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华

  • 身体疲劳感按摩管用吗(视频)

    身体疲劳感按摩管用吗
    身体疲劳感进行按摩,效果相当不错。按摩部位涉及头部、颈部、背部、四肢,身体疲劳感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特别是按足太阳膀胱经穴的效果明显。颈部酸胀、腰酸背疼,经过按摩能够缓解。针灸缓解疲劳感的效果也较好,但是部分患者对针灸有心理上的恐惧。按摩作为一种无创性的治疗方法,患者常易于接受,建议慢性疲劳的患者通过按摩调理身体。
    2023-07-30
  • 平和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平和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平和体质一般表现为头发较为浓密,眼睛有神,皮肤较白皙,滋润度较好,精神状态较好,体型适中,口唇红润,精力充沛,不易疲劳。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约为32.75%。平和体质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年龄越大,平和体质的人越少。一般而言平和体质不需要进行特别的调理,劳逸结合,进行规律的生活作息,饮食多样化,放松心情,合理疏解压力即可。
    2023-07-30
  • 特禀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特禀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特禀体质即通常所指的过敏体质,表现为易发生过敏。过敏原各不相同,如花粉、油漆、海鲜、芹菜、汽油等等,产生过敏反应,轻者出现斑斑点点的红疹,严重者出现喉头水肿,严重影响呼吸。过敏体质建议可以采用中药调理,也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中医调理方法通常为针灸、中药治疗等,起效较快,但易复发。中医认为,特禀质养生以健脾、补肾气为主,以增强卫外功能。
    2023-07-30
  • 痰湿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痰湿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痰湿体质者多偏肥胖,引起痰湿的原因是因为脾主运化功能下降,所以水液集中在体内。表现为痰多、头发油腻、脸部易长痘、皮肤易发生毛囊炎,易生疔、疖子等,大便细软、小便较黄、口臭、腹胀、食欲不佳。痰湿质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对梅雨及湿重环境适应力差。 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如针灸疗法,需注重健脾,服用黄芪、淮山药等进行补气。
    2023-07-30
  • 阴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阴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阴虚体质表现为嘴唇发干,眼睛干涩,较为消瘦,两颧较红,舌较红。阴虚需要通过补阴液进行调理。可以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服用中药如六味地黄丸,也可进行针灸治疗,针灸补阴液的穴位,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通常2-3个疗程配合中药治疗以后效果较好。阴虚体质的调理,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辨证的调理,不可自行购买药物调理。
    2023-07-30
  • 上脊柱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上脊柱疼痛是什么原因
    上脊柱疼痛的原因主要与颈椎病有关,尤其是长期久坐或长期使用手机的人群,由于生活中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较长,容易导致颈椎的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刺激到神经跟血管,从而引起脊柱疼痛。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手麻等症状,所以患者在生活中应减少低头的动作,久坐后应适当进行抬头、看天空的动作,从而减少及预防脊柱痛的发生。
    2023-07-30
  • 脊柱痛怎么锻炼(视频)

    脊柱痛怎么锻炼
    脊柱痛的锻炼方式如下: 1、颈椎段锻炼:一般进行米字操,该锻炼可以放松颈部肌肉,减少肌肉劳损; 2、胸段锻炼:可以进行耸肩动作,即旋肩舒颈,将手举起来,再将肩部抬起来,该动作可以放松颈椎肌肉; 3、腰部锻炼:站立并两手叉腰,双脚分开,与肩等宽,前后左右活动腰部; 4、游泳:游泳是锻炼整个脊柱的最佳方式。
    2023-07-30
  • 气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气虚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气虚体质表现为身体乏力,说话有气无力,脏器发生下垂,如胃下垂,女性月经不调,脱肛等等,长期而言对身体有害。进行调理时需要补气。最简单的调理方法是食用人参等补气的食物。也可以采用中医针灸进行调理,可以针灸某些穴位,如膻中、气海、三焦、足三里等补气的穴位。补气的食物如人参、党参、黄芪、枸杞等,一般能够气血双补。
    2023-07-30
  • 阳虚体质表现和调理(视频)

    阳虚体质表现和调理
    阳虚体质主要是因为阳气不足,引起体虚。阳虚主要表现为畏寒,尤其双脚,小便清长,消化功能较差,即顽固不化,进食后难以消化。 阳虚的女性会出现宫寒,可能发生月经推迟,月经中出现淤血块。阳虚的男性可能出现阳痿、早泄等等表现。 阳虚体质可以通过中医中药进行调理,如服用左归丸,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吃如牛肉、羊肉等滋阴壮阳的食物。
    2023-07-30
  • 瘀血体质的表现和调理(视频)

    瘀血体质的表现和调理
    瘀血体质主要表现为静脉曲张,血行不畅,女性月经可能出现血块,血行不化,舌底可以看到两条青筋,严重者可能出现舌头发紫。瘀血体质的老年人,容易造成脑梗塞、血管堵塞、中风等。瘀血体质者应该采用相应的活血化瘀的调理。饮食方面可以食用如三七等活血的食物。还应加强体育锻炼或者多进行运动,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瘀血。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