带至医院,让医生进行判断,是否存在多动症,包括注意缺陷,以及多动、冲动两个症状。
    2023-08-02
  • 孩子患上了多动症家长该怎样应对(视频)

    孩子患上了多动症家长该怎样应对
    孩子患上多动症后家长可能会焦虑,家长要正确认识多动症。临床多数家长可能无法接受儿童存在多动症的问题,或将儿童临床症状表现归因为儿童懒惰、意志力不足、管教不力等。如果有上述错误认识,不仅对孩子多动症没有帮助,而且会恶化亲子关系,导致家庭关系恶化。 首先要从疾病的角度去认识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本质上是大脑管理系统中化学递质失衡。虽然对多动症进行了很多研究,但真正病因尚不明确,家长要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去了解相关知识。 其次,需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对于多动症儿童,越早进行有效干预,越能够减少多动症给儿童带来的学业、社交等方面的功能缺陷,同时有助于减少在青春期、成年期出现其它共患病的问题,如焦虑、抑郁。对于学龄期的多动症患儿,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可以减轻症状,提高学业,改善人际关系。家长、老师、医生要共同沟通孩子的治疗、教育方式,为多动症患儿提供更好的帮助,建立自信心。
    2023-08-02
  • 婴儿发抖打颤怎么回事(视频)

    婴儿发抖打颤怎么回事
    婴儿发抖打颤在临床上较常见,要具体分析病因。首先可能是因为儿童有发热,在发热初期,体温上升阶段可能身上出现发热,而手脚冰凉,浑身打颤。出现上述情况时,要用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如果体温超过38.5℃,要及时给予退烧药,可以选择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同时还要给小孩多喝水。吃完退烧药后需密切监测孩子体温变化,如果体温仍然很高,依旧发抖打颤,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另外一种情况是婴儿时期神经系统髓鞘化不够完全,大脑未发育完全,当外界刺激后,因髓鞘系统未发育完全,导致兴奋性传递到邻近纤维,大脑皮层里不能形成明确的兴奋灶,出现泛化现象,出现全身抖动。这种抖动要与抽筋进行鉴别,要做进一步检查,如脑电图、磁共振等相关检查。
    2023-08-02
  • 小孩晚上睡觉发梦癫症状(视频)

    小孩晚上睡觉发梦癫症状
    儿童晚上睡觉发梦癫,通常是一种睡眠障碍,就是所谓的夜惊,发生在非快速眼动期3期和4期。患儿入睡后突然坐起、哭叫,表现出恐惧、害怕,喉咙发出声音,可能有明显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等情况,一般比较短暂,持续时间1-2分钟。有部分患儿可能发作时间较长,患儿在发作时神志不清,第二天醒后往往不能回忆晚上发生的事情。 睡梦中发生梦癫,需与癫痫发作进行鉴别。癫痫发作也会在睡眠中出现类似梦癫的情况,需做夜间睡眠脑电图,观察发作时有无同步的脑电图放电,判断是否为癫痫发作。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