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棉荣

  • 糖尿病足有哪些危险因素(音频)

    糖尿病足有哪些危险因素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糖尿病足危险因素,首先是可能有足溃疡的既往史,因为有溃疡的既往史,又新发生了溃疡的,就很容易引起糖尿病足,所以足溃疡的既往史是危险因素之一。第二个,就是神经病足的症状,比如足的麻木,感觉触觉或者痛觉减退或者消失,或者就是缺血性的血管病变,运动引起的腓肠肌疼痛或者足发凉,还有神经病变的体征,比如足发热、皮肤不出汗、肌肉萎缩、鹰爪样趾等等的,这可都是危险因素;还有糖尿病的其他慢性并发症,比如严重的肾功能衰竭或者肾移植,明显的视网膜病变,这都是好发的危险因素;还有神经或其他血管病变、足部的畸形;还有其他的危险因素,比如像视力下降;影响足功能的骨骼问题、鞋袜不合适,都是危险因素,还有个人因素,比如社会经济条件差,老年或独自生活,拒绝治疗和护理,这些也都是造成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总之,对于危险因素要给予特别的关照,特别的关注,加强筛查和随访,这样子就能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
  •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有哪些(音频)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糖尿病足来讲,护理尤为重要。这样子可以防止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得了糖尿病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将足部的护理视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日用温水洗脚,保持脚的清洁。第二、洗脚前一定要试水温。而且由于本身的神经病变、血管的病变,造成对水温的不敏感,有的病人就容易直接烫伤造成溃疡。而且脚洗净了以后,应该用干毛巾轻轻的擦,要用柔软的毛巾不能用粗糙的,防止造成皮肤的损伤。另外,保持皮肤的柔软,可以涂护肤油霜,这样会更好。如果脚汗出的多,也可以用爽身粉吸水等。每天要检查足跟、足底、趾缝,看有没有破溃、裂口、擦伤和水疱。如果发生,应及时的就医妥善地处理,千万不能自行处理。像鸡眼也不能自己去剪、割,这都要由医生处理。鞋、袜要合适宽松,不宜穿尖头的鞋、高跟鞋,这些对脚都可以造成不良影响。在冬天的时候,虽然感觉脚凉,但是也不能用热水袋、暖水壶,防止烫伤。如果足部有真菌感染要及时治疗。尽量避免足部损伤,防止冻伤、挤伤,选择适当的体育锻炼。总之,护理特别重要。
  • 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音频)

    糖尿病足的危害有哪些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慢性严重并发症,首先有糖尿病足以后会加重家庭或者社会的经济负担,治疗糖尿病足是要投入经济力量的。如果糖尿病足感染比较严重也可以出现休克、低血压、骨髓炎、脓毒血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足是可防可治的,这要引起广大糖友的重视,对于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要及时去除,我们要每日检查足,如果发现足有水疱、有开裂、有破损,如有疼痛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总之糖尿病足危害较大,它可以致死致残,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在经济上也耗费巨大,所以我们对于糖尿病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旦发现有一些小问题,就要及时就医,防止病情发展。
  • 孕晚期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音频)

    孕晚期骨质疏松应该补什么?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孕妇骨质疏松主要是选择含钙高的食物,这样既安全又比较好,如牛奶、鱼类、虾蟹、新鲜的青菜、还有乳制品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物,就是沙丁鱼、青鱼、牛奶、鸡蛋等。比较严重的,也可以加一点鱼肝油,但不能过量摄入。对于孕期骨质疏松,主要是食物补充。
  • 低血糖能痊愈吗(音频)

    低血糖能痊愈吗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低血糖的预后大多是良好的,但是根据病因不同,治疗的效果是不同的,如是糖尿病用胰岛素过多了,这样的低血糖或者是使用的降糖药物超量了,调整药物低血糖就可能避免发生。还有一个是胰岛素瘤,瘤子做完手术以后,它也是低血糖,就不再发作了,如果是反应性低血糖,还有原因不明的功能性低血糖,在早期的糖尿病人身上就会出现或者婴幼儿期的低血糖症,在这个时候要想办法预防,如早期糖尿病的时候,是少量多餐,就是定时进餐,防止出现低血糖,还有体内对抗胰岛素的内分泌激素不足,如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还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胰岛素的A细胞功能减退,这些激素不足,都可以造成低血糖症。所以要针对这些病因来进行治疗,还有肝脏疾病、重症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晚期、慢性肝淤血等,这些都可能造成继发性的低血糖。所以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另外一些中毒也可以造成低血糖,如乙醇中毒、荔枝中毒、水杨酸中毒、磺氨中毒等,这种中毒经过治疗,如果病人治疗好,低血糖也就不再出现了。总之,要针对病因治疗,如果病因明确,有的低血糖是可以治愈的。
  • 低血糖有什么危害(音频)

    低血糖有什么危害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低血糖,首先要了解低血糖的诊断。对于非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为血糖
  • 低血糖昏迷急救怎么治(音频)

    低血糖昏迷急救怎么治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低血糖昏迷来说,因为病人不能口服进食了,所以应该立即静脉给予50%的葡萄糖50-100ml,静脉滴注10%的葡萄糖1000ml,在这其中,病人根据血糖监测的情况,一般15-20分钟监测1次血糖也可以的,同时给予胰高血糖素1-2mg肌内注射,胰高血糖素虽然升血糖比较快,它不易于肝源性低血糖或者是酒精性的低血糖。如果病人昏迷的时间比较长,而且经过葡萄糖的输入或者胰高血糖的应用仍没有好转,血糖仍然是比较低,这个情况需要静脉用糖皮质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或者地塞米松静脉给。另外,由于昏迷有可能是造成脑水肿,所以要适当的用甘露醇。总之,要15-20分钟监测1次血糖,再根据血糖的情况调整药物的剂量和用药的速度。如果血糖恢复正常以后,要寻找低血糖发生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防止低血糖再次发生,对患者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音频)

    低血糖有哪些表现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一旦出现低血糖,就会有两个方面的表现,首先,有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如大汗,一般出的都是冷汗、颤抖、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紧张、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呕吐、四肢发凉等,这都是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同样可以出现中枢神经受抑制的症状,如低血糖出现的嗜睡、意识朦胧、定向力和识别力障碍、多汗、肌张力下降、震颤、精神失常,还有痉挛、惊厥、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性格变异、昏迷等,都是低血糖的表现。低血糖可以分轻、中、重度的,如轻度,只是仅感觉有点饥饿,可伴有一过性的出汗、心悸,这种轻度的可自行缓解,因为体内有调节血糖的机制,中度的情况下,就有心慌、出汗、饥饿明显,有的病人可能出现手抖、头昏,这需要补充含糖的食物,才能纠正低血糖,重度是在中度低血糖的症状基础上,出现了中枢神经功能不足的表现,如病人嗜睡,总是睡觉,还有意识、认人、认方向都认不出来了,方向辨别也不对,还有胡言乱语,甚至昏迷或者更严重的可以造成死亡。总之,低血糖的表现是各种各样,一旦发现要及时测血糖,及时给予处理。
  • 糖尿病低血糖怎么治疗(音频)

    糖尿病低血糖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对于糖尿病低血糖来说,是比较常见的,是伴随着糖尿病患者终生的,当低血糖轻症的时候,且神智清楚的时候,可以口服糖水或者是含糖饮料、可乐、雪碧都可以,饼干、面包、馒头也可以吃,这样很快就能缓解,如果是低血糖昏迷的,这个时候就要去医院抢救,给予50%的葡萄糖30-50ml,马上静脉注射,随后继续静脉5%-10%的葡萄糖输入,直到血糖到安全范围了,神志清楚以后可以进食,在这个期间,要15-20分钟测1次血糖,如果治疗仍然没有好转,根据适应症可以以高血糖素1mg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但要选好适应症,也可以用氢化可的松或者地塞米松静脉点滴,这样血糖就升高,如果血糖恢复正常了以后,这个病人半小时以后神志仍不能恢复,就考虑脑水肿,可以给予20%的甘露醇应用。总之,血糖恢复正常后,要查低血糖发生的原因,看是药物的问题,还是其他的问题,是运动多了,还是吃的少了等一些问题。针对发病原因治疗,一定要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 低血糖注意事项(音频)

    低血糖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于棉荣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急诊科
    低血糖一旦发生,就立即进行早期的识别和处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预防低血糖发生,如果真正有了低血糖,要立即纠正低血糖,但是也得找它发病的原因,发病的原因找到以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避免再次发生低血糖,这个特别重要,因为反复的低血糖可以造成不可修复的脑损害,还可以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患者的伤残和死亡。总之,低血糖一旦发生,应该注意立即治疗。另外,就是要做到早期的识别和处理,而且尽快找出低血糖发生的原因,预防低血糖再次发作,防止低血糖给病人造成脑的损害,引起心脑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