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 内痔出血和肠道出血有什么区别(视频)

    内痔出血和肠道出血有什么区别
    内痔出血和肠道出血的区别,具体如下:1、出血部位:内痔出血位于痔区,即直肠下段齿状线上下2cm。肠道出血是指直肠齿状线以上的直肠、结肠或小肠出血;2、出血原因:内痔出血是痔核表面的血管团糜烂引起。肠道出血的原因较多,如肿瘤性出血,包括直肠癌,以及炎症性出血,如溃疡性结肠炎等,两者发病机理不同;3、出血的症状表现:内痔出血的量较少,呈鲜红色,大便的性状正常,有时大便表面会带血,或解完大便后,肛门出现滴血或者喷射性出血,或者擦肛门时纸上带血。肠道的出血通常呈暗红色,尤其是直肠出血,通常与大便混合,还伴有排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或者大便变细、带刺、不成形,带有黏液等。内痔出血不伴有腹痛、肛门疼痛、腹胀,肠道疾病通常可能伴有小腹疼痛。
    2023-08-02
  • 外痔需要割吗(视频)

    外痔需要割吗
    外痔治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不需要割除。如果存在症状,比如发生炎性外痔或血栓性外痔而引起疼痛,此时需要进行手术割除。如果外痔不产生疼痛和症状,但患者总感觉不舒服,因为外痔而吃不好饭、睡不好觉,给患者的心理造成压力,此时也可以考虑进行割除。绝大部分的外痔,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如果外痔没有症状,比如没有疼痛即为良性疾病,不会恶变,也不会对健康造成较大危害,所以绝大部分外痔不需要割除。当然不割除也不能用药去除,比如抹痔疮膏或吃药,不可将外痔去除。所以如果外痔没有症状,对生活没有影响,无需用药或割除,定期观察即可。如果外痔发生疼痛或不适,此时可以考虑进行割除。
    2023-08-02
  • 外痔出血吗(视频)

    外痔出血吗
    绝大多数的外痔,通常没有出血症状,外痔的主要症状是肛门外面有皮赘或者突出物。特殊情况下的外痔,包括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会产生疼痛感。血栓性外痔表现为肛门口可能出现紫黑色的硬块,且产生剧烈疼痛感,触摸也会产生疼痛。如果血栓性外痔有破溃,可能会有出血,但出现破溃的可能性较小。炎性外痔表现为肛门口出现外痔的皮赘,或者外痔突出物。当有炎症时,会有疼痛症状,通常不容易出血。也可能也会有少量出血,但不常见。所以外痔一般情况下不会出血,出血通常是内痔出血。但是部分患者痔疮比较严重,且属于混合痔。老百姓会将混合痔误以为是外痔,认为处于肛门外,并非在肛门内。但事实上肛门外突出痔块,已经属于内痔。内痔已经脱到肛门外,所以经常也会表现为出血。
    2023-08-02
  • 肠系膜淋巴结严重吗(视频)

    肠系膜淋巴结严重吗
    肠系膜淋巴结没有严重、不严重之分,正常人肠系膜存在淋巴器官与淋巴结,淋巴结属于正常结构。只有病理条件下,淋巴结可出现反应,如肠炎引起淋巴结肿大,可能需针对肠炎进行治疗。如果为恶性肿瘤引起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CT可能表现为强化影。肿大淋巴结可能属于癌细胞转移结果,需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切下肿块与肠系膜淋巴结属于阳性结果,说明癌细胞已经转移,可能需进行规范化疗、放疗治疗。
    2023-08-02
  • 乙状结肠腺瘤是什么病(视频)

    乙状结肠腺瘤是什么病
    乙状结肠腺瘤通常包括乙状结肠管状腺瘤和乙状结肠绒毛管状腺瘤,是一种良性疾病,最常见的是由息肉演变。通常所说的肠癌,比如乙状结肠癌、降结肠癌或肾结肠癌、直肠癌,通常认为有变化的序列,最早可能是小的息肉,经过几年之后会变成腺瘤,再经过一段时间会变成腺癌。乙状结肠腺瘤是良性肿瘤,但是绒毛管状腺瘤是一种癌前病变,非常容易变成结肠癌,管状腺瘤也有变成癌变的可能性。乙状结肠腺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是要及时治疗,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通过结肠镜切除,是最微创、最经济的方法。如果怀疑腺瘤有癌变的可能性或肿瘤比较大,结肠镜下不能切除,要及早进行微创手术。总之,发现乙状结肠腺瘤要及时治疗,术后疗效才会更好。
    2023-08-03
  • 管状绒毛状腺瘤严重吗(视频)

    管状绒毛状腺瘤严重吗
    管状绒毛状腺瘤通常不严重,是良性疾病,但属于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即疾病也会变成癌症,但还没有变成癌症,仍然属于良性肿瘤,一旦发现管状绒毛状腺瘤需要进行切除。最常见于结肠或直肠,发现后会在肠镜下进行切除,切除后进行病理化验,同时要定期复查,通常是半年后进行复查。肠道的管状绒毛状腺瘤出现后,还有可能再次出现,需要定期复查,一般半年或1年后进行复查,如果没有再次出现,以后需间隔2-3年再做肠镜检查。通常经过手术肠镜下切除后就算治愈,管状绒毛状腺瘤属于良性疾病,通常不会在原位复发和转移。如果瘤体较大,肠镜下无法切除,可能需要做肠道切除。肠道切除可以在腹腔镜下做微创手术,把这一段肠管进行切除,同时进行吻合。只要切口、吻合口长好,通常没有太大的严重性,但需要定期做肠镜复查。
    2023-08-03
  • 肚脐上下隐隐作痛怎么回事(视频)

    肚脐上下隐隐作痛怎么回事
    肚脐上下隐隐作痛,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如小肠病变。肚脐上下部分全部都是小肠,小肠有病变的时候,此处就可能出现隐隐作痛。小肠有两个大类的疾病,一类是功能性的疾病,一类是器质性的疾病,具体如下:1、器质性疾病:即小肠炎性病变,比如克罗恩病、肠结核,还有非特异性炎症,这些一般可能会有隐隐作痛。除了炎症性疾病,还有肿瘤性的疾病,比如淋巴瘤、间质瘤、腺癌等,此类器质性疾病也会引起腹部隐隐作痛。一般需要通过消化道造影或者腹部CT检查,进行排除或者明确诊断;2、功能性疾病:功能性疾病一般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肠功能紊乱所造成。当肠功能紊乱时,小肠收缩节律会异常,快速收缩导致痉挛性腹痛,有时候又不收缩,可能会引起腹胀。此时给予调节胃肠道功能的药物,补充益生菌,一般都会有不错的治疗效果。除了小肠病变之外,肚脐上下的其他器官病变相对比较少,可能有横结肠病变。横结肠病变一般常见的是炎性病变或肿瘤性病变。此类情况一般需要通过结肠镜的检查,进行明确的诊断或者排除。
    2023-07-30
  • 肚子一周都痛怎么回事(视频)

    肚子一周都痛怎么回事
    肚子一周都痛,可能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小肠弥漫性疾病:最常见的是肠功能紊乱,一般疼痛是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导致的肠功能紊乱引起。疼痛的特点是间断性疼痛,可能还伴有腹腔等不舒服,肠鸣音亢进等。此类肠功能紊乱的情况,一般给予肠功能紊乱的药物治疗和补充益生菌,一般会有不错的效果;2、小肠弥漫性炎性病变:比如克罗恩病、肠结核,还有非特异性肠炎。一般需要通过消化道的造影或者腹部CT检查,进行明确检查,明确诊断之后,需要规范化的治疗;3、结直肠病变:最常见的弥漫性病变是溃疡性结肠炎,此病是弥漫性的病变,可以从直肠迁延到整个结肠。如果有此类疾病,一般还伴有黏液脓血便、腹泻。溃疡性结肠炎一般通过结肠镜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如果明确以后,需要规范化治疗。
    2023-07-30
  • 伤口感染怎么治疗(视频)

    伤口感染怎么治疗
    伤口感染最主要的治疗是加强换药。首先如果感染伤口里有积液、积脓,一定要及时将积液引流出来。有时候需要将有积液地方的缝合线给拆开,然后可能需要用纱布引流条或者橡皮引流条,将里边的积液和积脓及时引流出来。其次如果伤口感染里面有坏死物,要及时清理干净。另外如果深部怀疑有厌氧菌感染,需要用稀释的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进行冲洗。目的就是保持创面清洁、干净,同时加强换药,慢慢的感染切口变成非感染切口,这样才能够治疗。当然这种严重的感染,通常都需要专业的外科医生处理。
    2023-08-01
  • 便血小腹坠痛怎么回事(视频)

    便血小腹坠痛怎么回事
    当患者出现便血并伴随小腹坠痛时,建议前往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或肛肠外科进行检查,常见原因如下:1、直肠炎症:常见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表现为黏液脓血便同时伴有慢性腹痛,腹痛位置在小腹。由于直肠出现炎症改变时会产生牵涉性疼痛,类似腹泻时患者会出现小腹疼痛症状。如为溃疡性结肠炎,则患者应进行系统性、规范化治疗;2、直肠肿瘤:患者需到医院检查是否存在直肠腺肿瘤,因为在肿瘤刺激下,直肠黏膜出现改变也会引起小腹坠痛。若为直肠肿瘤则需及时治疗,直肠癌早期治疗效果较好,而晚期时耗资巨大且疗效欠佳,建议患者尽早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