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斌

  • 什么是儿童鞍区肿瘤(视频)

    什么是儿童鞍区肿瘤
    鞍区为蝶鞍和鞍上及其周围区域。儿童鞍区肿瘤中常见的有三类,包括颅咽管瘤、视神经或下丘脑胶质瘤、生殖细胞瘤。其中,颅咽管瘤较为多见,为良性肿瘤,多数患者全切后可治愈;生殖细胞瘤,以女性多见,纯生殖细胞瘤可通过放化疗控制,畸胎瘤则需积极手术治疗;视神经或下丘脑胶质瘤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对化疗敏感,可通过放化疗治疗。
    2023-08-02
  • 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颅咽管瘤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治疗颅咽管瘤通常选择一次性全切除,避免复发或二次手术。颅咽管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鞍区肿瘤,由先天因素造成。鞍区中的下丘脑为人体生命中枢,且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危险的区域。颅咽管瘤手术中的关键为既保护下丘脑,又能将肿瘤全部切除。切除过程中,常见的死角部位包括鞍内、下丘脑及垂体柄等。若切除不当或多切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若切除较少,肿瘤易复发,再次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大。
    2023-08-02
  • 佝偻病是什么(视频)

    佝偻病是什么
    佝偻病是一种多见于婴幼儿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从而引起骨骼软化以及畸形,最终会导致一系列的骨骼畸形和其他并发症。患儿早期可能会表现为易哭闹、多汗、枕秃。随着疾病的进展,患儿可能会出现肌肉力量较差、牙齿萌出较晚,严重时还存在智力低下、免疫力低下等情况,到疾病晚期,患儿可能会出现各种骨骼畸形,如鸡胸、脊柱侧弯、X型腿、O型腿等。佝偻病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患儿母亲在怀孕期间体内维生素D储备不够,从而使患儿出生时缺乏维生素D,导致佝偻病。另外,患儿的饮食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缺乏维生素D的摄入,并且日常生活中也没有进行充足的日晒,最终导致体内维生素D的缺乏。如果患儿存在一些基础疾病,如肝脏方面的疾病,以及肾脏方面的疾病,影响维生素D的代谢和吸收,最终会引起佝偻病的发生。佝偻病主要是在于预防,充足的日晒、充足的健康饮食,都有利于防止佝偻病的发生。
    2023-08-02
  • 佝偻病是什么症状(视频)

    佝偻病是什么症状
    佝偻病的症状有以下几种:1、枕秃:患儿出现烦躁、睡眠不安、易出汗,经常摆动头部,可能会出现枕秃;2、骨骼畸形:如胸骨突出、肋骨外翻、脊柱侧弯,严重时可能还出现X型腿、O型腿等,患儿的肌肉力量会逐渐变差;3、牙齿症状:牙齿发出相对较晚,且牙齿参差不齐,牙齿的质量也相对较差;4、其他症状:有些患儿可能出现不愿意与人交流、语言发育障碍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且发生贫血、感染等。佝偻病主要是患儿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导致体内维生素D缺乏,影响钙磷代谢,最终出现骨骼发育异常。治疗要补充钙剂、维生素D,同时要多晒太阳,多进行功能锻炼,防止久坐、久躺等,避免畸形进一步加重。如果出现严重畸形,比如脊柱侧弯、X型腿、O型腿等,应积极进行治疗,患儿年龄较大时,如4岁或以上年龄,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2
  • 怎么判定是不是佝偻病(视频)

    怎么判定是不是佝偻病
    佝偻病主要是由于患者出现维生素D代谢紊乱,从而引起钙、磷代谢异常,最终导致骨骼发育畸形的一类疾病。诊断佝偻病,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临床症状:佝偻病通常多见于早产儿或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同时患者可能会出现早期症状,包括睡眠不稳、容易激惹、枕秃或多汗等现象。此外发育到一定程度,可能出现方颅畸形,即头颅方形,还可能有X型腿、O型腿、鸡胸、漏斗胸,部分严重的情况可能出现脊柱的严重畸形,出现此类情况,便要怀疑患者可能存在佝偻病;2、实验室检查:患者可能需要抽血化验钙、磷浓度,血钙和血磷浓度通常较低,而且体内活性的维生素D3比例也较低。若出现上述检查,包括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格检查均符合,便可以诊断为佝偻病。佝偻病较为重要的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同时患儿应注意加强营养、多晒太阳以及均衡饮食等,才能避免出现佝偻病,以及避免佝偻病的进一步进展。
    2023-08-02
  • 跟腱炎吃什么药效果好(视频)

    跟腱炎吃什么药效果好
    跟腱炎的药物治疗,在早期主要可以用一些消炎镇痛的药物,或者是一些活血化瘀的中成药,例如西乐葆(塞来昔布)、乐松(洛索洛芬钠),或者一些盘龙七等活血止痛的药物,而且患者也可以采用一些外敷药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都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跟腱炎都可以采用药物治疗,有些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支具固定、理疗按摩、功能锻炼等。而且如果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存在跟腱炎引起跟腱断裂或者是撕裂的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跟腱进行吻合,如果断端由于张力过大,无法达到无张力情况下缝合,可能还需要取自体肌腱或者异体肌腱,来加固跟腱吻合,这样才能彻底修复跟腱。而且手术之后,患者可能还需要戴一段时间的支具或者石膏,一般是3周或者6周左右。拆除石膏后,患者还需要进行规律性的康复功能锻炼,包括膝关节的折曲、背伸,还有逐步的一些负重运动等,一般患者在手术之后3个月左右,可以参加一些正常的生活、工作,满足一些运动的需求。如果患者需要进行一些剧烈运动,通常建议在手术6个月之后再进行,这样吻合肌腱强度比较牢靠,可以进行这种剧烈运动。
    2023-08-03
  • 骨质疏松症怎样锻炼(视频)

    骨质疏松症怎样锻炼
    骨质疏松症的锻炼方式主要是进行力所能及、适当有氧运动以及无氧运动,特别是在户外进行一定的有氧运动,会有利于骨质疏松症的康复。患者可以进行散步、快走、跳舞、进行日晒,促进活性维生素D3的形成,或者可以进行适当的无氧运动,也就是人体的负重运动,包括俯卧撑、平板支撑等活动,也有利于治疗骨质疏松症。除了功能锻炼之外,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常见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钙剂、二磷酸盐、降钙素、雌激素,还有促进钙形成的特立帕肽等药物。使用这些药物时,患者应该去骨科或者骨质疏松的门诊,来寻求骨科医生专业的建议。在进行治疗之前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测定,双能X线测定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如果患者是严重的骨质疏松,可能会采取治疗方式,包括长期服用钙剂、二磷酸盐的药物等,如果患者是由于雌激素降低所引起,可能还是要进行适当的雌激素治疗。因此患者长时间的骨质疏松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进行相关的检查诊断,同时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2023-08-03
  • 骨性关节炎常用药(视频)

    骨性关节炎常用药
    骨性关节炎是老年患者的常见疾病,临床上用于骨性关节炎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类:1、消炎、镇痛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如西乐葆、乐松、力美松、安康信等,同时可以予以外用剂型,主要作用是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2、营养软骨药物: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盐酸氨基葡萄糖等,还可使用活血化瘀中成药,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可以起到一定缓解肿胀的作用;3、其他药物:如果部分患者症状较严重,可进行关节腔内注射,常用药物是玻璃酸钠,主要作用是增加关节润滑、缓解症状。药物治疗并非骨性关节炎的唯一治疗手段,还可以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包括休息、功能锻炼、理疗、针灸等。如果上述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治疗包括微创手术,比如关节镜下清理手术。如果患者骨性关节炎退变比较严重,上述治疗无效,可能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或者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患者功能可得到良好恢复。
    2023-08-03
  • 颈椎病患者怎么锻炼(视频)

    颈椎病患者怎么锻炼
    颈椎病患者的锻炼主要增加颈部肌肉力量,以维持颈椎稳定性,常见锻炼方式包括平板支撑、俯卧撑等,可增加颈部多裂肌,以及斜方肌的力量。但上述锻炼方式不适合脊髓型颈椎病,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由于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神经已经造成明显压迫,锻炼颈部可能会使颈椎病症状更加严重,且保守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无效,建议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对于存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如果过度活动颈部可能会更加刺激椎动脉挛缩,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从而诱发头晕、头痛、恶心等症状。另外,在锻炼颈椎的过程中患者还应注意循序渐进,尽量避免过度锻炼,否则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2023-08-03
  • 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视频)

    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临床根据颈椎病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颈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酸胀不适等,治疗方式主要是休息、理疗、按摩,以及服用消炎镇痛药物。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2周左右,症状可以获得明显缓解;2、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会出现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按摩,以及服用消炎镇痛、营养神经的药物等。如果患者出现上肢无力或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明显效果,可以考虑手术治疗;3、脊髓型颈椎病:属于最严重的颈椎病类型,患者会出现四肢无力、双下肢行走不稳等严重症状,一旦发现需尽快手术治疗,以挽救神经功能,且保守治疗无效;4、椎动脉型或者交感型颈椎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胸闷等一系列不典型症状,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包括颈托固定、理疗、按摩,以及服用扩血管或者消炎镇痛药物。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2-4周,症状可明显缓解。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