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梅

  • 脂肪肝轻度怎么办(视频)

    脂肪肝轻度怎么办
    脂肪肝属于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综合治疗。轻度脂肪肝患者要注意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体育锻炼、保持良好心态、谨慎用药。具体如下: 1、去除病因和危险因素,如坚持戒酒,停用可疑肝毒性药物; 2、减少体重和腰围,可以使单纯的脂肪肝消失,不需要用药物治疗; 3、节制饮食,增加运动,不管有没有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1年内体重下降3%-5%,就可以改善脂肪肝; 4、建议健康饮食,尽量不吃油炸食品,改善膳食结构,适当进食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衡的饮食,限制含糖饮料、糕点,增加全谷类食物、膳食纤维和水分; 5、三餐要定时,严格控制晚餐的热量,避免晚餐后进食; 6、避免久坐少动,坚持大步走、快步走甚至跑步、瑜伽等。建议每周运动5次,每次坚持30-60分钟有氧运动。 平时注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不需要用药,轻度脂肪肝也可治愈。
    2023-07-31
  • 脂肪肝是怎么来的(视频)

    脂肪肝是怎么来的
    脂肪肝是常见疾病,肝脏是机体脂质代谢的中心器官,肝内脂肪主要来源于食物和外周脂肪组织,导致脂质在肝细胞内沉积的代谢异常机制还不明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肥胖:肝内脂肪堆积程度与体重成正比,30%-50%肥胖患者都合并有脂肪肝。重症肥胖患者脂肪肝发病率高达61%-94%,肥胖者体重得到控制以后,脂肪浸润会减少或者消失; 2、饮酒:长期喝酒患者肝脏也会有脂肪浸润,每天饮酒超过80-160g,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可增长5-25倍; 3、禁食、节食:禁食以及过度节食可以引起脂肪分解,短期内大量消耗肝内谷胱甘肽,使肝内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导致脂肪肝; 4、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也是导致脂肪肝的原因,糖尿病患者中有50%会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人为多见; 5、药物:部分药物可以引起脂肪肝,比如四环素、嘌呤霉素,化疗药物可以引起脂肪肝; 6、妊娠: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容易发生脂肪肝; 7、其它因素:如感染因素可以增加脂肪肝发病率。
    2023-07-31
  • 脂肪肝怎么检查出来的(视频)

    脂肪肝怎么检查出来的
    脂肪肝症状较少,很多患者都是因为体检或者其它疾病做肝脏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比如有些患者在做胸部CT时,正好扫到一部分肝脏发现脂肪肝,多数患者确诊脂肪肝时没有自觉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一般是肝脏肿大引起,有肝区不适、肝区胀闷感。一般单纯性脂肪肝没有脾肿大,除非已经发生脂肪性肝炎或者有肝硬化时,合并有病毒性肝炎,会引起脾肿大。 部分慢性脂肪肝患者,在漫长病程中有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腹胀以及右上腹压迫感和胀痛感,患者会去医院检查,做腹部B超、肝脏功能检查,如果排除病毒性肝炎,才可以诊断脂肪肝。 所以,大部分患者是因为体检或者其它检查做腹部B超或者腹部CT、核磁影像学检查而诊断脂肪肝,只有少部分患者有症状,比如食欲减退、恶心、肝区不舒服。临床确诊脂肪肝需要做肝组织活检,但是临床上应用较少。
    2023-07-31
  • 心包积液是怎么引起的(视频)

    心包积液是怎么引起的
    正常心包内无积液,产生心包积液的原因如下: 1、心功能不全,心血管科多见,由于心脏功能较差,产生漏出液,多为心衰所致; 2、结核性心包炎,肺内存在结核,因为结核病患者较多,所以需抽心包积液化验,需进行抗结核治疗; 3、肿瘤,心包积液抽液化验可明确; 4、结缔组织疾病或其它疾病引起。 心包积液多见于结核、心衰所致,还有部分漏出液属于肝病或肾病、低蛋白血症导致,营养不良也可能出现心包积液。
    2023-07-31
  • 睡眠障碍怎么办(视频)

    睡眠障碍怎么办
    睡眠障碍与多种因素有关,如作息紊乱、环境因素、褪黑素水平等,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主要治疗如下: 1、作息紊乱导致:建议改善不良的睡眠习惯,固定的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减少白天的睡眠时间。同时白天可以适当运动,有助于机体消耗帮助入眠; 2、环境因素导致:如环境嘈杂、光线太亮等,建议使用耳塞,能够减轻噪音干扰、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更换遮光的窗帘或者调节光源,降低环境光线的亮度,有助于在黑暗环境下更好的入睡; 3、褪黑素分泌减少:睡眠障碍与褪黑素密切相关。对于褪黑素分泌普遍减少的老人、工作时间不规律的青壮年以及睡前喜欢玩数码产品的儿童、青少年,可以影响褪黑素分泌水平,进而影响睡眠,此时可以遵医嘱补充褪黑素。 褪黑素是一种由光照驱动,从人体脑部松果体中分泌的物质,对人体的醒与睡模式和昼夜节律功能的调节,并保持人体的精力,防止衰老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口服褪黑素只有30分钟左右的作用时间,并且大剂量使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因此可以通过高效透皮技术补充褪黑素,通过轻轻一贴就能合理补充,一般可以持续约6-8个小时,补充剂量合理、稳定,不易造成肝肾功能的负担。
    2023-08-01
  • 睡眠障碍有什么危害(视频)

    睡眠障碍有什么危害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出现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无法保持睡眠,对长期睡眠障碍者可能会对人体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造成危害,需要及时就医治疗。主要危害如下: 1、儿童:生长激素在深睡眠时分泌,如果儿童长时间失眠,会影响体格、情绪、认知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发育,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个子长不高; 2、成人:成人睡眠障碍的问题也很突出,长期失眠容易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的发生,并且会使免疫力下降,生物钟紊乱,还会带来精神损害,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心情烦躁,影响工作,甚至引发抑郁症。同时,睡眠问题带来的皮肤衰老、斑秃、更年期症状加重等情况,也在困扰着女性群体。 因此对于睡眠障碍的人群,建议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固定的睡眠时间,维持舒适的睡眠环境,避免饮酒、咖啡因等刺激物质,避免晚上过饱或者过饿。可以在白天增加体育运动,有助于消耗身体能量和改善睡眠质量。 如果以上方法无法改善睡眠问题,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遵医嘱使用褪黑素、艾司唑仑等药物,或者进行行为疗法治疗。
    2023-08-01
  • 心脏跳得慢怎么改善(视频)

    心脏跳得慢怎么改善
    正常人一般心跳在60-100次/分,低于60次/分即为心动过缓。运动员、劳动过强或运动剧烈人群心跳往往比较慢,低于60次/分,可到40-50次/分,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要治疗。 如果心动过缓伴头晕、眼睛发黑甚至出现晕倒,需查明原因,进行治疗。如果属于病窦综合征,可能需安装心脏起搏器带动心脏跳动。如果仅为心跳偏慢,可服用营养心脏药物,包括心宝丸、人参及其它增加心率药物。
    2023-08-01
  • 急性肠炎有哪些症状(视频)

    急性肠炎有哪些症状
    急性肠炎是常见疾病,夏季多发,最常见症状是腹痛和腹泻。具体症状如下: 1、腹痛:患者腹痛经常在脐周和下腹部,有时会伴有上腹疼痛,一般是阵发性疼痛,可表现为隐痛、绞痛,可持续几分钟或更长时间,排便以后通常会减轻。有的患者休息之后或者局部热敷以后也会减轻; 2、腹泻:主要是感染导致肠黏膜充血、水肿,严重患者肠黏膜渗透性增加,引起腹泻症状,大便次数一般在3-5次,有的多达10次以上; 3、发热:多数病毒和细菌感染时可导致体内炎性刺激引起发热,大部分都在38.5℃以下,但是个别细菌性痢疾会引起39℃以上的腹泻。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比如细菌性痢疾,甚至可伴有休克表现,因为其腹泻次数较多,体循环液体量不足,会出现休克,严重者会出现中毒性休克。不同疾病,症状不同,要进行对应的诊断和治疗。
    2023-08-01
  • 胃食道反流如何治疗(视频)

    胃食道反流如何治疗
    胃食管反流是常见疾病,患者会有反酸、烧心等典型症状。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可出现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老年患者典型症状就比较少。对于胃食管反流具体治疗如下: 1、不建议进食酸、辣、甜、刺激性食物,咖啡、薄荷、巧克力都不建议进食,还要戒酒; 2、常用药物为奥美拉唑,以及雷贝拉唑、兰索拉唑、艾司奥美拉唑等。这类药物效果较好,一般是先从高剂量使用,待症状控制以后逐渐减量。此外,还有其它药可以服用,比如促胃动力药物莫沙必利、曲美布汀,还有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等; 3、如果经过饮食调理和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1
  •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视频)

    总胆红素高是什么原因
    总胆红素分为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胆红素是血液循环中衰老的红细胞被破坏之后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部分,破坏之后形成的胆红素是非结合胆红素,经过肝细胞摄取,在肝细胞内与Y和Z载体蛋白结合形成结合胆红素,即直接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连同胆汁的其它成分主动分泌进入毛细胆管,经胆道系统进入肠腔。血清中总胆红素升高,同时间接胆红素在85%以上时,即间接胆红素升高,常见于溶血性黄疸、遗传性非溶血性黄疸,如Gilbert和Crigler-Najjar综合征。 总胆红素升高,同时结合胆红素在30%以上,称为高结合胆红素血症,常见于肝细胞性黄疸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以及遗传性疾病,比如Dubin-Johnson综合征和Rotor综合征。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