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光辉

  • 神经纤维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视频)

    神经纤维瘤的早期症状有什么
    神经纤维瘤又称为神经膜瘤、神经瘤、神经周围纤维瘤、雪旺细胞瘤、神经周围纤维母细胞瘤,属于神经系统遗传疾病。遗传模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主要由于基因缺陷使神经嵴细胞发育异常,进而出现的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基因定位,神经纤维瘤分为两型即Ⅰ型和Ⅱ型,具体情况如下:1、Ⅰ型神经纤维瘤: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癫痫发作、记忆力减退、骨骼损害、内脏损害等症状,这种疾病外显率比较高,患病率为3/100000;2、Ⅱ型神经纤维瘤:出现皮肤牛奶咖啡斑、耳鸣、听力下降、手颤、走路摇摆、语调异常、共济失调、口眼歪斜、面部麻木的症状,一般以单侧多发。
    2023-08-02
  • 女性脑肿瘤的症状(视频)

    女性脑肿瘤的症状
    女性脑肿瘤的症状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肿瘤体积较小时:通常缺乏明确的临床症状,多数肿瘤患者在发病初期,仅表现为轻度头痛、头昏、头晕,症状较轻微且可耐受,因此常会被漏诊;2、脑部肿瘤体积明显增大时:导致患者出现明显头痛、头昏,同时伴有出现颅内压增高,如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等,患者还会出现视乳头水肿、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部分患者由于肿瘤所在部位和压迫程度出现肢体偏瘫、言语发音障碍,甚至会出现癫痫的临床表现。老年人因为时间较长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类似于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建议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包括头颅核磁共振检查。
    2023-08-02
  • 胶质瘤最怕什么食物(视频)

    胶质瘤最怕什么食物
    预防胶质瘤的食物如下:1、芦笋:芦笋是较好的抗癌物质,具有调节机体代谢,提高自身免疫力的功效。对高血压、心脏病、白血病、胶质瘤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药效作用和抑制作用。芦笋中营养成分较多,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微量元素,同时含有特有的天门冬酰胺以及甾体皂甙物质,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白血病、膀胱炎、水肿等均有独特疗效;2、薏米:为较好的抗癌食物,根据最新的医学数据显示,对于癌症的抑制力可达35%以上,尤其对于大脑类疾病,抗癌效果尤为明显;3、海蜇:具有清热、化痰、润肠、降血压的作用,味道是甘咸,性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族、烟酸、胆碱、铁、磷、碘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
    2023-08-02
  • 右肋骨下方疼痛是什么原因(视频)

    右肋骨下方疼痛是什么原因
    右肋下方疼痛可由以下原因引起: 1、右肋骨下方疼痛需要关注腹腔脏器病变,右下方主要是肝、胆、胰等脏器,因此如果此类脏器发生病变会产生肋下疼痛,如肝炎、肝硬化、肝脓肿、肝肿瘤、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胰腺肿瘤等。建议患者行腹部超声检查,必要时行腹部CT检查,排除腹腔脏器器质性病变; 2、肋骨下部疼痛可以由肋软骨炎刺激肋间神经产生疼痛,可以通过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3、肺部病变建议行肺部CT检查,肺部占位性病变会刺激胸膜导致肋间神经痛; 4、胸椎病变建议行胸椎核磁共振检查,椎体病变、肿瘤胸椎转移、脊柱结核、脊髓病变等刺激神经会产生疼痛。
    2023-08-02
  • 男的右胸疼是什么原因(视频)

    男的右胸疼是什么原因
    男性右侧胸痛的原因如下: 1、胸部器质性病变:出现疼痛症状建议及时行胸部CT检查,排除胸腔脏器病变,如胸腺、肺、心脏等器官器质性病变,常见肺结核、气胸、胸膜炎、胸腔积液、肿瘤等; 2、外伤:肋骨骨折以及软组织挫伤会出现右胸部疼痛; 3、呼吸道感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或咳嗽时右胸口会存在疼痛; 4、肋软骨炎:肋软骨炎会刺激肋间神经产生胸部疼痛; 5、胸肋关节炎:出现胸部疼痛症状; 6、胸椎疾病:建议行胸椎核磁共振检查明确胸椎器质性病变,如肿瘤骨转移、胸椎结核、脊髓病变、胸椎黄韧带增厚、椎间盘突出、胸椎小关节病变以及背部软组织病变,刺激神经产生胸部放射性疼痛现象。
    2023-08-02
  • 脑水肿症状有哪些(视频)

    脑水肿症状有哪些
    脑水肿的典型症状如下:1、头痛、头晕以及喷射性呕吐,同时会伴有患者躁动不安、嗜睡、昏迷,眼底检查时可见视盘水肿;2、早期患者会有脉搏、呼吸频率减慢及血压升高等代偿性表现,脑水肿及颅内压增高,这种情况持续发展、恶化会诱发意识障碍及脑疝;3、局限性脑水肿表现为脑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多发生于局部脑挫裂伤病灶或者血肿周围,表现为癫痫或者瘫痪;4、脑水肿范围扩大,如果波及到语言中枢,患者会引起失语症;5、脑水肿范围波及到运动中枢时,患者会出现肢体活动障碍;6、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脑水肿,还会出现伴发症状,如颅内肿瘤导致的脑水肿可引起视野缺损、视力障碍,如果由于颅内感染导致,可以合并发热等症状。
    2023-08-02
  • 扑翼样震颤是什么样子(视频)

    扑翼样震颤是什么样子
    扑翼样震颤是由于颅内基底节病变或小脑性共济失调引起,这种震颤比较粗大、节律稍慢,通常呈对称性发病,可以累及上肢或下肢。这种震颤会有肌张力高低可变的现象,当患者平伸两上之时,上肢会出现偏斜的现象。伸直腕关节和手指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然后又会迅速伸直,而加上这种粗大的震颤动作,腕和掌指关节,会出现一个不规则的、阵发性的、鸟翼样的拍击样动作。这种动作类似于鸟的翅膀在煽动,因此被称为扑翼样震颤。这种扑翼样震颤的症状,临床可以见于肝豆状核变性,以及肝昏迷和尿毒症,也可以见于呼吸衰竭导致的肺性脑病。
    2023-08-02
  • 震颤麻痹是什么(视频)

    震颤麻痹是什么
    震颤麻痹又称帕金森病,一般发生于中老年人,是原因不明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这种病变主要累及脑部维持躯体姿势和调节躯体运动的椎体外神经系统。人进入老年后,有时会出现头和四肢的不自主哆嗦,这就是震颤。上肢远端震颤最为显著,手最明显,震颤有一定节律,大约4-6次/秒,安静时较明显,情绪激动时震颤症状会加重,运动时减弱或者消失,睡眠时会完全消失。这种疾病男性多于女性,起病和发展都很缓慢,呈进行性阶梯性加重。其具体特点如下:1、肢体齿轮样强直:震颤时受累的肢体动作会缓慢,伸肌和屈肌张力会增高;2、面具脸:由于病人面部表情肌较僵硬,导致表情呆滞,两眼直视成面具脸;3、写字过小症:同时语言会慢且单调,写字困难,写字越来越小;4、慌张步态:走路时头和身子前倾,一旦迈开步子就越走越快,难以止步,慌慌张张。
    2023-08-02
  • 什么是扑翼样震颤(视频)

    什么是扑翼样震颤
    扑翼样震颤是张力性神经支配的短暂性减低,表现为不随意的肌肉跳动,主要由于基底节病变以及小脑性共济失调引起,多出现的震颤较粗大,节律较慢。通常呈对称性发生,累及到上肢和下肢,肌张力高低可变。当患者向两侧平身上肢时,腕关节会突然屈曲,又会突然伸直。突然屈曲和伸直时,伴有有节律缓慢的粗大震颤,这种形态看起来如小鸟的翅膀在煽动,所以被称为扑翼样的震颤。这种疾病多见于代谢性疾病,如肝豆状核变性以及肝性脑病和尿毒症等,同时也可以见于呼吸衰竭时的肺性脑病。
    2023-08-02
  • 突发性震颤是怎样形成的(视频)

    突发性震颤是怎样形成的
    震颤属于锥体外系症状,出现突发性震颤症状可能有以下疾病导致:1、脑血管病变:建议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通常为脑出血、脑梗塞、基底节病变,患者会出现突发性震颤,同时伴有运动感觉障碍。发生此类病变时,建议及时到神经科会诊治疗;2、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此类疾病患者会有震颤的临床表现,同时会有肢体僵硬、动作减少、步态不稳等症状;3、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伴有心悸、消瘦、多汗、突眼等伴发症状;4、心理因素:通常在受到不良刺激或者心情紧张时出现,通过平复情绪可以改善;5、其他:常见于酒精戒断反应及药物副作用,临床药物卡马西平副作用是出现震颤症状。酒精戒断症状也会表现为突发性震颤,同时伴有幻觉、定向力下降等。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