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医师:
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在临床上,有一部分靶向治疗药物要求在用药前进行基因检测,大多数化疗药物在应用之前,并不依赖于基因检测的结果。靶向药物应用前进行基因检测的目的是要寻找到明确的治疗靶点,从而指导后续靶向治疗药物的选择,比如对于非小细胞肺腺癌的病人来说,需要通过基因检测来寻找治疗靶点,当病人检测到了EGFR基因存在敏感突变的情况,可以采用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埃克替尼、奥希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药物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n如果经检测结果显示ALK基因存在重排的现象,或者是ALK基因融合,这时可以采用针对ALK基因的靶向药物来进行治疗,比如克唑替尼、色瑞替尼、阿来替尼、布加替尼等药物,都是专门针对ALK基因异常的靶向治疗药物。而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并没有经检测的结果能够指导化疗药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