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郴

  • 骨髓移植怎么取骨髓(视频)

    骨髓移植怎么取骨髓
    骨髓移植逐步成为血液科的一种很关键的治疗方法,实际上经历过初期的发展,到现在成熟。现在临床上通过抽骨髓的方法获得造血干细胞进行传统意义上的骨髓移植越做越少,因为对供者本人会有一定伤害。传统取骨髓,供者经过相关准备以后去手术室,在麻醉状态下在髂骨,也就是胯骨圈上面通过不同点穿刺获取供者骨髓,经过计数有核细胞和CD34阳性细胞达到一定量,满足患者造血重建量后,骨髓采集结束,供者回去休息两个礼拜左右,一般能够恢复。但到手术室取骨髓经过多点的穿刺如果要满足一个一般体重的成年人,也就是以60-70kg为代表的成年人,一般需要取1000ml的骨髓,在取骨髓之前可能还需要储备供者自体血液,在取骨髓的时候回输回去,所以对供者损伤比较大。为了进一步减轻对供者的损伤,能使更多人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白血病、淋巴瘤病人生命,现在可以通过外周血获取供者造血干细胞,对患者同样能够完成造血重建,达到骨髓移植同样效果,医学上叫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过程比较简单,供者经过适当准备打升白针后,外周血白细胞会出现倍增性增长,在打完升白针第五天左右的时候,一般达到获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窗口期。这时候在供者胳膊扎针,跟献血一样把供者血液引到血细胞分离机里面,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把需要的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不需要的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又回输给供者本人,对供者的损伤非常小,甚至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总的体积比献一次血还要小,所以迅速被全世界各个做移植的中心所接受,成为现在经典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取造血干细胞的方法。供者捐献完造血干细胞以后,一般不需要经过特殊处理,也不需要经过长时间休息,当天捐献转天就可以上班,或者稍微休息两天就可以上班,对各方面接受度非常高。
    2023-08-01
  • 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视频)

    骨髓移植配型成功率
    骨髓移植所进行配型不是简单的血型配型,如A型、B型的配型,血型的配型在移植中所起作用非常低,血型实际上完全不合都可以。主要进行的配型是HLA相关组织相容性配型,也就是人类白细胞抗原或者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配型,这个结果直接决定着供者和患者之间能不能进行骨髓移植。配型的完全相合,或者在位点上出现小的不合,都可以进行。部分主要位点如果出现不合,或者甚至连一半相合都达不到,就不能进行骨髓移植。一般在自然人群中,非血缘的供者患者之间配型的成功率大概在十万分之一到二十万分之一,可能大家感到大海捞针,但是中国人特别是汉族人基数很庞大,所以只要大家都去奉献这份爱心,完全可以满足骨髓移植需要。亲属之间也就是同父母的血亲之间,与兄弟姐妹配型的相合率就远远高于无血缘供者的,就是按一般的规律说,有1/4的病人是和兄弟姐妹配型是全不合的,剩下2/4,一半位点配型相合。中国在骨髓移植上面取得了长足发展,探索使用兄弟姐妹之间亲缘半相合的造血干细胞去治疗白血病、淋巴瘤这部分病人,也取得了和国外非血缘全相合的治疗效果相似的临床数据,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承认。
    2023-08-01
  •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危害(视频)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危害
    骨髓移植对捐献者即骨髓移植供者,几乎不存在危害。从全世界第一例骨髓移植展到现在,已经跨越半个世纪左右。很多人也已经接受骨髓移植,通过捐献自己的骨髓或者造血干细胞,使病人解除疾病痛苦,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经过医学的不断发展,现在已经不需要捐献者直接抽取骨髓,很多时候是通过外周血的造血干细胞替代骨髓的捐献。 捐献者经过适当的药物准备后,像献血一样,把血液引出到体外,经过血细胞分离机,把所需要的单核细胞分离出来,把不需要的细胞,如血小板、红细胞、血浆等再输回体内。实际上捐献造血干细胞所损失的血量,比献一次血还要少,所以说对捐献者几乎不存在危害。
    2023-08-01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症状包括: 1、多数患者无特殊的临床症状,常在做健康体检时发现; 2、血小板严重升高,可出现血栓栓塞的症状,如脑梗、心梗等; 3、血小板过度升高,可引起血管的痉挛或短暂的视力、记忆力障碍等; 4、当血小板大于1000×109 /L时,血小板往往还合并功能上的障碍,患者可伴有出血的症状。
    2023-08-01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何治疗(视频)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如何治疗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方法如下: 1、根据患者的年龄、血小板计数、伴随疾病等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2、常用的药物有羟基脲和干扰素。对于65岁以上的患者,选择羟基脲的治疗就足够;而对于65岁以下的患者,预期寿命比较长,就要选择干扰素的治疗; 3、血小板单采主要用于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如脑梗、心梗等; 4、针对JAK2基因的药物,适用于难治的复发的血小板增多症。
    2023-08-01
  •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是什么原因
    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可出现不同原因的贫血,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 1、营养方面,即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同时伴有血红蛋白降低,即临床上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后贫血可迅速纠正; 2、溶血性贫血,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它血液系统疾病,常在病程中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这些疾病多数伴有其它问题,如溶血性贫血,除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较明显升高,血中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MDS即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除贫血外还伴有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细胞分类可看到原始粒细胞。 发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后,可持化验单到血液科进行详细诊断,确诊引起红细胞平均体积升高的原因。
    2023-08-01
  • 身体撞到后容易出现淤青是为什么(视频)

    身体撞到后容易出现淤青是为什么
    身体撞到后容易出现淤青的原因如下: 1、病理性因素:如血小板减少、凝血机能较差,止血和凝血的过程受到干扰,这时需要到医院检查血小板的凝血情况,但要在发生淤青后到院检查; 2、生理性因素:在止血的过程中,因血管壁脆性较大,皮下脂肪对血管保护作用减弱,引起碰撞后淤青的发生。这种情况没有特殊方法调节,在夏季比较多见,因皮肤暴露在外,温度较高,血管上皮细胞通透性较高,稍微一碰容易引起出血的情况。所以,只能适当注意,没有很好的办法调理解决。
    2023-08-01
  •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是怎么回事(视频)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常规淋巴细胞比率偏低,要区分是轻度降低,还是明显低于正常参考下限。实际上任何外界刺激都能引起淋巴细胞比值的升高或是降低,如细菌感染,常会引起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和淋巴细胞比例如同跷跷板的关系,即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自然会造成淋巴细胞的比值降低。 但是在特殊的血液病中,如白细胞的疾病,它所引起的淋巴细胞比值降低则需要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必要时需要通过骨髓检查来确定是否存在淋巴造血系统的疾病。
    2023-08-01
  • 血小板计数为500×10^9/L严重吗(视频)

    血小板计数为500×10^9/L严重吗
    血小板计数在500×10^9/L左右相对并不严重,很多患者在体检或者就医过程中,发现血小板计数升高,特别是部分患者计数还会明显升高。通常血小板计数在500×10^9/L左右并不是很严重升高,如果两次血小板计数超过450×10^9/L,建议患者到血液科进行筛查。 血小板计数升高常见继发性因素是免疫因素,如慢性感染、肿瘤等,使体内促血小板生成素释放增多,引起血小板升高。原发性因素则是骨髓中巨核细胞数量增加,造成血小板产生过多,即产生血液系统疾病。通常通过骨髓检查,特别是通过一些基因检查,比较容易判断血小板升高的原因,之后根据不同原因进行相关治疗。
    2023-08-01
  • 献血针孔是永久性创伤吗(视频)

    献血针孔是永久性创伤吗
    献血的针孔不是永久性创伤,献血的针孔和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相同,只不过献血的采血针要比静脉输液和肌肉注射要粗一些。因此在献血后的2-3天内,伤口不要沾水,一般经过2-3天后伤口可以自然愈合,不会有永久性创伤。 用自己健康的血液去挽救其他人的生命,是很崇高的事情,所以献血者在献血时不用过于紧张。捐献血液都是通过正规的采取途径,所用耗材,包括针头、注射器、采血袋,符合国家质量规范。穿刺时可能会有疼痛,但是对于成年人可以克服。每次可捐献的血液容量为200-400ml,占人体循环容量的比例也很小,所以患者无需紧张。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