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芹美

  • 怎样护理卧床老人(视频)

    怎样护理卧床老人
    卧床老年患者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卧床老年患者的房间应保持空气流通,同时需与患者进行交流并鼓励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2、患者应食用富含蛋白质、纤维素或易消化的食物。若患者咀嚼能力较差,则可使用榨汁机或搅拌机将食物调成糊状,且喂食时应尽量避免呛咳; 3、防止卧床老年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压疮、尿路感染等疾病。家属日常护理时应注意拍背排痰,且喂食时应让患者保持坐立,饭后不可立即躺下,需坐位保持半小时以上,从而促进患者消化,避免发生呛咳。与此同时家属应及时给与患者进行翻身,避免患者出现压疮。此外卧床老年患者伴有大小便失禁的症状,家属应使用温水冲洗外阴并减少尿不湿的使用,方可防止患者反生尿路感染; 4、家属应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发生静脉血栓,并给予患者下肢、活动关节等部位定期按摩,从而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此外家属也可鼓励患者自发进行肢体活动,并在平时护理中观察患者外周血液循环情况,以便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2023-08-01
  •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干预(视频)

    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干预
    临床上老年衰弱综合征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患者应及时发现导致衰弱的可逆性因素,如抑郁、睡眠质量等; 2、患者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肿瘤、充血性心衰等。同时患者也应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手部握力训练、肌肉收缩训练等。但患者也应进行循环锻炼,避免产生过度疲劳,从而导致身体出现不适症状; 3、营养干预,部分营养不良的老年患者进行营养干预后,可改善自身体重下降等问题,从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降低病死率; 4、预防跌倒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如外出时穿戴适合的防滑性能好的鞋子,减慢起身及下床速度,避免进入人多拥挤、湿滑的场所等。 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逐渐衰弱为正常生理现象,无需过分忧虑,患者应及时干预,从而提升自身生活品质。
    2023-08-01
  •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视频)

    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
    老年人跌倒可导致机体创伤,跌倒严重时也可危及生命,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具体如下: 1、个人因素,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发生跌倒的概率也明显升高,其中老年女性因雌激素减少,可引起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问题,从而易发生跌倒。同时老年人因中枢处理能力下降,自身反应速度减慢,可引起跌倒。此外老年人也可因视力、肌力等因素引发跌倒。临床上若老年人患有小脑病变等疾病,可增加跌倒的发生。部分老年患者因服用药物产生眩晕、低血压等症状,也可引起跌倒; 2、环境因素,如灯光较暗、地面湿滑不平坦、步行中出现障碍物、家具高度不合适、楼梯台阶等因素均可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同时步行的辅助工具不合适也可引起跌倒,如鞋子。
    2023-08-01
  • 老人手脚水肿能活多久(视频)

    老人手脚水肿能活多久
    老年患者出现手脚水肿的症状时,具体的生存时间取决于引起自身水肿的原因。临床上引起老年患者手脚水肿的原因多为慢性疾病,如心力衰竭、肝硬化、肾病综合征、肾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下肢静脉曲张等。 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病情可逐步缓解且水肿症状也可逐渐消退,因此并不会导致老年患者立即出现生命危险。但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病情发展速度也不相同,不可一概而论。
    2023-08-01
  •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怎么办(视频)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怎么办
    临床上老年患者大小便失禁处理方法应根据病因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临床上老年患者发生大小便失禁均由疾病所引起,如脑血管意外,癫痫等。由于手术治疗具有风险性,因此患者应尽量采取内科保守治疗; 2、重视护理,应尽量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并在清洗皮肤后适当涂抹润肤霜。同时在患者排便后,需及时清洗肛周并保持肛周干燥,从而避免局部形成脓肿; 3、根据大小便量给予老年患者补充水分,从而防止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4、需及时更换大小便失禁患者的护理产品,如防卧床大小便护理仪、纸尿片、接尿器等,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皮疹或造成严重损伤。
    2023-08-02
  • 老年人小便失禁如何护理(视频)

    老年人小便失禁如何护理
    临床上老年患者小便失禁护理方法具体如下: 1、应训练患者定时大小便,神志清楚的老年患者可在固定时间段内进行排泄,如睡前、醒后、饭前、饭后等,从而减少泌尿系统发生感染; 2、适当减少晚餐后给予的液体量,从而提高患者睡眠质量,但白天应给予患者充足的水分; 3、若患者服用利尿剂或进食利尿食物时,应在短时间内及时排尿; 4、护理卧床患者时,应保持患者局部清洁,并及时更换患者污染衣物。若患者出现肛周发红等症状,则可涂抹软化性软膏。此外可用纸或清洁的布将患者上肢、臀部分开,从而避免相互摩擦加重损害; 5、室内应保持适当通风,保持新鲜空气; 6、患者应多食用增加记忆的食物,如杏仁、香蕉、葡萄、橙子、海藻、鱼等。此类食物中富含乙酰胆碱,可有效提高患者记忆,缓解患者记忆减退的症状。
    2023-08-02
  • 心肌缺血的原因(视频)

    心肌缺血的原因
    临床上引起患者心肌缺血的原因具体如下: 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冠脉狭窄或闭塞,从而引起患者出现心肌缺血,此外患者也可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 2、心脏瓣膜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如主动脉瓣狭窄; 3、长期低血压可导致患者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心肌缺血; 4、严重贫血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 5、甲亢或感染、应激事件的发生,如儿茶酚胺急剧分泌可引发血管痉挛收缩,从而导致患者发生心肌缺血; 6、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均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
    2023-07-31
  • 心跳快好还是慢好(视频)

    心跳快好还是慢好
    平时我们不需要考虑心跳过慢好还是过快好,只要在正常范围内就好。正常人体心跳范围为每分钟60-100次,心跳过慢或过快均代表身体机能出现问题,且多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成人处于安静状态时,若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可称为窦性心动过速;若心率每分钟低于60次,则可称为窦性心动过缓。临床上窦性心动过速常见于兴奋、激动、吸烟、饮酒、感染、发热、休克、贫血、甲亢、心衰等因素,同时肾上腺素、麻黄素、阿托品等药物也可引发心跳过速。而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健康人或运动员,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高压、阻塞性黄疸等病理因素也可导致心跳过慢,此外洋地黄、奎尼丁、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过量使用可导致患者出现心跳过慢的症状。若患者心率每分钟低于40次,则可考虑为房室传导阻滞。 患者心率过快或过慢时,并同时伴有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则应至医院进行心血管方面的全面检查,以便及时排除疾病隐患。
    2023-08-01
  • 怎么才能抗衰老(视频)

    怎么才能抗衰老
    临床上并无抗衰老的方法,但具有延缓衰老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每天坚持进行有氧运动30-45分钟,可提高人体新陈代谢,从而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同时保证充足睡眠,良好的作息习惯也可延缓衰老; 2、改善饮食习惯,患者应多饮水且饮食清淡,如低盐、低脂、低糖等。同时患者也应食用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水果、蔬菜,并减少食用油炸食品; 3、服用富含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复合剂,如21金维他、善存等。同时患者也可服用补气益血类中药,如丹参、红花、大枣、枸杞等。上述药物均可起到延缓衰老、滋补身体的作用。
    2023-08-01
  • 老年衰弱的自我诊断标准(视频)

    老年衰弱的自我诊断标准
    衰弱多发生于老年人群,老年衰弱判断方法为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衰弱指数及FRAIL量表。其中Fried衰弱综合征标准适用于医院或医疗机构,衰弱指数评估适用于专业人员,而FRAIL量表则适用于快速的临床评估,具体诊断标准如下: 1、患者在非人为减肥情况下,体重逐年下降4-5kg; 2、握力下降,若男性握力下降至22kg以下,而女性握力下降至14kg以下,则为衰弱前期症状; 3、步行速度,若男性每分钟少于39m,而女性每分钟少于36m的情况下,则为衰弱前期症状; 4、自我感觉疲劳且运动能力下降。 若患者出现上述1-2条症状,则患者具有衰弱前期症状,应及时至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评估。同时患者需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明确诊断后应及时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