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佝偻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治疗佝偻病主要通过补充VD,并且使用钙剂来加以辅助。目的是为了防止骨骼的畸形和复发。根据患儿在不同时期的状况表现来分为早期、活动期以及恢复期,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由所不同。 1.活动期佝偻病:为了控制患儿的病情活动和预防畸形,需要根据其临床的具体表现进行积极治疗。 轻度:服用VD20-30万IU,需要1次口服或者肌注,每隔1个月,可以再服用1-2次,与此同时,可持续服用1-2个月的钙剂,每天2-3次,每次0.5-1克,持续服用1-2月。 中重度:维生素D20-30万IU需要1次口服或者肌注,每隔1个月,可以口服或肌注2-3次;钙剂可持续服用2-3个月,每天2-3次,每次0.5-1克。 2.恢复期佝偻病:可以通过勤晒太阳和增加营养的方法。这一时期,可以停止服用维生素D,但是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复发,冬春季节需服用维生素D20-30万IU,一次性口服或肌注。一般有效期为2-3个月,为避免出现VD中毒,应当停止维持剂量口服,平时勤晒太阳便可。特别提示:以上药物的使用建议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023-07-30
  • 小儿腹泻怎么护理(视频)

    小儿腹泻怎么护理
    小儿腹泻,是2岁以下婴幼儿的常见病,是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小儿腹泻的护理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腹泻患儿原则上不主张禁食,应继续喂养。但是呕吐频繁的患儿,暂不宜进食,而采用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一旦病情好转,病儿有食欲,可及早恢复喂养; 2.腹泻期间饮食需适应患儿的消化吸收功能,一般可参考病儿食欲及腹泻情况,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可给予患儿流食和半流食,补充丢失的水分,有利于消化吸收。禁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3.如腹泻超过5天,建议换成无乳糖奶粉,同时补充锌制剂,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 4.腹泻期间防止受凉尤其是腹部受凉。小儿因消化系统发育还不成熟,特别是腹壁及肠道缺乏脂肪“保暖层”,因而容易受较凉空气的刺激而引起肠蠕动增加,导致便次增加和肠道水分吸收减少,大便稀溏,病毒也容易乘虚而入。
    2023-07-30
  • 什么是佝偻病(视频)

    什么是佝偻病
    佝偻病即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产生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的特征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软骨板和骨组织钙化不全,维生素D不足使成熟骨钙化不全。多见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主要是维生素D缺乏所致,包括围生期维生素D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食物中补充维生素D不足等原因。可以通过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得以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主要为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以及非特异性的精神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者可影响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及免疫系统,同时对小儿的智力发育也有影响。在临床上分为初期、激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初期、激期和恢复期,统称为活动期。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经治疗或自然恢复后临床症状消失。
    2023-07-30
  • 新生儿支气管炎的早期症状(视频)

    新生儿支气管炎的早期症状
    新生儿抵抗力比较弱,反应也比较弱,所以有支气管炎时,症状并不很明显。有一些孩子仅会出现吃奶比较差、呛奶的表现,这些症状实际上非常不典型,不能够引起家长重视。但是频繁呛奶,要引起重视,因为有一些孩子的气管炎,甚至是肺炎,早期症状就是呛咳,所以要仔细观察孩子是否存在口鼻周发青、发暗的情况。 如果孩子近来吃奶不是太好,体重不长或长得很少时,家长也要引起重视,可能是小婴儿、小新生儿感染疾病的征兆。在新生儿期,孩子体重每天都要增长,增长速度很快。若出现体重增长速度减慢,甚至体重不增,都是孩子有疾病状态的一种表现。
    2023-08-02
  • 小孩子没感冒光流鼻子怎么回事(视频)

    小孩子没感冒光流鼻子怎么回事
    小孩子没有感冒,仅出现流鼻涕症状,可能由着凉引起。孩子穿的少、吹凉风、吹空调可能会出现流清鼻涕症状,去除上述因素后,通常症状会消失。此外,过敏性鼻炎也会引起患儿出现流清鼻涕症状,也是比较常见导致流鼻涕的原因。过敏性鼻炎除了流鼻涕以外,还可以伴有打喷嚏症状或者揉鼻子等症状,因为孩子会感觉到鼻子痒。 部分孩子流鼻涕出现在感冒初期,可能没有任何其它症状出现,仅仅是流鼻涕,随后可能1-2天出现其它感冒症状,如打喷嚏、嗓子疼等。建议家长注意观察患儿症状,及时进行预防、治疗。
    2023-08-02
  •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视频)

    小儿佝偻病怎么查出来
    佝偻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症状、体征、化验检查,症状为烦躁、多汗、夜惊,尤其夜间出汗多。还要看平时钙、维生素D的摄入量、户外活动等,是否有可疑钙和维生素D不足。 体征为囟门大、出牙晚、方颅、郝氏沟、明显的枕秃、肋外翻、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实验室检查钙、磷、碱性磷酸酶。但重要的临床检查是照腕骨片,腕骨片可以看到临时钙化带的模糊、毛刷样改变、杯口征,这是绝对诊断的金标准。
    2023-08-02
  • 婴儿鼻屎太深怎么清理(视频)

    婴儿鼻屎太深怎么清理
    通常情况下鼻腔都会有一些分泌物,最终会形成鼻屎再排出来。如果不用棉棍塞进去捅,鼻屎的位置不会太深。 出现鼻屎深的情况,用一般的方法弄不出来,可通过以下方法解决: 1、有专门的负压球似的吸鼻涕器可以用,但是干的情况不太容易吸出来; 2、滴几滴母乳在宝宝的鼻腔里面,也可以滴两滴植物油让鼻屎软化,再轻轻揉一揉孩子的鼻翼部分,鼻屎就会容易往下,再轻轻地用棉棍掏出来; 3、平时比较稀的鼻涕,孩子很容易能自行排出。而干的时候不容易掏,可能越掏越往里。所以空气不要太干燥,母乳喂养的孩子没有问题,因为母乳的水分是比较多的,不需要额外补充水分。但在春秋季以及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可以适量给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加一点水。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一定要注意在2次奶之间要给宝宝喝水,主要根据宝宝的排尿情况、次数进行补水。一般排尿7次-8次以上,说明补水量是够的,做好平时的护理也会减少孩子干鼻屎的产生。
    2023-08-02
  • 小儿脑炎的早期症状(视频)

    小儿脑炎的早期症状
    小儿脑炎可以由多种病原体引起,比如细菌、病毒、结核等。脑炎早期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头疼、头晕、恶心、呕吐,具体如下: 1、这种呕吐比平时消化不良、胃肠炎出现的呕吐要严重得多,有时喷出的呕吐物会比较远; 2、小婴儿由于前囟门没有闭合,会减轻因炎症引起的脑内压力增高,所以早期症状会比较轻缓,比大孩子要轻。早期可以观察到前囟门有膨隆、饱满,平时的囟门是平与颅骨的,但现在是高出来的,有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3、孩子也会出现烦躁、不爱吃饭的症状,精神状态也不好。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些孩子都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比如精神萎靡、嗜睡等。
    2023-08-02
  • 孩子3周岁了不会说话是怎么回事(视频)

    孩子3周岁了不会说话是怎么回事
    孩子3周岁还不会说话是明显语言迟缓,一提到语言迟缓,有的家长会有一定误解,觉得孩子大一点后语言迟缓就会康复。如果到3岁还不会说话,绝大部分孩子有问题,只有极个别,比如家里有遗传史,爸爸、爷爷说话晚,到3-4岁才会说话,但现在正常,这样可能还稍稍放心一点,但也不可以在家干等,一定是要到医院,让医生判断一下。 因为大部分3岁孩子还不会说话,绝大部分有问题,比如智力问题或者孤独症,也有的孩子听力有问题,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语言的正常发展。家长在家不仅仅要观察孩子语言能力,还要观察孩子其它能力,综合起来才能掌握,比如孩子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是不是好,都能够综合判断孩子是单纯语言问题,还是整体发育异常等情况。
    2023-08-02
  • 宝宝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血小板高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是人体血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正常是100000/dl-300000/dl,如果超过400000/dl,就是血小板增多,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通常在感染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血小板增多,感染后血小板会降到正常,无需担心; 2、骨髓增生性疾病会造成血小板增多,通常这样的情况,血小板数量很高,比4000000/dl要高,属于持续性血小板升高,若通过观察一段时间都不能够达到正常,复查几次都是高,还是要到血液科让血液科医生判断,是不是需要做骨穿等进一步检查; 3、脾切除后血小板也会增高,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 4、过敏性疾病也会造成血小板增高,还可以通过这一点反过来判断孩子有没有其它过敏征象,也是支持过敏性疾病诊断的依据之一。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