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娟

  • 消化内镜科看什么病(视频)

    消化内镜科看什么病
    消化内镜科是进行内镜检查的场所和科室,部分医院将消化内镜归在消化内科,隶属消化内科的部门,而部分医院的消化内镜中心与消化科为两个部门。消化内镜科主要进行消化内镜的操作、检查和治疗,如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以及胰胆管疾病的内镜诊断和治疗,常见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 胃镜主要用于检查食管、胃和部分十二指肠疾病。肠镜主要进行结肠疾病的检查和诊断。另外根据情况,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小肠镜检查,胆胰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十二指肠镜检查,通过十二指肠镜进行胰胆管的逆行性造影,甚至可以做胆道镜检查。
    2023-08-03
  • 药会引起胃溃疡吗(视频)

    药会引起胃溃疡吗
    部分药物可以引起胃溃疡。消化性溃疡主要分为两种,即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目前容易引起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另一类是NSAIDs药物相关性溃疡。NSAIDs药物指非甾体抗炎类药物,常用于心脏科、神经内科、风湿科和骨科患者,如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风湿科和骨科患者为了缓解疼痛,也会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炎和止痛。 因此,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患者,是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高危人群,建议到医院进行呼气试验检查,明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做根除治疗。另外,可加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或抑酸药物,以降低胃溃疡发生的风险。
    2023-07-31
  • 早期胃溃疡症状(视频)

    早期胃溃疡症状
    胃溃疡的症状主要是腹痛,溃疡病腹痛特点呈季节性、周期性和节律性。季节性指患者通常在冬春交际和秋冬交际时出现腹痛;节律性指饱食后腹痛,即每次吃完饭后0.5小时开始腹痛;而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性指饥饿痛,即餐后3-4小时,饭前出现腹痛。 当出现节律性、季节性腹痛时,应警惕是否有溃疡病发生,需及时就诊。胃溃疡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非甾体抗炎药物所致。若由于心脑血管疾病,在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时出现节律性腹痛,需及时就诊,明确有无溃疡病的可能。
    2023-07-31
  • 长期胃溃疡会癌变吗(视频)

    长期胃溃疡会癌变吗
    胃溃疡为胃癌的癌前病变,胃溃疡长期不愈会有癌变风险。胃溃疡在不断愈合的过程中,若黏膜不能及时修复或修复不完全时,可能会发生癌变而转变为胃癌,因此要高度重视胃溃疡。 胃溃疡属于一种良性疾病,完全可以治愈,要严格遵守医生的要求,进行8周的药物治疗。同时要分析引起胃溃疡的原因,及时去除病因。若患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治疗后应定时复查,明确幽门螺杆菌是否根除。确定幽门螺杆菌根除之后,患者注意与他人分用筷勺,避免幽门螺杆菌的再次感染,降低胃溃疡复发和发生胃癌的风险。
    2023-07-31
  • 胃溃疡恶变是什么原因(视频)

    胃溃疡恶变是什么原因
    胃溃疡为胃癌的癌前病变,少数胃溃疡若不及时治愈、反复发作,胃黏膜在反复损伤、反复修复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癌变,形成胃癌。 胃溃疡恶变主要原因,一方面为易感因素,肿瘤有家族遗传倾向,有胃癌家族史者胃癌发生风险较高;另一方面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溃疡和胃癌主要的致病因素,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胃溃疡患者,不仅要进行胃溃疡的治疗,还需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通过治愈溃疡并根除幽门螺杆菌,降低癌变风险。因此胃溃疡癌变主要原因,即为易感患者和易感因素,包括溃疡不愈、不正规治疗、反复发病不愈合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持续存在,均会增加胃溃疡的癌变风险。
    2023-07-31
  • 清肠后拉黄水可以检查肠镜吗(视频)

    清肠后拉黄水可以检查肠镜吗
    患者进行肠道清洁后排大便为黄水,这种情况并非最佳,但不是一定不能进行肠镜检查。肠镜检查之前需做肠道清洁,以免肠道内有大量粪便涂布在肠黏膜表面,影响观察和进镜,故进行肠镜检查之前,患者需服用泻药清洁肠道,而清洁肠道较为完美的情况是服用泻药后,最终排出无色清水。 虽然检查部位为1.3m的结肠,但腹腔内还有3-5m的小肠,即使服用泻药,肠道依然可以分泌肠液,在内镜检查之前还会出现排黄水的情况。因此,若未排出大量粪渣,这种情况可以接受检查。当然,若能排出清水,属于较为完美的肠道准备。
    2023-08-01
  • 肛门镜和肠镜有什么区别(视频)

    肛门镜和肠镜有什么区别
    肛门镜和肠镜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检查方式,肛门镜相对于肠镜而言比较粗,材质比较硬。肛门镜主要用于肛门局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无法进一步深入到更远端的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升结肠等部位进行观察。 肠镜相对更软,材质更细,主要用于整个结肠的检查,肠镜深入到肠道内拐弯的部位时,患者可能会有不适感,医生向肠内打气,撑开黏膜时会出现腹胀感觉。两种检查的适应症不同,用于诊断和治疗的疾病不同,患者的感受也不同,二者不能互相替代。
    2023-08-01
  •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什么意思(视频)

    肠道菌群失调症是什么意思
    严格来讲,没有肠道菌群失调症这种疾病,人体肠道内有大量微生物,有较多细菌,细菌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肠黏膜的相互作用,维持着肠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平衡。当肠道正常菌群出现问题,即失去正常状态时,有可能会影响肠道内环境的平衡,影响肠黏膜功能的稳定性,从而出现相应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参与较多疾病的发生,不仅与腹泻、肠道疾病有关,有学者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高血压、脂肪肝、肝硬化也有关,甚至与精神系统疾病也有关。
    2023-08-01
  • 肠镜前喝电解质水技巧(视频)

    肠镜前喝电解质水技巧
    肠镜检查之前需做肠道准备,常用电解质溶液,服用电解质溶液时,应注意根据护士指导方法配好溶液,边饮边走动,要小口慢饮,不能过猛。肠道准备以往常用手段是服用硫酸镁或甘露醇,但患者不易配合,且副作用相对较大,近年来电解质溶液成为较好的选择,通常需在肠镜检查前一晚饮用3000ml的电解质溶液。 饮用电解质溶液时需注意走动,以促进肠道蠕动,达到更好的排泄大便效果。另外,电解质溶液不可饮用过猛,比如一口气饮用500ml,因为水摄入过快会导致患者出现呕吐现象,以致无法继续耐受电解质溶液,从而影响肠道准备。
    2023-08-01
  • 胃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视频)

    胃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
    肠道菌群失调时肠道环境被打破,肠道本身会出现症状,如大便习惯改变、腹胀,也可能会出现其他系统问题。但肠道菌群失调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若确定某种细菌与疾病有关,则可能是感染性疾病,而非肠道菌群失调。 较为明确的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疾病,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部分严重感染患者在大量应用抗生素以后,不仅杀灭病变部位的致病菌,同时也可能杀灭肠道内正常存在的菌,从而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引起严重的顽固性腹泻。肠道正常菌群环境破坏以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机会感染菌会在菌群紊乱的情况下引起肠道疾病。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