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立力

  • CA12-5值是20正常吗(音频)

    CA12-5值是20正常吗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CA12-5的数值是20U/mL,在正常范围之内,也就是CA12-5正常。在很多家医院,CA12-5检测的正常值上限范围是小于35U/mL,故只要CA12-5的检测数值小于35U/mL,都属于正常的情况,不需要过分担心。\n只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恶性肿瘤都会出现CA12-5增高,即使是卵巢上皮癌的病人,也并不是都会出现CA12-5增高。在卵巢浆液性上皮肿瘤当中,CA12-5的数值常可以增高,而在卵巢未分化癌当中,CA12-5的数值也可以明显增高。但在卵巢黏液性肿瘤中,CA12-5的数值往往比较低,而卵巢透明细胞癌中并不会见到CA12-5增高的情况。临床上并不能依赖于CA12-5数值的高低排除或诊断卵巢癌,而CA12-5数值动态变化,最大的临床意义就是可以用来观察治疗疗效。
  • 肿瘤六项各代表什么(音频)

    肿瘤六项各代表什么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在临床上,一般采血化验肿瘤六项指标,主要包括六种临床常用的肿瘤相关标志物,比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鳞状细胞癌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和糖类抗原15-3,不同肿瘤标志物代表的临床意义存在差别,主要分析如下:\n1、癌胚抗原:出现明显增高时,需要警惕是不是有发生肺小细胞肺腺癌、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的可能。\n2、甲胎蛋白:甲胎蛋白的明显增高,需要警惕是不是有发生原发性肝癌和生殖腺胚胎性肿瘤的可能。当然,在一些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病人中,也可以出现甲胎蛋白的轻度增高,所以需要注意鉴别。\n3、鳞状细胞癌抗原:该指标的增高常发生在一些鳞状细胞的恶性肿瘤,比如食管癌、喉癌、头颈部恶性肿瘤、肺小细胞肺鳞癌、宫颈癌等癌症类型。\n4、糖类抗原19-9:该指标升高常发生在胃癌、大肠癌和胰腺癌。\n5、糖类抗原12-5:该指标明显增高,常提示有存在卵巢上皮癌的可能。\n6、糖类抗原15-3:该指标增高,常提示有乳腺癌的可能。
  • 癌症病人化疗后能吃蛋白质粉吗(音频)

    癌症病人化疗后能吃蛋白质粉吗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大多数癌症病人在化疗后,可以适当吃蛋白质粉。因为化疗后病人的饮食,应该适当增加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而蛋白质粉能够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优质蛋白质和氨基酸等成分。适当给化疗后的病人吃蛋白质粉,对于化疗后身体状态的恢复有好处,尤其是对于化疗后由于厌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情况而不愿意吃饭的病人,可以通过适当吃些蛋白粉来维持身体所必要的营养元素含量。\n癌症病人需要注意,蛋白质粉尽可能不要空腹食用,以免引起病人出现腹部不适或者胃胀的现象。蛋白质粉最好在稍微进食一些粥或者馒头、花卷之类的主食后再食用,也可以直接用蛋白质粉发面来蒸馒头、蒸花卷、蒸包子,既能够给病人补充营养,又可以增加病人的食欲,使病人能够很好的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中快速的恢复过来。
  • 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方法(音频)

    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方法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在临床上,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方法有很多种。早期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瘤体比较小时,治疗会相对容易一些,可以对这类病人进行手术切除的治疗,或者是进行液氮冷冻治疗,都能够取得比较好的疗效。当瘤体逐渐增大后,仍然可以采用手术或者液氮冷冻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治疗的创面比较大,容易在手术后留有瘢痕,有时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病人可以采用磷-32敷贴,或者是采用X线进行体外照射,致毛细血管发生栓塞,最终可以导致瘤体萎缩。\n个别生长范围比较广泛的毛细血管瘤,可以尝试使用泼尼松口服进行治疗,可能会限制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发展速度。但在激素的用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素引起的一些不良反应,包括预防感染发生等。此外,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治疗也成为了治疗毛细血管型血管瘤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光治疗,可以使血管内的血红蛋白瞬间凝固,使血管管腔闭塞,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 心脏膨胀瘤形成的原因(音频)

    心脏膨胀瘤形成的原因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一般来说,心脏膨胀瘤的形成主要为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临床上相对比较常见,发生率大概在10%。心脏膨胀瘤主要表现为左心室的膨胀瘤,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愈合、变薄的左心室壁瘢痕组织承受高压而发生了膨出所导致。在发生了左心室膨胀瘤后,左心室常呈瘤状的膨胀,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心尖的前外侧壁,这个区域的血液供应来自前降支,由于前降支的梗阻,可以引起局部室壁的坏死,随后发生纤维化变薄,而逐渐的膨出,形成左心室膨胀瘤。\n如果右冠状动脉或者回旋支梗阻并发膨胀瘤,这种膨胀瘤往往发生于室壁的后方,心室膨胀瘤形成后会引起一系列的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当心脏收缩时,部分心室内的血容量将挤入被动扩张的瘤体,而没有被逼出。所以会降低左心的输出量,终会导致左心室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常常会主诉有气促、疲劳的症状,可以逐渐出现心衰和肺水肿的现象。
  • 什么是安宁疗护(音频)

    什么是安宁疗护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所谓安宁疗护,实际上是一种癌症姑息治疗的方式,通过由医生、护士、志愿者、社工、医疗师以及心理师等人员组成的团队服务,为病人和家属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减少病人身体上疼痛的同时,更加关注其内心感受,并给予心灵照护,使病人能够有尊严的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n安宁疗护这样的治疗手段,或者说是这样一个理念,是起源于欧美等先进的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有了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其他的城市也逐渐有临终关怀的试点,提供了不定数量的临终关怀床位,为大多数临终的癌症病人和家属提供帮助。安宁疗护的服务目标主要是一些已经处在接近临终阶段的癌症晚期病人,这些病人在现有的医疗水平下,已经不可能使其痊愈,在安宁疗护中心可以针对病人的不适症状进行对症的处理,来减轻病人的痛苦,同时还可以进行心理护理的跟进,帮助病人平静的面对死亡,并完成心愿。
  • 癌胚抗原>200ng/mL一定是癌吗(音频)

    癌胚抗原>200ng/mL一定是癌吗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当癌胚抗原>200ng/mL时,也不一定就是得了癌。虽然癌胚抗原的数值达到200ng/mL,是正常值的四十几倍,属于癌胚抗原数值明显增高的情况,往往提示身体内存在癌的可能,但是不能根据癌胚抗原数值的高低来确诊或者排除癌。最关键是癌胚抗原的明显增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建议病人做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比如胸部CT、乳腺B超、胰腺CT以及肝胆管检查来发现病变,如果发现病变后,还可以进一步取病变组织做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是不是发生了癌变。\n癌胚抗原的明显增高,也要求进行胃镜、肠镜的检查。通过胃镜、肠镜,对于可疑的病变,同样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才能明确是不是得了癌,也就是说癌胚抗原的数值并不是用来确诊癌的依据,确诊癌还是需要依靠病理学的诊断结果。
  • 糖类抗原24-2单项偏高应该再做什么检查(音频)

    糖类抗原24-2单项偏高应该再做什么检查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一般来说,如果糖类抗原24-2出现单项偏高的情况,首先应该做胃镜和肠镜的检查,观察胃内和肠道内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如果发现了病变,可以进一步取组织做病理检查,来明确病变为良性或者恶性。此外,也可以做胰腺的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来看胰腺上是不是有恶性肿瘤,必要时可以在超声引导下做病变的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来进一步明确诊断。\n糖类抗原24-2单项偏高,还需要做胸部CT的检查,来除外是不是患有肺癌。因为在一部分肺癌病人中,也可以出现糖类抗原24-2单项偏高的情况。通常情况下,糖类抗原24-2的浓度增高,常常和肿瘤的分期呈正相关。如果病人的肿瘤发生了远处转移,糖类抗原24-2的数值会明显高于没有发生转移的病人。所以在临床上,糖类抗原24-2更大的临床意义是用来观察治疗的疗效,并且及时发现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
  • 癌症病人体重能回升几斤(音频)

    癌症病人体重能回升几斤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一般不同的癌症病人,体重能回升的数量不同。癌症病人在接受了抗癌治疗之后,由于将癌症的病灶去除,病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原来所伴有的痛苦会获得相应减轻,病人的食欲也可以增加,这时病人的体重可以逐渐恢复到患有癌症之前的水平。有的癌症病人体重可能回升3-5斤,而有一些癌症病人,可能营养状态比较好,体重可能回升十斤左右。\n在体重回升的同时,病人常常精神状态也比较好,心情保持在基本开朗的状态,也能够适当进行户外的活动,这些对于癌症病人的身体康复都非常有好处。只是需要注意,癌症病人在身体恢复的过程中,不要过度进步,而是应该掌握一个适度和适量的原则。如果过度进步,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反而会影响到癌症病人的健康。
  • 癌症转移到骨髓会怎样(音频)

    癌症转移到骨髓会怎样
    讲解医师:邓立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内科
    在临床上,癌症转移到骨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情况,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异常。病人常常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烈疼痛,往往不能忍受,病人的活动受到限制。\n由于骨髓中有大量的癌症细胞生长,就会使骨髓中正常细胞的生长受到限制,病人血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系统的各类细胞,都可以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如果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明显减少,病人可以出现感染的情况,严重时甚至可以出现败血症,进而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如果病人的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病人可以出现鼻出血、牙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甚至出现呕血、咳血、便血等表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减少,可以导致病人出现面色苍白、周身无力、胸闷、气短等严重贫血的症状。晚期病人常常会伴有消瘦和明显的体重下降,甚至是呈现一种恶液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