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视频)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
    医学中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后遗症,称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通常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6个月称为后遗症期,患者可出现下肢慢性淤血的表现,包括下肢肿胀、代偿性浅静脉曲张,以及小腿低位皮肤发黑、瘙痒感,甚至出现脂质硬化,内踝上方较多地方抓挠后可出现皮肤破溃等。据文献报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即便初始时给予较好的抗凝治疗,2年内依然有25%-5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表现,因为血栓已经将深静脉瓣膜破坏。并且据文献报道,约5%的患者会发生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目前最新的指南中指出,如果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主干的深静脉血栓,需尽早就诊,及时将血栓清除,减少血栓逐渐机化对管腔的影响,并减少血栓对瓣膜的破坏,降低后遗症期症状的程度。
    2023-08-02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视频)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临床特点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如果造成血管多发性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时,血液运输的效率会明显降低,可能患者在行走一段距离后,小腿出现酸胀、憋胀、无力、苍白,甚至出现麻木等表现,主要原因是储存的营养耗尽后,后续营养还没有运达,此时患者需要站立一段时间,待营养随着血液运送过来后,患者可以再行走一段距离,临床上称为间歇性跛行。而患者行走的距离称为跛行距离,跛行距离越短,则说明血管堵塞越严重,进而营养供应障碍越严重。如果患者不走路时,腿部也出现疼痛,提示血液供应已较差,无法维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已经从间歇性跛行进展至静息痛。如果患者出现静息痛没有得到有效治疗,则会迅速进展到肢体缺血坏死。目前临床认为患者的跛行距离在500米以上,无需积极进行手术干预。而如果患者跛行距离为200-500米,需根据患者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决定是否进行手术干预。但如果患者的跛行距离低于200米,通常需要进行手术。
    2023-08-01
  • 双侧肾动脉狭窄会引起什么病(视频)

    双侧肾动脉狭窄会引起什么病
    双侧肾动脉狭窄可以引起以下疾病:1、恶性高血压:肾动脉狭窄后,引起肾素升高,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引发恶性高血压,通常好发于没有家族史的年轻患者,通过药物较难控制;2、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双侧肾动脉狭窄,尤其重度狭窄时,会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长时间肾脏皮质、髓质逐渐萎缩,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另外,部分患者因为就诊不及时,单侧肾小球滤过率<10mL/min时,通常已无救治的必要。双侧肾动脉狭窄,通常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型多发性大动脉炎、肌纤维发育不良引起。因此,如果患者的血压出现不符合年龄的异常增高,应及时就诊排除肾动脉狭窄,若出现肾衰竭再就诊已为时较晚。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