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娟

  • 糖尿病型牙周炎怎么治(视频)

    糖尿病型牙周炎怎么治
    对于糖尿病型牙周炎的患者,治疗原则是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之上,严格控制菌斑,进行牙周系统性的治疗,定期维护。如果患者有牙齿缺失、牙间隙变宽、咬合紊乱等问题,需要进行相应修复、正畸治疗。患者自我控制菌斑的方法是正确刷牙,应用牙间隙刷、牙线以及冲牙器等辅助手段,同时患者还可以购买菌斑显色剂,自我检查菌斑控制的有效程度。牙周系统性治疗包括牙周基础性治疗,就是龈上洁治术,如洗牙、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同时要纠正食物嵌塞、修整不良充填体以及修复体,拔除不能保留的牙齿等。 如果牙周基础治疗效果不佳,建议进行牙周手术治疗,牙周严重控制稳定之后,再进行相应修复治疗。牙周治疗的任何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维护期的治疗,比如定期复查、预防性洁治等。另外,糖尿病型牙周炎患者对炎症刺激的免疫反应比较差,如果患牙周疾病,往往炎症比较严重,所以牙周治疗在术前以及术后需要局部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目前已有学者提出牙周炎是糖尿病的第六大并发症,在就诊的重度牙周炎患者中,通过询问病史或者实验室检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患有糖尿病。如果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牙周炎会加重,难以控制,而牙周炎不可逆。所以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去医院口腔科检查,如果确诊为牙周炎,要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3
  • 牙髓干细胞有什么作用(视频)

    牙髓干细胞有什么作用
    牙髓干细胞是来源于牙髓组织的一种间充质干细胞,该细胞具有高度增生、增殖、自我更新能力,还有多向分化潜能。牙髓干细胞对牙髓再生、牙体修复等由重大的意义,当牙齿因龋坏或者磨损,牙髓受到外界刺激时,牙髓内部间充质干细胞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分化成成牙本质细胞,其分泌产物在牙髓腔相应部位矿化,甚至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使牙髓组织远离外界刺激的干扰,这也是自我修复、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 牙髓干细胞在年轻恒牙中非常具有活力,如果患者受到外伤或龋源性漏髓时,可以将感染的牙髓组织去除,尽量多保存健康牙髓组织,也就是活髓切断术。在这种术式的作用下,剩余牙髓干细胞还可以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对年轻恒牙非常有利。另外,牙髓干细胞还具有分化成脂肪细胞、神经细胞、成骨细胞的能力,鉴于牙髓干细胞的多功能分化潜能,大量研究倾注于将其从牙髓组织中提取出来,为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还有骨缺损等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2023-08-03
  • 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值(视频)

    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值
    牙髓电活力测试仪的正常值一般是在0-40,在临床上进行电活力测试的时候,将健康牙齿,比如与患牙对称的同名牙或相邻牙齿作为对照牙,确定患牙牙髓状态,所以并没有精确的数值判断牙髓活力。如果检测到的数值结果是40以上,可以判断患牙的牙髓处于坏死状态。没有精确数值的原因在于牙髓对刺激的反应阈值因人而异,同一个个体,不同牙位甚至是同一颗牙齿,在不同的时间所测得的数值也完全不同,所以必须设立健康牙齿作为对照牙。一般根据牙髓活力测试的结果,比如是40以上,可以明确判断牙髓是否坏死,而其它测量结果均不能判断牙髓的某种病理状态。 牙髓活力测试的工作原理是将微电流导入到人体,当电流通过牙髓时,刺激到达牙神经感受器。当刺激到达一定程度,牙髓神经感受器开始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作用于患者大脑皮层,患者会出现酸麻胀痛感。另外,检测时要注意避开金属修复体,以避免电流传导,传导到邻近组织,造成结果误判。在询问病史时,要特别注意有严重心律不齐病史的患者和戴用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因为测试电流会干扰引起心脏起搏器的失效,因而这类患者不宜使用电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活力。 另外,牙髓电活力测试存在很多局限性,当测试牙为外伤牙,根管内有大量钙化物,牙髓部分坏死的多根牙以及牙根未发育完成年轻恒牙,牙髓电活力测试的结果不一定可靠。因此在临床上应用多种的手段,才能判断正确的牙髓活力,以免造成误诊或者是漏诊。
    2023-08-03
  • 牙体缺损的常见原因(视频)

    牙体缺损的常见原因
    牙体缺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及结构破坏、异常,牙体缺损常见原因如下: 1、龋病:龋病是口腔领域中的两大疾病之一,也是牙齿疼痛、缺失的主要原因; 2、牙外伤:在临床中常会接诊到因车祸、摔伤引起的牙体缺损患者,根据牙体缺损的程度以及牙齿发育的不同阶段,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 3、牙体非龋性疾病:包括牙齿磨损、楔状缺损、酸蚀症等,牙齿缺损或者牙齿磨损的患者常会出现夜磨牙、紧咬牙的不良习惯以及病症。楔状缺损是牙齿颈部有楔形的牙体缺损,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刷牙方式,比如横刷牙、不良咬合应力等因素造成。酸蚀症患者主要出现牙体缺损的原因在于在酸的作用下,牙齿表面出现脱矿甚至是缺损,这类患者可以仔细询问其是否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欢喝碳酸饮料,还可以询问其是否有消化系统疾病,如反流性食管炎; 4、牙齿发育异常:如牙釉质发育不全,会出现牙齿表面有缺损; 5、重度氟斑牙:患者也会出现牙齿表面的缺损,影响患者的美观。
    2023-08-03
  • 牙体缺损修复方法(视频)

    牙体缺损修复方法
    牙体缺损的修复方法,根据缺损大小以及病变的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如果牙体缺损较小,可以通过充填方法恢复牙体形态。目前树脂充填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根据修复要求以及牙齿功能、位置,可以选择不同颜色以及不同硬度的树脂恢复患牙的形态以及功能; 2、如果牙体缺损较大,牙齿剩余的牙体组织比较薄弱,虽然可以选择树脂充填的方法,但在长期的咀嚼功能的作用下,患牙可能会出现劈裂或充填体脱落的风险。因此,可以选择间接的修复方式,比如嵌体、高嵌体、全冠等治疗方法,能够双管齐下,在恢复牙齿形态的同时保存剩余牙体组织; 3、如果缺损范围过大,并且已经进行根管治疗的患牙,可以通过桩核冠修复的方式,或高嵌体、全冠方式,恢复牙齿的形态以及功能。原因在于根管治疗之后的患牙,牙齿完整性已经丧失,再加上缺少牙髓营养作用,最终牙齿有折裂的风险。因此需要通过以上的方式,延长患牙的存留时间; 4、如果牙体缺损位于前牙,此区域涉及到美观,可以根据缺损范围的大小,应用树脂充填或者瓷贴面、全冠等修复方式,恢复患者美观。
    2023-08-03
  • 牙列缺损与牙体缺失的区别(视频)

    牙列缺损与牙体缺失的区别
    牙体是牙齿的硬组织,包括牙釉质、牙本质还有牙骨质。牙列是位于上颌或者下颌牙齿连续排列在牙槽骨形成的抛物线弓形。因此,牙体缺损是指单个牙齿的牙体硬组织的部分缺损,主要原因是在于龋齿、外伤、牙体的非龋性疾病、牙体发生发育异常。出现牙体缺损要进行相应的牙体、牙髓治疗。 牙列缺损是上颌或者下颌牙列某一颗或几颗牙齿缺失造成的牙列不完整,病因主要在于外伤、牙体牙髓疾病,或者牙周疾病导致的牙齿完全脱落,或牙齿无法保留而拔除,导致牙齿缺失。一旦出现牙列缺损,患者需要进行修复治疗。
    2023-08-03
  • 牙槽脓肿和牙周脓肿的区别(视频)

    牙槽脓肿和牙周脓肿的区别
    牙槽脓肿属于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组织为健康。牙周脓肿属于牙周疾病,是牙周炎晚期常见的临床表现。出现牙槽脓肿的患牙,常有牙体缺损,比如龋坏、牙面重度磨损等情况,而出现牙周脓肿的患牙,往往牙体完整,牙槽脓肿疼痛程度较牙周脓肿的疼痛程为严重。 牙槽脓肿更靠近牙根的位置,也就是离牙龈较远的位置,因为牙周疾病导致根周牙槽骨的吸收,所以牙齿松动度要比牙槽脓肿更为明显,牙槽脓肿病程较长,一般是在5-6天。牙周脓肿病程相对较短,大约持续3-4天的时间。牙槽脓肿急性症状解除之后,要对患牙进行系统的牙周治疗,控制牙周炎症的发生与发展。
    2023-08-03
  • 牙周膜增厚怎么回事(视频)

    牙周膜增厚怎么回事
    牙周膜增厚是一种病理性表现,往往是牙齿外伤、牙体牙髓疾病及牙周疾病等临床表现方式。当牙齿以及牙周组织受到外界刺激时,牙周膜将会反应性增厚,这也是局部炎症反应的一种现象,临床上可以通过临床检查以及拍摄X线片确诊。 从解剖学角度上,正常牙根与牙槽骨之间不是直接相连,两者之间有一层薄的牙周膜,是一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具有复杂的血管系统,富含大量的细胞成分。正常的牙周膜的平均宽度约2mm,牙齿在进行咀嚼时,牙周膜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且可以将咬合力量传递到的牙槽骨上,对牙齿起到了保护以及缓冲的作用。牙周膜对牙齿还有营养、感觉、组织修复等功能,在外力撞击或突然咬硬物时,牙周膜中的感受器并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会出现牙周膜撕裂、水肿的现象。经过外伤牙齿固定、调(牙合),牙周膜会完全愈合。 在慢性牙髓炎或急慢性根尖周炎等炎症的反复刺激下,牙周膜也会出现水肿、增厚现象,这时需要对牙齿进行根管治疗。当炎症控制之后,牙周膜炎症、水肿、增厚方可恢复。罹患牙周炎的患牙在菌斑、牙石的刺激下,牙周膜组织也会出现炎症性水肿。增厚、变宽严重者,牙周膜会向牙根的方向退缩,牙槽骨会出现吸收,出现牙齿松动的现象。临床上牙周组织的破坏不可逆,经过牙周治疗之后,部分牙周膜可以恢复。所以一旦发生牙周膜增厚、增宽,患者需要对相关牙齿进行咬合调整,以及治疗牙体牙髓疾病、牙周疾病,恢复其正常生理结构。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