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急性心梗心电图变化(音频)

    急性心梗心电图变化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心肌梗死以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典型的表现为凸面向上的ST段抬高,并伴有对应导联的ST段降低。心电图动态改变包括超急性期T波宽大,无明显向上的凹面,可定位梗死区,Q-T间期通常延长。Q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时限缺乏预测性,急性心肌梗死时Q波可能出现很早,仍应进行再灌注治疗,R波异常或反向性的进展是急性或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信号。对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的压低和T波的倒置往往是其表现。
  • 房颤紧急发作常备药有哪些(音频)

    房颤紧急发作常备药有哪些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房颤紧急发作时,往往会造成心率的加快以及心绞痛事件的发作,所以常备药物具体如下:\n1、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如短效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等等。\n2、抗心肌缺血的常备药物,包括硝酸酯类药物,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以及中成药物,如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麝香通心滴丸等药物。\n3、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往往容易导致心功能的不全,容易出现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对于房颤患者,如果给予药物保守治疗,其治疗方案包括抗凝药物的使用,以及控制心室率药物的使用,控制心室率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以及洋地黄类药物。\n4、当出现合并心力衰竭等事件时,往往需要给予利尿剂相关的治疗,另外需要给予抗凝药物的相关应用。
  • 心房颤动心室率规则吗(音频)

    心房颤动心室率规则吗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的患者,心室率处于绝对不规则的状态。心房颤动的患者由于心房电活动的紊乱,而出现心率不规则,出现心室率过快或过慢。心房颤动的患者检查时,可出现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的情况,也就是脉搏速率低于心率。\n对于心房颤动,可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之上,也可出现于内分泌紊乱、电解质异常的患者。对于老年退行性改变的患者,也可出现心房颤动的情况。对于心房颤动可以给予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治疗性的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以及必要时内科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外科迷宫手术治疗,目前新型的手术还包括左心耳封堵术。
  • 索他洛尔治疗房颤的效果(音频)

    索他洛尔治疗房颤的效果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索他洛尔属于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对于房颤患者的药物治疗包括转复心律的治疗,索他洛尔在转复心率方面的效果欠佳,而对于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方面,往往有较好的疗效。\n对于房颤患者,需要给予综合性的治疗,包括抗凝药物的应用,对于非瓣膜房颤患者,可以使用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物,而对于瓣膜性房颤,往往需要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控制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索他洛尔等等,以及非二氢吡啶类的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类药物等等,必要时还需要给予抗心衰的综合治疗。
  • 房颤心率一般多少(音频)

    房颤心率一般多少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房颤动时,心房的频率往往可达300-600次/分。对于心室的频率,当出现快速心室率时,往往在100-200次/分之间。对于慢速的心房颤动,其心室率可小于60次/分。对于心房颤动的患者,心室率绝对不规则,需要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明确其快速的心率以及慢速的心率。\n房颤患者存在快慢综合征,以及慢快综合征,其治疗原则不一样。房颤患者需要进行血栓,以及出血的评分,给予抗凝等相关治疗。对于快速心室率的患者,需要给予控制心室率的相关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治疗。对于心衰患者,要给予规律的抗心衰治疗。
  • 心衰10年存活率(音频)

    心衰10年存活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心力衰竭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发展的不良后果,其死亡率高,预后不良,早发现、早治疗心衰的基础心脏疾病,对延缓疾病发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心衰死亡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数据显示,心力衰竭患者五年的存活率在50%左右,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十年的存活率不是很乐观,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正确诊疗下,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的生命。目前对于心衰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器械治疗,也极大的延缓了患者的生存期。
  • 30岁心衰可以活多久(音频)

    30岁心衰可以活多久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30岁患者的心衰能活多久需要根据病情来定,对于严重的心衰,五年生存率在50%左右。而对于心衰患者,如果心功能状态在Ⅰ级或者Ⅱ级,往往可以生存很多年,但是需要给予规范化的治疗,包括病因的治疗,如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治疗,注意治疗性生活方式的改善,并注意避免相关的诱因。\n30岁心衰的患者要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在医院复诊,对于30岁心衰患者的长期管理非常重要。另外,对于迅速进展的难治性心衰患者,必要时可考虑心脏移植等手术治疗,但预后往往不佳。
  • 心衰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怎么处理(音频)

    心衰病人血压突然升高怎么处理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收缩功能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脏,导致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症候群。此种障碍症候群集中表现为肺淤血、腔静脉淤血。高血压也可诱发心力衰竭的发生,初始治疗为经面罩或鼻导管吸氧,吗啡、袢利尿剂、强心剂等静脉给予,使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因为收缩压高,可以应用血管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使血管扩张,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心脏的功能。
  • 心衰的三联用药是什么(音频)

    心衰的三联用药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衰的三联用药指的是心衰治疗的黄金三角,即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以及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随着脑啡肽酶抑制剂在心衰中的应用,目前所谓黄金四角,指的是在黄金三角基础之上的脑啡肽酶抑制剂的相关应用。\n在应用脑啡肽酶抑制剂时,需要停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心衰的治疗包括利尿、扩管,以及必要时的强心药物治疗,或者左心室辅助装置的相关应用,甚至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等相应的措施。利尿剂是治疗心衰的基础药物,在利尿剂应用时需要注意电解质紊乱的可能性,要注意避免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注意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变化。
  • 心衰晚期临终前三日会出现什么症状(音频)

    心衰晚期临终前三日会出现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衰晚期患者临终前三日往往会出现症状,如心电监护以及精神情绪方面的异常。对于患者症状方面病情危重患者常常不能平卧,多伴有频繁咳嗽、咳痰,出现粉红色泡沫样痰,生活自理能力严重下降,甚至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在心电监护上可以看到频发室性早搏、心律不齐等情况的出现,另外患者可能会出现消极、绝望、内疚、抑郁等情况,病人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大喊大叫,部分患者甚至拒绝接受进一步的治疗,临终前往往会出现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情况。心电监护上血氧饱和度下降,患者逐渐的出现意识淡漠等情况,最终出现不可逆的死亡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