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大屯

  • 心电图t波异常前壁心肌缺血怎么办(视频)

    心电图t波异常前壁心肌缺血怎么办
    心电图T波是心脏的负极波,过去认为T波出现异常是伴随有心肌缺血,后来发现部分正常人也会出现T波和或者ST-T改变,如有的黑人会出现T波倒置,更年期女性也会出现ST异常、T波倒置等心电图改变。 急性心肌梗死出现T波的改变,如果前壁导联,如V1、V2、V3导联出现了T波对称性倒置,提示有前降支严重狭窄,又称为Wellens综合征,需要紧急进行导管治疗,扩张狭窄的血管,随后进行支架植入。还有一个现象叫De Winter综合征,也可出现ST压低、T波抬高,和急性心梗意义差不多,也是需要紧急进行导管治疗,有时候脑缺血、脑出血的患者也会出现T波倒置。因此,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实际分析,可能需要做心脏彩超、心肌酶学检查、头颅CT、磁共振检查明确诊断。
    2023-07-31
  • 心肌缺血会引起什么症状(视频)

    心肌缺血会引起什么症状
    心肌缺血症状如下: 1、大多数心肌缺血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典型胸痛位于心前区或胸骨后,有拳头大小或者巴掌大小的范围,呈烧灼性、压榨性疼痛,伴有窒息感。心肌缺血不单纯有心绞痛的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室速、室颤; 2、有的患者心肌缺血后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卧位不适,坐立后可逐渐缓解; 3、心肌缺血的表现千变万化,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牙痛或后背痛。 如果出现上述不适,活动加重,休息减轻,要考虑到心肌缺血。
    2023-07-31
  • 心电图能查出心肌缺血吗(视频)

    心电图能查出心肌缺血吗
    老年人有高血压,做心电图可提示心肌缺血样改变;更年期女性进行心电图检查也会发现有T波低平、倒置,会诊断为心肌缺血样改变。实际上很多人出现心肌缺血样改变,都是正常现象。 ST段和T波的改变称为ST-T改变,不再称为心肌缺血样改变。心电图对于正常人体检的意义非常大,心电图正常不代表患者没有心肌缺血,但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样改变,也不代表患者一定会有心肌缺血,要根据患者是否合并临床症状而定。如果患者一直没有心前区不适,心电图持续存在缺血样改变,即认为患者正常;如果患者合并有心前区不适,但是心电图提示正常,也不能认为患者正常。
    2023-07-31
  • 以前血压高现在血压低是什么原因(视频)

    以前血压高现在血压低是什么原因
    大多数患者出现以前血压低,现在血压高,可见于下列几种情况: 1、高血压心脏病,最开始是心肌肥厚,长期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出现高血压心肌病,心脏体积变大,射血分数下降,出现血压下降,提示病情较重,进入心衰晚期; 2、患者可能合并有焦虑状态,服用了很多降压药但降压效果不佳。最近一段时间患者焦虑已解除或者患者视线发生转移,但患者没有减少服药种类,所以出现了血压降低。 如果血压从160/100mmHg突然降至110/70mmHg,一般不用太紧张。如果收缩压降至90-100mmHg以下,一定要注意,及时寻求医生帮助。
    2023-07-31
  • 晚上血压低怎么回事(视频)

    晚上血压低怎么回事
    夜间血压低的原因如下: 1、生理性原因,正常血压具有两峰一谷的规律,即早上6-10点血压升高至晨峰,10点之后血压逐渐下降,下午3-6点后血压再次升高至午峰,6点之后血压开始逐渐降低,凌晨1-2点血压降至低谷; 2、病理性原因,部分患者错误服用降压药,可造成夜间血压降低,应根据患者实际血压进行药物剂量调整。
    2023-07-31
  • 心率多少是正常(视频)

    心率多少是正常
    正常心律一般为窦性心律,正常的范围是60-100次/分,如果心率大于10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速。如果心率小于60次/分,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速的常见原因有感染、甲亢、贫血,窦性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有心肌病、冠心病、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减退。除了窦性心律外,还有房性心律、交界区心律和室性心律。室性心律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造成,常见的有室性心动过速,在大街上看到有人突然晕倒,就可能是发生了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紧急复律或者紧急心肺复苏。 房性心律常见的有房颤和房扑,房扑的心房率是250-350次/分,房颤的心房率能达到350-600次/分,但是心室率一般维持在60-150次/分或160次/分。如果心率太快,患者血压会下降,有的时候会出现休克。
    2023-07-31
  • 心肺听诊位置及顺序(视频)

    心肺听诊位置及顺序
    心肺听诊的顺序和位置如下: 1、肺脏听诊:听诊顺序是从主支气管开始,依次到分支支气管、细支气管,先听前胸,再听后背; 2、心脏听诊:听诊顺序是从二尖瓣开始,依次到主动脉瓣第一听诊区、肺动脉瓣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听诊区。 听诊位置不完全固定,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但不能忘了听诊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每个医生有不同的习惯,可能听诊的顺序会发生改变,但是只要不漏项,上述的听诊顺序正确。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