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帅

  •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视频)

    胆囊占位性病变是息肉吗
    胆囊占位性病变包括息肉、肿瘤,而占位性病变是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器官内出现不同于正常组织密度病变。如果血脂增高、胆固醇增多,刺激胆囊黏膜增生,则可能会使得胆囊出现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病等。如果息肉长大后反复出现炎症,并且未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则可以恶变成胆囊癌,在影像学检查上表现为浸润性生长、边界模糊。若胆囊癌侵犯胆管,患者可以出现黄疸。若侵犯肝脏、破坏肝脏实质,则会引起患者出现剧烈疼痛。因此,当患者发现胆囊占位性病变后,需要及时进行鉴别,B超医生可以准确判断早期或较明显的胆囊息肉。若无法判断占位性病变,则需要通过CT、磁共振、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的良性和恶性。
    2023-08-02
  • 肝弥漫性病变是什么意思(视频)

    肝弥漫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肝脏弥漫性病变是指在病理性因素影响下,导致肝脏形态学以及B超检查时反映出病变表现,通常由以下因素所致:1、脂肪肝:患者血脂过高超出肝脏分解和代谢能力后,可能会沉积在肝细胞中形成脂肪肝,进而导致肝弥漫性病变。患者可以采取降血脂措施,同时辅以运动和饮食控制进行改善;2、肝纤维化:如病毒、酒精、药物等因素均可能导致肝细胞坏死,使肝脏逐渐纤维化,从而发生肝弥漫性病变反应。若患者是由于酗酒所引起,则需严格戒酒,若为药物使用不当所致,则需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同时可以考虑应用异甘草酸镁、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进行护肝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患者肝脏功能和形态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
    2023-08-02
  • 肝脏炎性假瘤CT表现(视频)

    肝脏炎性假瘤CT表现
    对于肝脏炎性假瘤,CT可表现为边缘强化、瘤体密度不均,甚至出现坏死。而在患者进行体检或出现相关症状时,如右上腹压痛、胀痛,经过CT检查可能会发现占位性病变。若既往出现过发烧、肝脓肿,可以转变成炎性假瘤,属于在炎症的基础上进展的肝脏占位性病变,而CT上也可以出现强化,因为有血流供应。此类患者如果发生感染,肝脏炎性假瘤内可以出现坏死、液化,需要与肝癌进行鉴别。若肝脏炎性假瘤处于炎症转变期,患者不发烧,也无特别明显的症状,可以先观察,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患者出现疼痛、发烧,需要采取手术切除病变肝叶、肝脏,重要的是通过穿刺取出病变细胞,或将手术切除的标本送到病理科,进行良恶性的鉴别。
    2023-08-03
  • 体检前吃护肝片能降转氨酶吗(视频)

    体检前吃护肝片能降转氨酶吗
    在进行体检前服用护肝片,可以降低机体转氨酶水平。如果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需要查明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内科性原因: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药物不当使用,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2、外科性原因:包括胆结石以及胆道、肝脏肿瘤,同样可以引起转氨酶升高。如果出现转氨酶升高,体检时一过性地使用护肝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要进行对因治疗。如果由于病毒感染所致,可以采取抗病毒治疗。若由于长期酗酒引起转氨酶升高,建议及时戒酒。对于药物性肝损害,患者需要停止使用相应药物,再服用护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苷等。对于外科性的问题,建议患者通过手术切除结石、肿瘤,同时进行对症支持治疗,从而使转氨酶恢复至正常水平。
    2023-08-03
  • 急性胰腺炎好转的表现(视频)

    急性胰腺炎好转的表现
    急性胰腺炎好转的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体温恢复正常; 2、患者消化道功能接近恢复,大便次数开始增加,大便开始成形; 3、局部症状如腹部压痛、反跳痛开始减轻或者消失,腹部压力开始降低; 4、患者自觉症状逐步好转,精神得到有效提升; 5、相关生化指标好转。 通过以上方面可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已经在往良好的方向发展。
    2023-08-03
  • 体检肝有问题怎么回事(视频)

    体检肝有问题怎么回事
    患者通过体检可发现肝脏有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几方面:1、内科性问题:往往是肝功能改变,如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白蛋白降低或AG比值倒置,可考虑为病毒或酒精性急性肝损害。患者可通过血清学检查或B超检查,以及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等保肝、护肝药物,对病毒进行控制,患者还需戒酒,以使肝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2、外科性问题:当在影像学中发现胆囊或胆管结石时,可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将胆囊切除,或通过胆总管探查,打开胆总管将结石尽量取尽,并放置T管引流。因此当体检发现患者肝功能存在问题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以避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肝豆状核变性怎样确诊(视频)

    肝豆状核变性怎样确诊
    肝豆状核变性可以通过尿酮、血清中铜蓝蛋白以及肝细胞穿刺活检确诊。若血清中的铜蓝蛋白、尿酮数值大幅升高,表明患者的肝脏对酮属于无法利用的状态。此时可进行肝细胞穿刺活检,通过B超引导获取一定的肝细胞组织,并在病理科显微镜下判定是否存在肝豆状核变性。豆状核变性属于遗传性疾病,常见于脑部及肝部病变。由于患者的基因功能缺失,导致酮无法在体内得到有效利用,使酮聚集在脑部或肝部。因此,豆状核变性可分为脑性、肝性以及混合性,脑部易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对于此类疾病,较好的治疗方法为肝移植,虽然其他的对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但无法从根本解决疾病。
    2023-08-03
  • 午饭后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午饭后后背疼痛是什么原因
    午饭后后背疼痛,常见于以下原因:1、胃肠道病变:患者可进行简单的胃镜,观察胃十二肠黏膜是否完整,有无溃疡、糜烂及其他病变。如果有上述病变,需根据病变特点使用洛赛克(奥美拉唑镁片)、洁维乐(磷酸铝凝胶)等药物,使胃肠道病变得以恢复;2、胆道或胆管炎症:如果已排除胃肠道问题,需做B超明确胆管、胆囊有无结石、胆管炎的表现。如果胆囊壁、胆管壁明显增厚,还有胆管扩张,需要通过外科手术将病变去除,使症状得到控制和消失;3、心脏病变:较常见,尤其是老年人有高血压病史或血脂增高等情况,进食后可引起心肌缺血,也可以引起后背疼痛。患者可做心电图检查或心脏彩超等,判断心脏有无明显缺血或其他病变,也可使用硝酸甘油,在心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023-08-03
  • 甲型肝炎传播途径(视频)

    甲型肝炎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当甲肝患者排出粪便污染食物后,健康人群未经过充分、有效消毒便进食至体内,甲肝病毒便可通过此途径传播。甲型肝炎属于病毒性肝炎,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进入健康人体后通过门脉系统到达肝脏,使得肝脏发生一系列病理性改变。患者可表现为肝功能受到损害、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白蛋白下降等一系列病理性改变,还可出现发烧、右上腹胀痛、隐痛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进食后可能出现呕吐、恶心等表现。因此,对于甲肝患者治疗方式首先切断传播途径,保证患者摄入食物得到充分、有效消毒处理。另外,一旦患者感染甲肝,需及时通过保肝护肝和抗病毒治疗进行救治,使患者肝功能得以恢复,则黄疸、腹痛等症状可以消失。
    2023-08-03
  •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东西是因为什么分泌过少(视频)

    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东西是因为什么分泌过少
    肝炎患者不愿进食油腻食物,主要原因为肝脏功能受到影响及破坏。通常肝脏每天产生1000-1200ml胆汁,胆汁进入到消化道后主要参与脂肪消化,即将脂肪乳化,乳化后的脂肪较易被胰脂肪酶消化。如果肝脏功能受到损害,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或者药物性肝脏损害,还可能为长期胆石症、反复梗阻性黄疸、胆管炎等情况,均可以使肝脏功能受到严重影响,而导致胆汁分泌量及胆汁的性质发生改变。因肝脏本身胆汁生成减少,当患者看到油腻食物时,会表现恶心症状而不愿进食。此时,需恢复肝脏功能,包括祛除病因,如抗病毒、戒酒、停止使用不良药物等,而外科手段需取尽结石,保证胆管通畅引流,肝功能恢复后患者再进食油腻食物,则不会出现恶心、反胃症状,可正常消化食物。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