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军

  • 癔症表现有哪些(视频)

    癔症表现有哪些
    癔症在精神心理科称为分离转换障碍,有时被俗称为歇斯底里发作。在症状上表现复杂,严重时可类似癫痫大发作,如突然倒地、口吐白沫、全身抽动,为癔症大发作,其它症状包括腿疼、胳膊麻木、失明、不会说话、听不见声音或者不会写字,均为癔症的症状表现。 所有的癔症患者出现躯体症状,到医院进行各种躯体检查时,功能上出现问题,但是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所以属于一种心理疾病。所有症状发生之前往往存在明显的诱发因素,即往往存在不愉快的体验经历,和人吵架压抑、生闷气,或压力较大、工作不愉快等症状,上述诱发因素之间有明显的先后关系。出现癔症表现之后,首先需要进行器质性检查,判断有无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再结合诱发因素,从而进行诊断。
    2023-08-03
  •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音频)

    自闭症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自闭症的症状通常在他们生病的第二年表现出来,严重的患者在一岁之内出现异常,稍微轻一些的孩子在两岁以后,会表现出和同龄孩子的明显的差异。那自闭症孩子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呢?首先是一个发育障碍。孩子的早期表现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精神发育迟滞,孩子的语言交流比较缓慢,在一岁左右咿呀学语的时候,这些孩子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不会说话,有一些非语言的交流也表现的比较异常,就是当我们去逗他,去陪他玩的时候,表现的对我们不搭不理,漠视,没有目光的对视,没有眼神的交流,我们张开双臂去抱他的时候,也缺少相应的回应,叫他的名字,没有反应,有时,大人还会怀疑他们是不是存在着耳聋的情况。精神发育迟滞还表现为社会交往的迟缓,这些孩子会独自享受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他们自己可以几个小时的去玩一个玩具,不参与别人的活动,他可以不哭不闹,专注的去看电视,或者去玩一个同样的玩具。自闭症孩子的早期表现还有发育的倒退,有些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发展出了一些语言,但是慢慢的又消失了,比如曾经会叫爸爸,妈妈,但是后来不叫了,会说一句话、两句话,后来慢慢的就不说话了,这是语言的倒退。还有一些社会交往技巧的能力的倒退,我们在去和他互动的时候发现很困难,变的越发的孤独和以自我为中心,自己玩自己的,这些都是早期的表现,当出现了发育迟缓,发育倒退,都应该引起我们家长的关注,警惕自闭症的可能性。
  •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有哪些?(音频)

    自闭症孩子的特征有哪些?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自闭症孩子的典型特征有三个,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以及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首先,社会交往障碍,孤独症的孩子往往缺少和其他孩子一块玩的时候,往往独自一个人玩自己的,到了幼儿园的时候越发的明显,他们不参加集体的活动,不听老师的指令,显得尤其的特别。第二个,是语言的交流障碍,包括语言和非语言交流。这些孩子说话比较晚,在两三岁的时候,和同龄的孩子比起来言语简单,甚至不说话,有的孩子表现为曾经会说一句话、两句话,但是慢慢的变得倒退,不会说了,他们缺乏目光的交流,不能够有效地给我们互动,缺乏表情,一些非语言交流也会出现明显的障碍。我们和他互动的时候,这些孩子没有点头,不会摇头,不会用手去指某个东西,好像对我们爱答不理,这是交流方面的障碍。第三个,就是兴趣狭窄,刻板重复的行为,这些孩子可以长时间地沉溺于一个物品,比如他会沉溺于自己的一个破被子,不让家长去洗;出差旅游或者到亲戚家去住的时候都要带着这个被子,不带他就会哭闹。而对于普通孩子所喜欢的游戏、动画片、玩具却失去兴趣,他们有一些非常刻板的动作行为,比如重复的走一条路线,反复的开门关门。当然他们的感觉也会出现异常,要么很迟钝,有的孩子身上起个包或者摔伤了、摔破了,都没有疼痛的感觉,不会哭泣,或者对一些声音、光线过于敏感,他们会有惊恐的反应,在其他的孩子都能够正常走路的这个过程当中,而他们显得比较笨拙,四肢的协调性非常差,我们称为共济失调。所有这些孩子的表现明显的落后于其他的孩子,或者已经发展出来的语言、社交能力出现恶化,都提示我们孩子存在自闭症的可能性,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的寻求医生的帮助,尽早的确定诊断,尽早的进行综合干预。
  •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音频)

    自闭症是如何造成的?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关于自闭症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自闭症的形成过程。第一、遗传的因素。有关于自闭症孩子同卵双胞胎的研究显示,自闭症孩子的遗传度在37%-90%,大约有15%的患者与已知的基因突变有关系。第二个、可能的因素是环境因素,也就是孩子的妈妈,比如说属于高龄产妇,孩子在胎儿期接触过丙戊酸钠等一些理化因素的影响。第三个、可能的因素就是与孩子大脑的发育有关。部分孩子脑电图可以显示异常,有一些大脑结构的非特制性的一些改变,还有研究显示,自闭症孩子的脑内一些神经递质存在的代谢和浓度的异常,涉及到多巴胺、5-羟色胺等递质的遗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自闭症孩子的冲动行为或者情绪障碍。影响自闭症孩子的可能因素,就是心理因素。有大量的自闭症孩子的案例可以提示,在孩子出生以后的前几年,非常不良的养育方式,有的是父母过于忙碌,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让他独自的玩耍,没有有效的语言交流。还有的是父母情绪过于暴躁,对孩子又打又骂,缺乏亲密的接触,也有的是一些单亲的家庭,缺少对孩子的心理上的呵护与陪伴。总之,这部分孩子在早期的语言社交发展的关键期,缺少高质量的养育,对他们的影响应该也是很明显的。综合这些因素目前并不能确定哪一个因素是主要的,这是一个多因素的模式,更好的解释孩子的自闭症可能。首先是大脑的遗传易感性加上理化因素对大脑的伤害,同时早期的教育、养育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最终导致了个体出现了自闭症的症状表现。
  • 什么是自卑?(音频)

    什么是自卑?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自卑是一种意识到自己在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与别人比起来有一些差距时的那种羞耻的一种情绪体验。当我们意识到与别人的差距的时候,产生自卑的心理,也是可以理解的。心理健康的人往往能够去处理和驾驭这种自卑的感觉,比如说我们的身高不如别人,我们的权利、地位不如别人,我们的财富不如别人,我们可以去接纳,或者我们能够去想到在某些其他方面超越对方,这个时候有一种自豪感或者优越感,去抵消这种自卑的感觉。或者去转化和升华,把它变成一种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一种动力,这些都是正常的处理的方式,但是有些自卑显得过分和持久,给个体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往往见于一些心理精神的疾病,比如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一些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当中,包括进食障碍,这样的一些自卑往往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个体会夸大自己的不如人的方面,他们对自己过多的否定,同时忽略了自己的优势。这样的一些自卑给他们带来的是一种伤害,他们回避,他们退缩,他们试图去掩盖这种自卑,而不是积极的去面对。所以当有了自卑的感觉的时候,可以是正常的反应,可以进行有效的自我的调理,当我们无法进行自我调理的时候,有可能提示多种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及时的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提升和处理。
  • 怎么戒除网瘾?(音频)

    怎么戒除网瘾?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要想成功的戒除网瘾,需要多方面的综合的考量,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复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相当一部分网瘾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关系非常的恶化,相互的批评、否定,相互的不信任。第二个方面,就是面对网瘾的孩子切不可因为只是沉溺网络否定孩子全部。曾经有网络成瘾的孩子,通过引导,他们在网络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而且后来从事着网络工作。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帮助网瘾的孩子培养其他方面的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包括心理素质,包括自信心等。我们的教育切不可只是关注他们的学习。当下许多网瘾的孩子厌烦学习,因为在学习当中找不到乐趣,他们讨厌考试,讨厌这种排名,而自己的兴趣爱好得不到认可,得不到鼓励和发展。所以有效的和网瘾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能够去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未来,给自己树立信心。一个网络成瘾可以带来更多的负面的家庭、学业、生活的影响。但是我们知道,一个不接触网络的孩子,他同样会走向另外的一个封闭的状态,这也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帮助孩子提升自律性,帮助孩子正确地使用网络,是非常值得我们家长、老师去思考的。
  • 强迫症怎么治疗?(音频)

    强迫症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黄建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
    强迫症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神经心理的疾病,通常病程迁延数月、数年,强迫症的治疗是一个综合的策略,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尤其是影响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这一类患者,我们要使用抗强迫症的一些药物治疗,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大脑神经递质的一种平衡。这些药物常见的有三环类抗抑郁剂,如氯丙米嗪,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比如帕罗西丁、舍曲林、西酞普兰等一些药物。第二个,就是心理治疗。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往往有一些明显的性格上过多的追求完美、刻板、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以完善性格为目标的这样一种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去更好地实现他们心理成长,帮助他们去认识强迫症的症状,发展一些面对强迫症状的处理方式,帮助他们去意识压抑的一些心理上的冲突,从根本上帮助患者完成他们心智的不断成熟。同时,还需要强迫症患者的家庭环境、工作环境等周围环境因素的良好变化。比如说,他们可以缓解一些工作的压力,他们的家长或者家人对他们能够有效地去理解,倾听、包容他们,同时非常重要的还有强迫症患者本人也要树立康复的信心,主动的去提升自己的多方面的心理素质和心理能力,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作为朋友、家人、同事的关怀下,强迫症也还是一个可以康复的心理疾病。
  • 什么是强迫症(视频)

    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类疾病。强迫思维是指大脑中反复出现的强迫想法、表象和冲动;强迫行为是指反复出现的行为。强迫症的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患者往往可以意识到自己的强迫症状,也渴望摆脱,但是无法做到,因此异常痛苦。强迫症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社会功能。
    2023-07-30
  •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方法有哪些
    强迫症除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外,离不开个体的积极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动学习心理知识,能识别强迫症的症状,主动控制症状,而并非一味的恐惧; 2、主动学习强迫症处理方式,不惧怕强迫症出现,遇到症状能自我调节,尽可能不重复强迫行为; 3、心理上自我成长,了解心理成长历程,完善性格缺陷,促进自己心智成熟。
    2023-07-30
  • 什么是网瘾(视频)

    什么是网瘾
    过度使用网络耽误正常学业、工作及生活,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称为网瘾或者网瘾综合征。网瘾主要表现在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两方面,精神依赖指沉溺网络,想方设法的实现上网行为;躯体依赖主要表现为一旦停止上网,具有紧张、焦虑、坐立不安等症状,一旦恢复上网,则症状解除。此时,需要采取各种方式终止上网成瘾,以免加重对个体影响。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