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波

  • 怎样防止腱鞘囊肿复发(视频)

    怎样防止腱鞘囊肿复发
    腱鞘囊肿存在一定的复发概率,因为腱鞘囊肿的形成与肌腱长期、反复摩擦,引起局部炎症,引起滑液渗出有关。这些生活习惯的存在是腱鞘囊肿产生的原因,也是复发的常见原因。要减少腱鞘囊肿复发,一定程度上需要改变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站立、长期行走,长期穿高跟鞋或比较紧的皮鞋,都是局部产生腱鞘炎比较常见的原因。手术操作需特别注意在腱鞘囊肿切除的时候,对于基底部进行一定缝扎或者结扎,这样可以避免关节里的液体渗出,进一步引起局部腱鞘囊肿复发。 因为腱鞘囊肿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需要鉴别不同的原因,有些是关节液体,有些是腱鞘周围的滑液引起液体。有一些病人的腱鞘囊肿是因为进行保守治疗,导致囊壁比较厚,周围粘连比较严重。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也要谨慎选择,能够通过切除获得控制,尽量要进行切除治疗。
    2023-08-03
  • 足部腱鞘囊肿手术是小手术吗(视频)

    足部腱鞘囊肿手术是小手术吗
    足部腱鞘囊肿的切除通常都是小手术,在医院按照日间手术的流程处理。因为足部腱鞘囊肿,脚上肌腱都比较浅表,腱鞘也比较浅在。手术治疗足腱鞘囊肿主要是通过手术把囊肿、囊壁进行完整切除,同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可以减少以后的复发概率,从而达到根治目的。虽然在皮肤上会做小切口,但切口也比较小,这样的手术通过局部麻醉操作就可以完成,手术当日就可以回家。 术后对脚上的伤口进行一定包扎之后,也不影响日常的行走,定期换药,保持伤口洁净,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恢复。腱鞘囊肿术后需避免之前的不良习惯,比如穿紧的鞋子、长期站立、长期走路,从而减少局部复发的风险。对于腱鞘囊肿的手术,还要注意需要和脚上的良性肿瘤鉴别,因为腱鞘巨细胞瘤也可以出现包块。如果是此类肿瘤,肿瘤的根源有可能会比较深,需要通过一定的检查,鉴别明确之后,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2023-08-03
  • 腱鞘囊肿怎么治最好(视频)

    腱鞘囊肿怎么治最好
    腱鞘囊肿的原因是由于肌腱的反复的摩擦引起的局部炎症。一般有两种临床表现,发现肿块就诊进行B超发现腱鞘囊肿,或局部疼痛引起病人的注意,再去医院里检查发现是腱鞘囊肿。 长期炎症,反复疼痛,形成慢性疼痛往往是病人比较难以承受的一种情况。手、脚每天都要使用,有些是由于工作原因需要不停地使用肌腱,局部疼痛情况很难因为短时间的药物治疗,或者休息获得缓解。 另外局部的包块可能随着时间的进展,也会慢慢增大,引起囊液越来越多,最终可能会在外观上呈现,在最终功能上会对病人产生一定影响。对于疼痛,改变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可能是长期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必要时会局部的辅助药物,或者用封闭针治疗,将药物注射到局部,获得比较好的控制。有很多病人都比较害怕打封闭针,打封闭针一般是依病情情况,择期进行,效果持续时间长,不会出现越治疗越没有效果的情况。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改变生活方式还是配合治疗非常重要的一步。肿块进行性不断增大,影响到病人生活,可适当选择手术切除,同时通过在切除的过程中,缝合产生囊肿的缺损部位,可以避免再次复发的风险。
    2023-08-03
  • 腱鞘囊肿必须手术吗(视频)

    腱鞘囊肿必须手术吗
    腱鞘囊肿不是必须要手术。腱鞘囊肿的发生都是由于肌腱反复摩擦,局部炎症引起滑液关节渗出,引起局部形成包块。有些病人包块很小,可触及米粒样或红豆样大小的包块,于偶然间发现。如果包块很小,局部症状还不明显,可以先观察,同时通过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长期用手机,容易引起摩擦,或长期走路,改善不良习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囊肿进一步进展,若无痛则不需要进一步处理。 如果肿块很大,外观已经比较明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局部手指或局部脚趾活动,可以进行手术处理。对于又大又痛的腱鞘囊肿,可能需要综合判断,有可能不是一个腱鞘囊肿,需要明确诊断。而且对于局部的肿块,建议积极先进行处理,解决引起炎症的根源,局部使用药物改善,通过采取综合手段改善病人症状。
    2023-08-03
  • 做了腱鞘囊肿切除手术后如何护理(视频)

    做了腱鞘囊肿切除手术后如何护理
    腱鞘囊肿手术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手术,因为病变往往位置比较浅表,一般是局麻操作,切除局部囊壁,修补局部破孔。术后对于患者没有太多的限制,早期可能不建议病人过早下地,避免伤口出现出血或者开裂,可以用健侧的肢体用扶拐下地活动、上厕所。等到术后晚期,比如5-7天以后,可以适当下地活动,穿拖鞋,活动时伤口可能会有轻微疼痛,但伤口已经不会有较多渗出。 此外,伤口要避免碰水,避免污染伤口,避免让伤口受到挤压。对脚不需要特别进行抬高处理,手术后局部可能会有局部肿胀,这是非常正常的过程,抬高虽然有利于水肿消退,但是当脚放下来之后又很容易肿,所以不需要特别在意。患者也可以穿弹力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水肿,有助于正常活动。
    2023-08-03
  • 很小的腱鞘囊肿可以不治疗吗(视频)

    很小的腱鞘囊肿可以不治疗吗
    腱鞘囊肿有大有小,小的囊肿可能是局部有一个非常小的包块,触感类似米粒一样,质地较硬,里面是周围渗出的液体,形成水样的球状囊腔。部分腱鞘之前反复摩擦引起局部滑液增多,但患者没有任何的疼痛,也不影响正常活动,对于这样的情况,通常不需要治疗。有些时候肿块可能比较大,但是没有临床症状,不痛不痒,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也可以观察,不进一步处理。 如果局部的肿块并不是很大,但是疼痛症状比较明显,需要进行病灶处理,但不需要通过手术方式。因为最大的症状还是因为局部的炎症引起,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先通过药物,局部外用药物,局部物理治疗措施减轻炎症,改善症状。单纯较小的囊肿并不需要外科去切除,因为单纯切除囊肿对于局部炎症并没有明显的改善,手术意义并不是很大。对于炎症的处理是治疗的主要措施,选择封闭治疗也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即通过注射药物控制局部炎症。
    2023-08-03
  • 做完腱鞘囊肿什么时候能走(视频)

    做完腱鞘囊肿什么时候能走
    做完腱鞘囊肿的手术之后,伤口通常在12-14天才能够拆线。但是腱鞘囊肿的生长部位处于脚背侧,对于负重没有太大影响,最大的影响可能是脚下地的时候,局部切口有一定张力,担心伤口裂开或活动之后伤口容易出血。对于做过这类手术的患者,建议在手术后早期3-5天之内,尽量避免脚踩地负重。如果要下床活动,用健康脚拄拐杖就可以正常活动。 一般在1周左右,伤口基本上已经初步愈合,伤口已经确保干净,包扎也比较轻薄,此时可以穿拖鞋适当踩地活动。最主要的是保持伤口干净,不要出汗、污染,定期到医院换药,检测伤口是否愈合正常。因为腱鞘囊肿做过手术之后,手术区域虽然做了局麻,手术切口也很小,但人体在手术创伤之后,容易引起局部肿胀,也不一定要把脚抬高。脚抬高有利于局部的消肿,但手术后轻度肿胀也属于正常情况,不需要因噎废食,可以适当下地走路。
    2023-08-03
  • 骨肉瘤会不会复发(视频)

    骨肉瘤会不会复发
    骨肉瘤患者有复发的可能。骨肉瘤治疗要求达到肿瘤的广泛切除,边界足够,化疗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则复发几率小。如果边界不足,化疗效果不理想,术后坏死率评估比较差。对于发生在骨盆部位、脊柱部位的肿瘤,复发的几率相对较高。规范的骨肉瘤的治疗是有效降低骨肉瘤复发非常有效的保障,包括术前准确诊断,按照要求的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以及手术广泛切除等综合措施,能够保证尽可能减少骨肉瘤复发的几率。 在一些特殊部位,比如骨盆或者脊柱,非常难以保证边界的情况下,可能会追加其它的辅助治疗手段,尽可能减少局部的复发概率。很多病人可能存在肺部转移,还要结合化疗效果并联合胸外科一起治疗。 骨肉瘤的复发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包括分型、年龄、位置等。骨肉瘤病理的分型包括成骨、成软骨、毛细血管扩张型等很多类型,另外其复发和骨肉瘤的发生部位有关,可发生在肢体、脊柱和骨盆。骨肉瘤发病的年龄其存在两个发病高峰的年龄,年轻人和年老者,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骨肉瘤最终的治疗的效果以及复发几率。
    2023-08-03
  • 骨肉瘤治愈率(视频)

    骨肉瘤治愈率
    骨肉瘤的治愈率受到治疗的规范性、化疗效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骨肉瘤在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以及辅助化疗的措施的保证下,即规范化治疗下,5年生存率在60%-70%,10年的生存率大概在30%-40%。 骨肉瘤的治愈率具有个体差异,与发生部位、化疗的效果等有关。当坏死率发生在90%以上,要好于化疗的坏死率在90%以下的病人,此外,与复发时间、肺转移时间也都有明显的关系。发生肺转移的时间越长,病人获得治愈机会也会相对更大。在治疗结束之后很短的时间发生复发或者转移,这些病人治愈率要远远低于其他的病人。
    2023-08-03
  • 骨巨细胞瘤能根除吗(视频)

    骨巨细胞瘤能根除吗
    骨巨细胞瘤是好发于20-40岁青年人的良性、富有侵袭性的一种肿瘤,性质相对比较温和良性,但有侵袭性,在治疗上面相对要更积极。但可进行病灶内的处理,通过手术把病灶里面的肿瘤刮干净,再辅助辅助手段,比如电刀灭活,用石炭酸灭活,用磨钻打磨,把病灶的清除范围扩大,彻底把肿瘤清除干净,肿瘤复发率较低。 骨巨细胞瘤恶变极其罕见,也有极少部分的病人会发生早期或者晚期的肺转移,这些情况下,通过密切的临床随访,可以尽早观察,尽早进行处理。现在针对骨巨细胞瘤,也有靶向药物,对于特别难治的患者,也通过药物来进行控制,如通过定期注射药物控制肿瘤进展。总体而言,骨巨细胞瘤手术的局部复发率为7%,通过积极正确的手术操作,定期随访观察,骨巨细胞瘤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