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善红

  • 干性溺水多久能看出来(视频)

    干性溺水多久能看出来
    溺水分两种形式,如湿性淹溺、干性淹溺。干性淹溺指没入水时,由于病人受惊吓、惊恐,或寒冷的刺激,可以引起急性喉头痉挛,这样气体无法进入气道,不能跟肺泡进行交换,气道里会很少有水,或者是几乎没水。临床上很难区分是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对治疗也毫无意义。一旦发生心脏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于溺水患者,早已摒弃过去常规把患者抬上岸以后再控水,以免耽误心肺复苏时机,影响病人预后。 湿性淹溺因为溺水以后人会本能地屏气,但是屏气到一定的程度因为缺氧会吸气,水会随着吸气进入呼吸道,同样也会阻止气体进入气道和肺泡进行交换,产生这种缺氧而造成的低氧血症,最终病人会因为严重的缺氧、二氧化碳的潴留、代谢性酸中毒,而引起呼吸循环的衰竭甚至死亡。 溺水又称为淹溺,指人体没入水中,或者水中污泥、杂草堵塞气道,或者以反射性的喉、气管痉挛而引起的急性通气功能障碍,最后造成因为缺氧而发生低氧血症,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紊乱状态,不及时的救治会造成呼吸、心跳停止。
    2023-08-03
  • 溺水肺部进水怎么排除(视频)

    溺水肺部进水怎么排除
    溺水分为湿性淹溺和干性淹溺。干性淹溺是指在当时受到惊吓、惊恐,或者是寒冷的刺激而引起的急性喉头痉挛,气体难以进入呼吸道,肺泡也塌陷或得不到氧气而引起的窒息。湿性淹溺指人体没入水中本能地会屏气,但是到一定的时候,也会因为缺氧而再次的呼吸,水会随着的吸气大量进入呼吸道,呼吸道大量的水分会阻止气体和肺泡表面的血管内的血液进行交换。所以不管是干性淹溺还是湿性淹溺,一定要看病人是不是有自主的循环和呼吸,一旦没有的时候,快速的心肺复苏很重要。 不管干性淹溺和湿性淹溺,干性淹溺气道里几乎没有水或者很少的水,湿性淹溺尽管气道里有水,但根据浓度梯度,水分会很快弥散到肺泡表面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所以气道里水分也会不多。所以在急救的过程中,不要因为清除气道的水,而延误抢救时机。有时候在临床上也会遇到溺水现场把孩子放在腿上或者背上控水,这种做法是误区,应该快速进行心肺复苏,因为机体缺氧需要快速恢复病人心跳和呼吸,改善循环和低氧血症是救治的根本。
    2023-08-03
  • 溺水昏迷醒的几率(视频)

    溺水昏迷醒的几率
    溺水发生后,人们因为惊恐或者是恐慌,或者是由于寒冷的刺激会引起一气道的强烈痉挛,或者是因为本能屏气,使气流很难以进入体内,当憋到一定程度以后,由于低压血症必须张嘴呼吸,所以这时水分会流入到呼吸道。不管是干性淹溺还是湿性淹溺,机体都会因为缺血缺氧而造成的二氧化碳潴留产生酸中毒。大脑是对缺氧最敏感的组织,所以病人可以很快进入意识障碍状态,甚至是昏迷。一般刚没入水很快被救起,机体缺氧的时间不长,可能很会苏醒。 大脑缺血、缺氧超过5分钟,损伤不可逆。如果救起的时间过长,甚至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大脑缺血、缺氧的时间会更延长,损伤会更严重。超过10分钟心肺复苏即使成功,脑组织的死亡也会先于心肌。所以即使有的病人经过心肺复苏有心跳和呼吸,大脑细胞组织损伤也不可逆,所以也就不可能清醒,临床上称为生物学死亡。
    2023-08-03
  • 高血压晕倒急救方法(视频)

    高血压晕倒急救方法
    高血压指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表现,伴有或者不伴有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当病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比如头昏、胸闷、视物模糊甚至意识障碍,病人可以晕倒。若病人出现晕倒,一定要使其终止所有活动,停下来休息,同时要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对于昏迷呕吐的病人,应把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时引起的误吸和窒息。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有条件者可以监测血压,根据血压的情况适当服用降压药。但不建议血压不高或者有症状就误以为是高血压,患者不可在家里自行加量或自行服降压药物,以免血压过低而造成的其它心脑血管疾病的并发症发生。
    2023-08-03
  • 中暑拉肚子是怎么回事(视频)

    中暑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中暑患者由于体内热量的持续的蓄积,使人体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发生障碍,从而使产热难以排出,造成人体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升高。高热会引起人体多器官功能发生障碍,比如胃肠道,高温可以使机体大量出汗,这样人体会丢失体液,又会刺激人体去大量饮水,降低胃里消化液的酸度,从而使胃酸浓度下降,也使消化系统的消化功能发生障碍,会出现比如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 中暑指高温环境中发生的体温调节中枢障碍,汗腺功能衰竭或者是水电解质丢失过量,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的热损伤疾病。正常人体一般恒定温度在37℃左右,这是基于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的结果,使人体代谢保持在动态正常水平上,保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体温恒定。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