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晋平

  • 白血病血小板高还是低(视频)

    白血病血小板高还是低
    急性白血病时,通常血小板低。慢性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血小板是增高,但并非绝对,具体分析如下:1、急性白血病:因为骨髓中大量的异常急性白血病细胞浸润,导致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受抑制,表现为贫血、出血,如急性藻类细胞白血病,可能伴有凝血功能异常,所以出血表现较重,以血小板下降为主。在临床上,可能会见到极个别急性白血病病人,会出现血小板增多,有可能是慢性白血病转换过来的白血病,或者是伴有内皮生长因子和血小板生成素的升高,导致的血小板增多,是少见情况;2、慢性白血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通常伴发血小板增多,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的一部分。在临床上见到的白细胞增多,包括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血小板增多病人,要考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可能,做骨髓和相应的基因检测,能够明确诊断。
    2023-08-01
  • 白血病有传染性吗(视频)

    白血病有传染性吗
    白血病没有传染性,但有家族聚集性,需要重视。部分儿童患白血病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肿瘤易感性,如患有遗传性疾病中的唐氏综合征,会导致儿童出生后更容易患白血病或出生后很快患有白血病,可称为先天性白血病。但传统意义上,如传染病般传染而导致肿瘤的机会很少,但家人间有易感性的遗传体质,且共同生活环境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对造成身体损伤,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机会可能增多,但很少整个家庭都患有同类型恶性肿瘤的情况。肿瘤传染的可能性较小,但有一类是与病毒感染相关的情况,如血液病,包括白血病、淋巴瘤、EB病毒、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Ⅱ型,都明确与部分血液肿瘤相关,有可能在共同生活当中,整个家庭都感染了相关病毒,则肿瘤易感性就会提高。但是肿瘤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即使感染病毒,也不会都发生肿瘤。
    2023-08-01
  • 白血病好治吗(视频)

    白血病好治吗
    总体而言,目前对白血病的治疗有一定信心。现在对于急性白血病,不管是急性髓系白血病,还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总体的疗效在50%以上,即一半的患者有可能得到长期生活、甚至治愈的效果。联合用药后化疗的缓解率,目前能达到80%以上,即血象和骨髓象基本达到正常水平。最后进行强化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将总体白血病的治愈率达到50%以上。对于白血病,需要明确诊断然后对疾病做危险分层。判断是高危组的、低危组、还是标危,然后采取综合治疗的办法。治疗包括骨髓移植以及选择移植方式,比如自体移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根据危险度进一步判断。化疗以联合用药、规律、定期为原则,化疗后也需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判断下一步治疗方案。所以每一步治疗都要做密切的追踪、随访、判断预后,再不停地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需在严密的观测下进行规律治疗。
    2023-08-01
  • 急性髓系白血病活多久(视频)

    急性髓系白血病活多久
    急性髓系白血病能活多久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疾病发生在不同人群,老年人与年轻人有较大区别,急性白血病为何类型,其预后也明显不同。从急性白血病类型中可分析,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恶性度较高,死亡率较高的急性白血病。但近年来通过全反式维甲酸和亚硝酸的联合应用,通过口服药物可达到完全缓解,甚至治愈,而无需做骨髓移植,因此,为可长期存活的疾病。M4或M5有急性单核细胞特性的急性白血病,中枢侵犯机会高,此病人存活机会较小,但若积极进行治疗,标准化疗加上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达到治愈目的。在化疗的同时,需注意中枢神经系统侵犯,即脑膜白血病的预防。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有较多新进展,包括基因特殊的抑制剂、小分子药物也可让原来束手无策的肿瘤,达到新缓解。加入靶向药物,维持治疗也可让病人存活时间更长。
    2023-08-01
  • 白血病M0到M7哪个严重(视频)

    白血病M0到M7哪个严重
    在急性白血病类型中,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为M0-M7型,按形态学分类,哪类更加严重无法具体比较,一般急性白血病都比较严重,主要表现是贫血、乏力、出血、感染,其中出血、感染是急性白血病重要特点,也是严重程度较为突出且威胁生命的表现,具体如下:1、出血:M3型白血病更为严重,除血小板减少外,还有凝血功能障碍,即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住院前后10天左右,死亡率较高。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颅内出血、内脏出血、消化道出血,或者术后出血,如痔疮手术、静脉穿刺后血流不止;2、感染:各类型白血病中都可能出现,无法比较哪类更加严重。感染部位通常表现在呼吸道,如咽部、扁桃体感染、牙周感染,在单核细胞白血病中更为常见,还有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2023-08-01
  • 吃什么食物可预防白血病(视频)

    吃什么食物可预防白血病
    西医从预防角度而言,目前没有明确的食物或药物可预防肿瘤发生,尤其是白血病。但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毒物,为白血病预防的重要措施,引起白血病的毒物包括含苯制剂,如烧烤中含有苯并芘,油漆中可能含有甲醛,对血液系统肿瘤的发生有一定作用。虽然吸烟和白血病的发生没有明确关系,但应尽量避免有机毒物对身体的影响,得过肿瘤或在治疗中采用过放化疗的患者,更应尽量避免毒物接触。另外,工作环境中,家庭人物之间关系不和谐,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的状态、心情不舒畅,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每天应保持舒畅的心情,才是预防肿瘤的重要方法,尤其是白血病。
    2023-08-01
  •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视频)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
    急性白血病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减少,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及肿瘤细胞、感染对血管的侵蚀也是出血的重要原因。血小板减少是急性白血病的典型表现,白血病病人会表现为出血、贫血以及感染,尤其是出血和感染,属于急性白血病重要的首发症状。部分病人会表现为口腔黏膜出血或鼻衄,而部分病人会表现为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长期出血,经过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也能见到。急性白血病引起的出血常会出现血小板减少,化疗之后骨髓抑制会导致白细胞、血小板水平的下降,进一步加重出血,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口腔血疱或脑出血。目前,急性白血病出血,尤其是脑出血,属于死亡率最高的病因之一,应引起重视。为预防出血,应尽量减少病人的活动,要求绝对卧床,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并且避免食用带骨头、鱼刺的食物。
    2023-08-01
  •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视频)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
    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的特点,应该符合常见的急性白血病的血常规特点,只是在白细胞分类当中,可能更多的见到典型的单核细胞,但是既然为急性白血病,肯定为原始、幼质的单核细胞。但如果检查结果确诊为单核细胞白血病,从形态学的FAB的分类称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这类白血病患者一般预后较差,患者需要通过相应的基因染色体检测明确疾病,或者可能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需要患者加以重视。具体单核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外周血液的原始单核细胞及幼质细胞增多;2、白细胞增高,同时患者出现贫血导致血小板下降,为典型的急性白血病特征;3、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及血小板增多;4、患者血常规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下降,或者骨髓增生低下等血常规特点,为单核细胞白血病,在老年患者当中更为常见,称为递增性白血病。
    2023-08-01
  • 骨髓移植多久过危险期(视频)

    骨髓移植多久过危险期
    骨髓移植危险期定义有所不同,一般移植后1年才安全。骨髓移植的早期、中间、后期危险度有所不同,在移植中可能因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低而出现感染,所以此时相当危险,包括肝、肾、心脏对大剂量的化疗有相应的反应和副作用,而出现相应的器官衰竭,所以危险性很高。移植后3-6个月,此时病人免疫力逐渐恢复,但更常见的还是感染、排异反应,包括急性排异反应和慢性排异反应,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副作用,基本在3个月后,病人复发、危险性在移植病人中逐渐占主要地位,所以在3个月到1年内更要警觉白血病复发。在半年内一般会停用抗排异药物,则半年后感染机会会有所下降,期间每个月都要血象检查、骨髓检查,一年后再逐渐减检查的频度,但总体要3年、5年的长期观察、持续监测,到5年后才可达到治愈。
    2023-08-01
  • 血液病的类型有哪些(视频)

    血液病的类型有哪些
    血液病的类型范围比较广,血液中常见的细胞比如红细胞、白细胞还有血小板,都有相应疾病类型,具体疾病类型如下:1、白细胞:白细胞增多通常见于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白细胞减少也是一种疾病,临床门诊较为常见,原因待查;2、红细胞:红细胞增多是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称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减少可能为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3、血小板:血小板升高也称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减少即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还有部分血液成分血浆中包括大量凝血因子,凝血因子异常比如血友病,是常见的凝血功能障碍类遗传性疾病。另外还有综合病症比如DIC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伴有血小板的下降、多器官功能障碍等。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