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概率(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死亡概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个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包括紧急措施,明确发生心肌梗死后,严禁患者活动或自行前往医院,应原地等待医疗救助。心理护理。当患者被确诊急性心肌梗死之后,其心理压力增加,有明显的焦虑感、恐惧感甚至绝望,因此,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为患者讲解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疼痛护理,护理人员要认真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要尽快止痛。生活护理,要保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谢绝探视,要嘱托患者无绝对的卧床休息。饮食上给予清淡、低盐、易消化、足量蛋白质的饮食,忌食刺激性的食物,同时保持大便的通畅。另外,要注意吸氧,注意生命体征的监测以及并发症相关的护理,争取早期发现,尽早处理。
  • 心梗支架后心衰的概率(音频)

    心梗支架后心衰的概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如果是ST段抬高型的,需要在12小时之内给予再灌注治疗。如果行支架植入术,可以使患者的心功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这里心梗支架术后,心衰的概率需要根据心肌梗死造成的血管来定。如果是前降支近段的心肌梗死,那么很大概率会发生心衰。如果是右冠状动脉或者是细小的回旋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则发生心衰的概率较小。
  • 亚急性心肌梗塞厉害吗(音频)

    亚急性心肌梗塞厉害吗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按照其发作所处于的不同时段,可以做不同的分级,急性心梗发作后一周内,称为心梗发作的急性期,在1-2周内的时间,称为急性心梗的亚急性期,在两周之后,则进展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统计中发现,在心梗的急性期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是最大的,但是,在急性心梗的亚急性期并不等于完全无忧,仍可能会出现心脏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患者需要绝对的卧床休息,避免劳累,进行积极的诊疗活动。
  •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音频)

    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变化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特征性的改变,有Q波心肌梗死者,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特征性改变,如宽而深的Q波,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T波倒置,往往宽而深,两肢对称。在背向心肌梗死区的导联上则出现相反的改变,即R波增高、ST段压低和T波直立并增高。在无Q波心肌梗死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患者则不出现病理性的Q波,会发生ST段压低≥0.1mV,但aVR导联ST段抬高,或有对称性的T波倒置。心电图往往提示有动态性的改变。对于有Q波心肌梗死的定位和定范围,可以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
  • 心肌梗死的症状(音频)

    心肌梗死的症状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有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既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的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n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n2、少数患者可无疼痛。\n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n4、神志障碍。\n5、全身症状,如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等等。\n6、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等等。\n7、心律失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n8、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n9、低血压、休克。
  • 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音频)

    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临床上急性胸痛的患者需要进行心梗三项检查,也就是心肌梗死标志物,包括肌钙蛋白I,其值是在0-0.4µg/L之间,包括肌红蛋白,其值在0-107ng/mL之间,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其值在0-4.3ng/ml之间,但是心肌梗死标志物正常值根据不同医院采用不同的试剂会所不同,所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及参考正常值范围来判断心肌梗死标志物是否升高。心肌梗死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心电图以及心肌梗死标志物检查明确,并进一步行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
  • 心梗发病初期救治时间(音频)

    心梗发病初期救治时间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紧急的再灌注治疗,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作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对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窗适当的可以延长。
  • 心梗放支架后气短是什么原因(音频)

    心梗放支架后气短是什么原因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在急性期越早的进行冠脉再灌注治疗,预后是越好的,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会存在心肌细胞的坏死,从而导致心功能的不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就可能会出现气短的情况。所以,支架术后只是开通了血管,但是并不能完全的纠正那些坏死的心肌细胞。所以,可能存在气短的现象。另外一种情况与介入手术中的用药相关,介入手术中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替格瑞洛,往往会造成气短的情况,可以给予氨茶碱等药物,解决相应的症状。
  • 心梗下支架后能活多久(音频)

    心梗下支架后能活多久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急性心肌梗死往往与冠状动脉的三支血管相关,如果发生前降支的心肌梗死,则预后往往会差,心肌梗死后,支架植入术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预后,部分患者可能与正常人并无特殊差异。但是对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在支架术后仍存在着预后差的情况,可能会危及生命。另外,对于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心肌梗死支架术后,往往并不明显的影响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