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珊

  • 化疗方案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视频)

    化疗方案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
    一般会根据患者具体的身高、体重以及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化疗方案。如果患者在前期化疗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后续也会有相应剂量调整。患者需和主管医生积极沟通,保证如实、如期、安全地完成化疗。 任何抗肿瘤治疗的药物,包括化疗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对正常细胞、器官造成损害。整个化疗期间,医生与患者应积极沟通、密切观察,采取必要措施,及时控制并处理不良反应。
    2023-08-03
  • 口服化疗药算不算化疗(视频)

    口服化疗药算不算化疗
    口服化疗药物是化疗。化疗指通过化学药物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目的。化学药物治疗既可以为口服治疗,也可以为静脉治疗,也可以为局部体腔给药治疗。相比手术和放疗,化学药物治疗为全身性的治疗手段。不管是口服,还是静脉给药物,都会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到全身多数器官和组织,以控制肿瘤的发展。 因此,口服化疗药物也是化疗,口服化疗比静脉化疗更加方便、简洁,但用药时间更长,通常在1-2周,而静脉化疗用药时间为1-3天。
    2023-08-03
  • 化疗后肚子痛的原因(视频)

    化疗后肚子痛的原因
    化疗后腹痛为常见的化疗反应之一,具体原因如下: 1、患者一定要积极向医生反映,明确腹痛具体原因,如果是使用化疗药物所致,后续治疗会对药物剂量和种类进行相应调整; 2、如果患者是术前新辅助化疗后出现腹痛,需积极排除药物刺激引起肠道水肿导致的肠梗阻。 总之,如果患者化疗后出现腹痛,一定要积极与主管医生沟通,明确腹痛具体原因。由于药物引起,还是因原发肿瘤和药物治疗之后的叠加反应导致肠梗阻,进行相关因素的排除和积极处理。如果患者出现治疗之后的肠梗阻,或者特殊情况导致肠道穿孔,需进行相应对症处理,保证患者安全地完成所有抗肿瘤治疗。
    2023-08-03
  • 化疗后有哪些反应(视频)

    化疗后有哪些反应
    由于个体差异性以及化疗药物的种类、剂量不同,每个化疗患者表现出的反应不同,具体如下: 1、有些患者对化疗反应并不明显; 2、有些患者对药物刺激敏感,常规化疗药物会出现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反酸,甚至腹泻、腹痛、便秘,其中恶心、呕吐为化疗中常见的副反应; 3、部分化疗药物会出现全身疼痛、脱发等特殊改变; 4、部分化疗药物会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使用化疗药物之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 患者一定要克服心理障碍,现在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减轻化疗的副反应,保证患者在安全、无反应的情况下,接受并完成整个治疗过程。
    2023-08-03
  • 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案(视频)

    神经内分泌癌的治疗方案
    神经内分泌肿瘤根据其活性、核分裂象分为G1、G2、G3期,除高增殖活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外,多数G3期属于神经内分泌癌。这类型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生物学行为差,早期会出现远处转移,而且转归较差。目前对于神经内分泌癌,治疗方法以全身姑息治疗为主,即化疗为主。 对于这类肿瘤,如果早期发现且有手术指征,建议进行手术治疗。这类患者一般就诊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即就诊时已经为晚期,治疗手段以全身姑息性治疗为主。总体来讲,对于这类肿瘤的治疗手段仍在积极探索中,目前尚无明确的靶向治疗。
    2023-08-03
  •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视频)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症状
    神经内分泌肿瘤为特殊的一类肿瘤,发生部位不同,相关症状也有差异。神经内分泌细胞在消化道、胃、肠、胰以及肺、支气管组织器官中普遍存在,此类肿瘤根据是否有激素分泌功能,分为非功能性和功能性,具体如下: 1、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如果原发于消化道,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常见症状,如吞咽困难、腹痛、腹胀、腹部包块,甚至来源于胰头部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会因为局部肿块阻挡胰胆管引流导致黄疸; 2、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除原发灶引起的局部肿瘤占位症状外,还有激素分泌引起的相关表现,如胰岛素瘤患者会出现血糖低,胰高血糖素瘤患者会因激素分泌导致血糖升高难以控制,胃泌素瘤会引起腹泻等相关症状。
    2023-08-03
  • 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何治疗(视频)

    神经内分泌肿瘤如何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手段取决于原发肿瘤部位、分期、病理类型以及是否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具体如下: 1、对于局限性肿瘤,通过根治性治疗手段,包括外科手术切除或早期内镜下治疗,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原则上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不需要进行术后辅助治疗。对于将来可能出现转移复发风险的这类肿瘤,是否进行术后辅助治疗,需要更多的循证证据支持; 2、对于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如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G1、G2期,特别是合并有肝脏转移的患者,仍然希望前期通过内科综合治疗之后,定期与外科或介入科进行多学科讨论,观察有无可能进行外科肿瘤手术,甚至对肝脏转移灶进行局部介入栓塞等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仍然可以有较好的效果。对G1、G2期的这部分肿瘤,放疗的价值尚不明确; 3、除生长抑素类似物、化疗药物外,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还可以采取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即PRRT治疗。此外,还可采用抗血管多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
    2023-08-03
  • 神经内分泌瘤是不是癌(视频)

    神经内分泌瘤是不是癌
    神经内分泌肿瘤会根据不同生物学行为,特别是核分裂象,分为G1、G2和G3期。只有到G3分期,且K167大于20%,这类肿瘤中的一部分才能称为神经内分泌癌。G1、G2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与G3截然不同,特别是从基因组织学来讲,存在不同基因来源,称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尽管G1、G2期神经内分泌肿瘤不称为神经内分泌癌,但仍然具有恶性肿瘤的特点。 G1、G2期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对较好,但是具有远处扩散的特点,但扩散时间相对较缓慢。多数G1、G2期肿瘤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以及全身内科干预,可以达到治愈。即便G1、G2期患者出现远处转移,经过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生存仍较可观,可以达到5-6年,甚至可达10年左右。如果为神经内分泌癌,这部分肿瘤的生物学行为相对凶险,患者平均生存期短,短时间内即可出现全身多器官转移,主要以姑息性治疗为主。
    2023-08-03
  • 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视频)

    神经内分泌肿瘤分期
    神经内分泌肿瘤为特殊类型的肿瘤,根据其核分裂象分为G1、G2以及G3。一般G1期和G2期属于有恶性潜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生物学行为恶性程度较低,但是可以发生早期转移。G3期肿瘤,多数为神经内分泌癌或者高增殖活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 根据G1、G2和G3期,会给予相应的内科及外科处理。还有一种混合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其病理中既包含神经内分泌癌成分,同时也包含上皮组织来源癌的成分,如腺癌或者鳞癌等。
    2023-08-03
  • 怎样判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存在症状(视频)

    怎样判断神经内分泌肿瘤是否存在症状
    神经内分泌肿瘤有没有症状,要取决于原发灶的具体位置有没有引起占位效应,患者有没有激素分泌。如果患者合并有激素分泌,可能会产生类癌综合症。还有一些激素分泌的患者,可以出现血糖、电解质紊乱等相关症状。 综上,单纯从分化程度决定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有无症状并不准确。具体有无症状,要根据原发灶部位、病理类型,以及有无相应激素分泌而决定。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