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玉睿

  • 肝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
    肝母细胞瘤本身属于恶性疾病,并无良性分型存在。肝脏为人体内自我更新能力非常强的器官,具有代谢功能、解毒功能,可以生产一些蛋白、凝血物质。肝脏细胞生长非常活跃,有时可能会失控造成肿瘤,出现腹部包块、腹痛、黄疸。肝脏肿瘤体积如果较大,即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害,可在化验检查中有所体现。 早期肝脏肿瘤可能无明显表现,仅有很小的小包块。肝脏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良性主要包括血管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肝腺瘤,均不会造成癌变。而肝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肝母细胞瘤。因此,只要发现肝脏肿瘤,建议尽早明确诊断,一旦确定为肝母细胞瘤,即提示恶性,自我转换成良性的机会较少。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即神经母细胞瘤,极个别可能转化成良性。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能治愈吗
    肝母细胞瘤在儿童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好,即有较大希望获得治愈,肿瘤的治愈一般是指长期缓解,一般随访5年不复发,后期复发机会较小,但并非绝对。肝母细胞瘤总体长期缓解率在70%-80%,部分类型较好的可达90%。 肝母细胞瘤为儿童肝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和成人不同,成人肝脏肿瘤最常见的是肝癌。儿童也具有自身特点,相对成人而言,治愈率较高。根据国际上统计,肝母细胞瘤总体治愈率>75%,也就是五年生存率可达75%以上。但具体的生存率与分期、病理类型有关,Ⅰ期、Ⅱ期属于较早期,存活率可达80%-90%。如果病理类型为胎儿型,生存率可达到将近100%,治愈率也非常高。但治愈率高并非意味着所有肝母细胞瘤预后都非常好,尤其发现时已经为Ⅳ期,生存率还是较低,目前可能仅有50%-60%的生存率。总体而言,肝母细胞瘤治愈率非常高,预后非常乐观,大部分患儿可以一直生存,基本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有救吗(视频)

    肝母细胞瘤有救吗
    肝母细胞瘤属于可治之病,目前总体生存率较高,在80%左右,在儿童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较好。但前提是需要早发现、早治疗,而且要正规、科学、多学科综合治疗。 PRE-TEXT分期即化疗前分期,肝脏分左叶、右叶,左叶又分左外叶、左内叶,右边又分成右前叶、右后叶,侵犯一个区即Ⅰ期,侵犯两个区即Ⅱ期,依次分为Ⅰ、Ⅱ、Ⅲ、Ⅳ期。Ⅰ-Ⅲ期预后比Ⅳ期好,Ⅳ期往往需要肝移植。但肝移植的前提是病变局限在肝脏内,无远处转移,但手术又不好做,肝脏无法保留,此时才需考虑进行肝移植。但部分家长不愿进行肝移植,手术挖除后效果也较好,尤其是化疗之后。 总之,对于分期较早、能彻底切除者、病理类型较好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如果发现较晚、病变范围大,甚至出现远处转移以及门静脉、下腔静脉侵犯、病理类型不好,则预后相对较差。
    2023-08-03
  • 肝母细胞瘤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肝母细胞瘤是怎么引起的
    肝母细胞瘤实际上属于罕见病,占小儿肝脏肿瘤的绝大部分,发病率大约1.2-1.5/100万,男孩稍多。本病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部分遗传疾病有一定关系,如贝威二氏综合征或家族性腺瘤性结肠息肉,表现为一侧肢体肥大,此类患者肝母细胞瘤的发病率较高; 2、该病与环境因素,如父母吸烟、饮酒可能有一定关系; 3、与儿童先天发育有关,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以及未成熟儿,肝母细胞瘤发病率较高。 但肝母细胞瘤本身不属于遗传病,主要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因素导致细胞分化异常所致。
    2023-08-03
  • 肾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视频)

    肾母细胞瘤有良性的吗
    肾脏肿瘤分良性和恶性两大类,肾母细胞瘤是肾脏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它内部分型没有良性。根据不同病理类型,肾母细胞瘤的恶性程度也不同。大多数肾母细胞瘤为孤立性病变,仅5%-7%的患者双侧受累,10%为单个肾脏里存多发病灶。典型良好组织型肾母细胞瘤由以下三类细胞组成,即胚芽细胞、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对于只包含以上一种细胞的肾母细胞瘤,往往难以做出诊断。肿瘤组织学类型与患者结局相关,尤其间变性肿瘤,结局不太好。 总之,肾母细胞瘤本身是恶性肿瘤,还是要尽早发现,尽早到正规医院,也就是有经验的儿童肿瘤中心进行评估、治疗。
    2023-08-03
  • 神经母细胞瘤分期怎么判断(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分期怎么判断
    神经母细胞瘤有很多分期方式,临床最常用的是国际委员会临床分期,根据肿瘤范围,是否局限、是否能完全切除,以及是否侵犯周围邻近组织或远处转移,分为Ⅰ、Ⅱ、Ⅲ、Ⅳ期。但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4S期,也称为特殊Ⅳ期。Ⅳ期一般意味着肿瘤已经出现远处转移,通常4S期指12个月以内的儿童早期即出现转移,也就是原发灶不大的时候出现转移,包括肝转移、骨转移、皮肤转移,最常见的是肝内多发转移引起肝脏巨大。神经母细胞瘤有50%左右的自愈可能,4S期里边有一些肝脏特别大,压迫导致呼吸困难,需进行积极处理。 4S期一般预后较好,但还需观察N-myc基因,若上述基因阳性,也属于高危组,提示预后不好。还有一些非常罕见的情况,即肿瘤已经多发转移,但并非4S期,但后期极个别可能由恶性转成良性,或化疗后转成良性。总之,要按照规范进行治疗,不能将希望寄托于小概率事件上。
    2023-08-02
  • 神经母细胞瘤可以治好吗(视频)

    神经母细胞瘤可以治好吗
    神经母细胞瘤可以治疗,但这一肿瘤具有异质性,人与人之间、内部结构均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可能恶性程度特别高,少部分能够自我消退、自我退化,但属于小概率事件。整体来讲,神经母细胞瘤的预后取决于就诊时的分期、风险分层、转移范围以及治疗是否科学规范。目前低危组患者总体生存率已经接近100%,中危组患者生存率也超过90%,高危组患者生存率在高水平国家也接近50%。 国内最差的分型中,即高危的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仅有20%的存活率,随着新的一些治疗手段的引进,如靶向治疗,患者预后也会越来越好。因此,发现神经母细胞瘤后还是需要尽量治疗。
    2023-08-02
  • 横纹肌肉瘤怎么分期(视频)

    横纹肌肉瘤怎么分期
    横纹肌肉瘤的分期主要是儿科肿瘤研究国际协会基于影像学制定的临床分期系统,主要评估原发部位、肿瘤是否浸润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如果肿瘤发生在眼眶、除脑膜旁区域的头颈部,则预后相对较好,如果发生在膀胱、前列腺、肢体、脑膜,一般预后不良。此外,需评估肿瘤是局限于原发部位或超出部位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直径是大于5cm还是小于5cm。再者需关注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根据上述因素分成Ⅰ-Ⅳ期。 另外还有一个横纹肌肉瘤研究美国协作组,是一个术后病理临床分组系统,主要根据肿瘤是否彻底切除,是否存在浸润或者侵犯邻近组织,以及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远处转移等因素,又分成一二三四组,需结合分期、分组综合评估。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视频)

    横纹肌肉瘤的治疗
    横纹肌肉瘤主要采取以手术、放疗和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即多学科协作。如果可以手术切除,则最好达到完整切除,如果肿瘤在颜面部,不能扩大切除,也应尽量达到仅有镜下残留,避免残留过多。如果不能完全切除,或者病变累及眼眶、阴道、膀胱、胆道等重要器官,可先化疗或者加放疗使肿瘤缩小,然后再进行手术。 横纹肌肉瘤胚胎型的第Ⅰ期无需放疗,预后较好,但Ⅱ、Ⅲ、Ⅳ期均需放疗。腺泡型恶性程度比较高,容易局部复发,即使Ⅰ期也需进行放疗,手术完全切除后1周内可进行放疗。颅底侵犯的患儿有明显压迫症状,需要紧急放疗,可以在化疗前先进行放疗。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质子放疗,比普通放疗、适形放疗更精准,能够更好地保护靶区周围的正常组织和器官,根据危险度分组采取不同强度进行化疗。 总之,通常临床根据影像学和其它检查估计肿瘤能够基本完全切除的,可先进行手术,完全切除困难者先做活检,明确诊断后先化疗再手术。
    2023-08-03
  • 横纹肌肉瘤怎么检查出来的(视频)

    横纹肌肉瘤怎么检查出来的
    横纹肌肉瘤和其它肿瘤相同,首先家长需关心儿童,经常抚摸儿童,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包括观察腹部、四肢、尿液颜色、巩膜是否黄染等,做到早发现。发现异常后积极进行查体和辅助检查,最后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B超、CT检查等均属于初步检查,确诊需取得组织,即穿刺活检或手术活检,或手术完整切除包块进行病理诊断。但病理诊断也存在误诊的情况,可能结果模棱两可,必要时需做免疫组化检查,甚至分子遗传学检查帮助诊断。常见影像学检查如下: 1、X线片:如拍腹部立位片、胸片或四肢平片,可简单观察是否存在包块、钙化或骨头侵犯; 2、CT:为常用检查手段,最好做增强CT,能够显示包块的血供,与肿块周围的关系也更清楚; 3、磁共振:可更清楚地观察软组织情况以及一些特殊部位的横纹肌肉瘤,包括颅脑、脊髓等部位的横纹肌肉瘤; 4、全身骨扫描:可观察是否存在全身骨骼转移。PET-CT在儿童恶性肿瘤中使用较为广泛,价格稍贵,但能够比较全面地评估全身有无瘤体转移,对活性、SUV值也有一定提示; 5、B超:最方便、最经济可靠,而且无辐射,儿童每年查一次B超可做到多数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