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秋

  • 新生儿吃奶过量的表现(视频)

    新生儿吃奶过量的表现
    新生儿进食乳汁过多会出现大量溢乳、呕吐,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胀、腹泻等情况,其与进食过多引起腹部胀气、腹痛以及肠鸣音活跃有关。主要原因为新生儿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过度喂养不仅不能让新生儿充分吸收营养,还会危害健康。通常新生儿存在以下表现时需注意是否喂养过量: 1、新生儿嘴里存在异味,如存在臭味; 2、新生儿睡眠质量较差,考虑可能与肠绞痛有关。有可能因喂养过量,新生儿胃肠发育不完善,吃奶过量、不消化导致出现此类现象; 3、容易出现肠胀气; 4、新生儿可表现为进食不规律; 5、大便异常,若便秘或便中含有大量奶瓣都不排除与进食乳汁过量有关。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对新生儿属于最有营养、最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此外母乳中含有免疫因子,可提高新生儿免疫力。通常应按需哺乳、少食多餐,一般要求2-3小时喂养一次即可,给予新生儿正确、充分的母乳喂养通常不会出现喂养过量情况。
    2023-08-02
  • 新生儿热疹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热疹怎么治疗
    新生儿热疹多见于夏季,如给新生儿包裹过多、环境温度过高则可以引起,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淡红色皮疹,多出现在颜面部、颈肩部、肘窝、腹股沟以及腋窝,原因是新生儿汗腺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加强护理,避免给新生儿包裹过多,需要勤洗澡保持皮肤干净、干燥,同时穿全棉衣物; 2、热疹较为明显,在加强皮肤护理同时可涂抹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 3、平时控制室内温度适宜,温度不宜过高,室内空气清新,每天按时通风换气; 4、若热疹较重需要到专业医院皮肤科就诊,由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5、热疹合并感染,即在原来热疹基础上出现脓疱,提示出现皮肤感染,需及时到医院就诊;轻症可给予抗生素药膏外涂,重症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若引起全身感染还需要静脉应用抗生素及住院治疗。 对于一般热疹家长无需过度担心,加强皮肤护理,注意周围环境,室温在正常情况下可迅速消退。
    2023-08-02
  • 新生儿肚脐眼化脓怎么治疗(视频)

    新生儿肚脐眼化脓怎么治疗
    若新生儿出现肚脐化脓的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临床称这种现象为脐炎。脐炎通常因脐部消毒护理不当造成,临床上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引起。若轻度脐炎无脐周扩散,脐炎局部应用75%酒精或碘伏擦拭即可,每天2-3次。若脐周存在明显脓液,肚脐周围存在扩散或全身症状,除局部消毒外还需进行抗生素治疗。所以每个新生儿出生后需做到早预防、勤换尿布、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从而可以避免出现脐部化脓。 如果新生儿脐炎较轻,在脐轮和脐周皮肤可出现红肿,伴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严重的患儿脐部和脐周可出现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较多,并可闻到臭味。若脐炎向周围组织皮肤扩散可导致腹壁的蜂窝组织炎、皮下坏疽等。若向邻近腹膜蔓延扩散则会导致腹膜炎,甚至引起败血症。
    2023-08-02
  • 早产儿肠道感染怎么办(视频)

    早产儿肠道感染怎么办
    早产儿若出现肠道感染需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医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粪便、血液等检验明确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或因消化不良引起,以及判断是否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情况,从而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及补液等支持治疗。 另外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简称NEC,属于早产儿常见的严重胃肠道感染性疾病。NEC的发生与胎龄相关,胎龄越小发病时间越晚,临床表现为腹胀、呕吐、血便。通常早期患儿可能仅出现喂养不耐受,腹部X检查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NEC患儿死亡率和后遗症发生率较高,所以需到专业医院住院治疗,需要给予禁饮食、持续胃肠道减压、抗感染治疗、支持疗法等;若合并肠穿孔等外科情况需手术治疗。 所以新生儿应进行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预防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肠道感染最佳方法。
    2023-08-02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当中较为常见,是因新生儿肺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所导致的一种疾病,其常见病因如下: 1、早产儿,胎龄越小肺表面活性物质含量越低,此时肺泡表面张力增高,易发生急性呼吸窘迫; 2、糖尿病母亲生产的婴儿易发生本病,因新生儿血中高胰岛素能够拮抗肾上腺皮质激素对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促进作用,所以容易发生本病; 3、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由于缺乏宫缩、儿茶酚胺、肾上腺素,以及和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激反应较弱,可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 4、其他原因,如围生期窒息、低体温、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母亲低血压所导致胎儿血容量减少可诱发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023-08-01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视频)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怎么治
    一旦诊断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需及时治疗,治疗目的是为保证新生儿通换气功能正常。等到自身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后,新生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得以恢复。临床首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方法是机械通气和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两者属于最重要的手段。 轻中症患儿可选用吸氧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即CPAP辅助通气。重症患儿需给予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均需及时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通常可给一剂,不足甚至需给予第二剂、第三剂。 此外,还需监测新生儿生命体征,保证液体和营养供给,合并感染时需给予相应抗生素治疗。注意保暖,可将婴儿置于暖箱或辐射式抢救台保暖,保持皮肤温度在36.5℃。新生儿三天后等到自身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再配合有效治疗,大部分新生儿可度过危险期。
    2023-08-01
  •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视频)

    新生儿脑瘫的早期症状
    临床上脑瘫又称为脑性瘫痪,此类新生儿在出生时通常存在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原发病。脑性瘫痪早期症状常表现为姿势异常,如新生儿肌张力过低或过高、喂养困难、吞咽困难、吸吮力弱、表情呆滞或易激惹等,严重时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随年龄增长会出现以下现象: 1、智力障碍,儿童会出现不同程度智力障碍; 2、姿势障碍; 3、语言障碍; 4、出现身体软和自发运动减少,属于肌张力减低表现; 5、身体发硬,属于肌张力增高表现; 6、出现头围异常,出现头围过大或过小; 7、出现不哭不笑; 8、出现手握拳,若新生儿4个月还不能张开手掌或拇指内收,尤其一侧上肢存在此类现象,通常存在重要诊断意义; 9、出现身体扭转,3-4个月新生儿若存在身体扭转一般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10、出现头不稳定,如4个月仍然俯卧不能抬头或坐位头不能竖起,属于脑损伤重要标志; 11、出现斜视,有时斜视提示脑损伤存在。 出现上述情况需及时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患有脑性瘫痪,然后由专业医生给予指导治疗,这样对新生儿预后有较大帮助。
    2023-08-02
  • 新生儿肺炎表现(视频)

    新生儿肺炎表现
    新生儿肺炎按照病因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宫内感染性肺炎,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出生时新生儿常有窒息史,复苏后可出现气促、呻吟、发绀、呼吸困难、体温不稳定、反应差等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可表现为粗糙、减低甚至闻及湿啰音,严重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休克和持续肺动脉高压; 2、分娩过程中感染性肺炎,通常发生在分娩过程当中,出生后数日至数周后发病。细菌感染发病较早; 3、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可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反应差等全身症状,呼吸系统表现为气促、鼻翼扇动、发绀、口吐泡沫、三凹征等症状。肺部体征早期不明显,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双肺细湿啰音。 其中最不典型的为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新生儿仅表现为反应欠佳、口吐泡沫,严重可出现气促、青紫、呼吸困难,咳嗽症状不明显。所以新生儿父母需要及时观察病情,存在异常及时就诊。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用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隔着玻璃晒太阳有用吗
    新生儿黄疸隔着玻璃晒太阳用处不大,新生儿不应通过晒太阳退黄疸,因为通过晒太阳退黄疸效率较低,隔着玻璃晒太阳效果更差。其次,晒太阳对新生儿并不安全,存在晒伤风险,同时紫外线还会增加皮肤癌风险,并且会对新生儿眼睛造成伤害。 若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数值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第95百分位或已达到相应日龄、胎龄及其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光疗退黄是最佳退黄方法,光疗可通过蓝色或绿色波长的光高效率地促进胆红素排泄。 而新生儿黄疸通过隔玻璃晒太阳退黄疸,若导致黄疸继续升高,未结合胆红素一旦透过血-脑屏障可以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即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若不经过干预治疗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常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严重者甚至会死亡,所以不应通过隔玻璃晒太阳退黄疸。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17到18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17到18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17mg/dl-18mg/dl是否严重需综合分析,因新生儿黄疸采用日龄和小时龄胆红素数值以及是否存在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毒、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高危因素进行评估和判断。 胎龄小于37周早产儿、出生后48小时内足月儿若胆红素数值在17mg/dl-18mg/dl,属于严重病理性黄疸,需及时干预治疗。特别是早产儿,因早产儿血-脑屏障未发育完善,若黄疸继续增高,未结合胆红素一旦穿透过早产儿血-脑屏障,则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即胆红素脑病。如果不给予及时治疗干预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经常存在后遗症发生甚至死亡。 所以新生儿黄疸指数在17mg/dl-18mg/dl需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专业医师评估是否需要治疗。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