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旭

  • 面部痉挛是怎么回事(视频)

    面部痉挛是怎么回事
    面部痉挛是面部、口角、眼角的阵发性抽搐。根本原因是面神经在脑干发出的部位受血管压迫,病情呈现进展性,发病率为1/100000,女性多于男性。初发时病情较轻,表现为眼部的轻微抽动,可随病情加重,向面部其它肌肉发展,甚至累及颈部肌肉。如果眼部肌肉抽动频繁,会影响视觉,特别是影响开车视野,精神紧张可影响其抽搐频率。面部痉挛影响生活工作或影响美观时,需要手术治疗。
    2023-07-30
  • 面部痉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视频)

    面部痉挛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面部痉挛最早出现眼轮匝肌的轻微抽动,多在患者不经意间被发现。如果不做任何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症状会逐渐加重,向面部其它肌肉发展,有时可发展到颈部肌肉。早期患者出现下眼睑不停的抽动,通常不需要治疗,多要求患者调整心态,或者口服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病情便可以有效得到缓解,患者焦虑状态越重,疾病发作就越快。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护理方法(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护理方法
    面肌痉挛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在术中释放脑脊液,通过小脑和脑干之间空隙把压迫血管分离减压。术后患者可能出现低颅压的症状,多表现为明显的头痛。术后护理要求患者头部放平,不能抬高,同时静脉补充盐水,增加脑脊液量。术后耳鸣多是由手术过程中内庭动脉血管痉挛,使内庭神经受到影响,导致其缺血缺氧所致,通常术后2天即可缓慢起床活动。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耳朵响是怎么回事(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耳朵响是怎么回事
    部分患者面肌痉挛术后出现耳鸣症状,多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内庭动脉痉挛,造成听神经缺血损伤所致。手术中应尽量避开内庭动脉,若术中累及内庭动脉,可用药物解除血管痉挛。术后2-3个月至半年,耳鸣会逐渐消失,听力逐渐恢复正常,只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耳聋。若患者原本一侧耳聋,进行对侧的面肌痉挛手术可能造成双侧耳聋,需要详细向患者说明,防止双侧耳聋发生。
    2023-07-30
  • 面肌痉挛手术后头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后头疼是怎么回事
    面肌痉挛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严重时会出现呕吐,甚至呕吐不止,多由术中释放脑脊液,致使颅内压力降低,从而引起头疼;或因术中内庭动脉受累或在手术剥离动脉的过程中引起内庭动脉移位,累及内庭神经、听神经,也会造成术后眩晕、呕吐。压迫血管越粗,分离越困难,术后眩晕、呕吐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症状(视频)

    三叉神经痛症状
    三叉神经痛主要是通过病史及症状描述进行诊断,磁共振、CT只作为辅助诊断,排除肿瘤等疾病。三叉神经痛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受到外界刺激后,如凉水洗脸、咀嚼、进食冷食物,突然出现电击样或刀割样的剧烈疼痛,疼痛触发部位被称为扳机点。疼痛发作时不能触摸、洗脸,疼痛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疼痛缓解后如常人,每日发作次数不等。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视频)

    三叉神经痛治疗方法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射频治疗:通过毁损部分三叉神经,使患者面部感觉下降,疼痛减轻,但面部麻木也影响患者生活; 2、伽玛刀放射治疗:原理是用伽马射线照射三叉神经半月结,使三叉神经感觉下降,患者面部麻木,疼痛减轻。适用于75岁以上不适合手术的老年人; 3、手术治疗:通过手术解除血管或蛛网膜对三叉神经的压迫,并用垫棉隔离,是目前唯一可能根治三叉神经痛的方法。
    2023-07-30
  • 三叉神经痛吃什么药(视频)

    三叉神经痛吃什么药
    三叉神经痛的初发患者,首选药物治疗。轻症患者可口服卡马西平,每日1片或每次1片,1天2次,随病情加重,可逐渐加量至每日3-5片,最多每日8-10片。但卡马西平对肝脏有损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并定期复查肝功能。部分患者对卡马西平十分敏感,会出现头昏、乏力或全身皮疹等副作用。对卡马西平不能耐受的患者,建议口服奥卡西平,副作用相对较少,疗效稍差。
    2023-07-30
  •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视频)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
    舌咽神经痛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种: 1、在耳后做4cm长切口,打开颅骨,沿小脑与脑干之间找到舌咽神经,仔细分离压迫舌咽神经的责任血管,多为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在血管和舌咽神经之间垫一块垫棉,此种手术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2、舌咽神经切断术,将舌咽神经切断后,短期内患者会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呛咳,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在2-3个月至半年之内插胃管进食,并发症相对较重。
    2023-08-02
  •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视频)

    面肌痉挛手术方法
    面肌痉挛通常采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具体方法是在耳后乳突根部做一个直切口或者小的弧形切口,切口长3-4cm。从切口进入,在颅骨上开1分硬币大小的骨窗,打开硬膜,经小脑与脑干之间的间隙向内,找到面神经以及压迫面神经的血管,并将其分离,随后在面神经与责任血管之间垫一块垫棉,解除血管对面神经的压迫。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