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进军

  • 直肠脱垂是什么症状(视频)

    直肠脱垂是什么症状
    在肛门直肠疾病中,直肠脱垂是一个比较常见疾病,直肠脱垂指直肠壁部分或者全层向下移位。如果是直肠壁部分下移也就是直肠黏膜下移,称为黏膜脱垂或者不完全脱垂;如果是直肠壁全层下移称为完全脱垂,如果下移直肠壁在肛管直肠腔内称为内脱垂;下移到肛门外称为外脱垂。一般直肠脱垂多发生于儿童和中老年女性,主要表现为肿物从肛门内脱出,一开始肿物可能比较小,只有排便时脱出,排完大便以后缓慢地自己复位消失。随着病情发展次数越来越多,体积也会越来越大,严重者要用手托回去,同时还伴有排便不尽感和肛门下坠感。有的病人在咳嗽或者腹部用力,甚至站立位时也可以脱出。 随着脱垂进一步加重,可以引起不同程度肛门失禁,常从肛门有黏液流出,从而导致肛周皮肤湿疹、瘙痒,对病人造成比较大的痛苦。另外因为直肠排空障碍,患者还会出现便秘的症状,有可能刺激肠道从而导致次数增多,呈羊粪样改变。严重可以引起直肠黏膜糜烂、破溃,从而有血液流出。所以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建议病人及时到医院就诊。
    2023-08-02
  • 直肠手术后大便什么时候正常(视频)

    直肠手术后大便什么时候正常
    直肠手术后大便需要多久可以恢复,这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来判断,每个人情况不完全一样,如果病情不是特别严重,手术也比较顺利,1-2周左右就可以恢复,所以在这期间要注意合理调节饮食。大便恢复正常的时间还要取决于原发疾病,如果癌症所引起,要看手术吻合方式是不是保留肛门。病情不严重一周左右就可以恢复正常,但如果并发感染、吻合口狭窄、肛门失禁就要根据情况,具体分析。 直肠手术就是切除直肠的一部分,会导致储存粪便肠道容量减少,粪便水重吸收不充分,容易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和轻微腹泻症状,部分功能不良可以引起便秘,一般情况下都和手术有关,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好起来,如果不能顺利恢复,可以配合中医中药治疗。
    2023-08-02
  •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回事(视频)

    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怎么回事
    肠系膜淋巴结是人体正常组织结构,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肠系膜淋巴结出现肿大一般常见炎症,主要表现为腹痛、发热及消化道症状,如消化不良等,易和其它外科急腹症相混淆。具体而言,肠系膜淋巴结炎指肠系膜淋巴结的炎性增生,多位于右下腹,因右下腹是回肠末端、盲肠和部分升结肠系膜,也是淋巴系统最丰富的区域。肠道感染性病变和全身疾病也会使肠系膜淋巴结发生炎症,即出现继发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另外需注意急性肠性淋巴结炎,比较多见于小孩。从季节来看,如冬季常继发于上感或肠道炎症,可以表现为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如果腹痛发生于脐周或右下腹,且有固定压痛点,没有反跳痛和腹肌紧张,需考虑是否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而肠系膜淋巴结肿大除炎症外,还有一种可能性是肿瘤。胃肠道肿瘤、腹腔其它脏器肿瘤,如肝脏肿瘤,有时也可以表现为腹腔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检查,进行治疗。
    2023-08-03
  • 蝎子蜇了怎么办(视频)

    蝎子蜇了怎么办
    蝎子在我国分布比较广泛,其尾端有毒腺和针刺,如果被蝎子蜇到,有可能会产生毒性反应,轻者可能有局部的红肿疼痛,一般情况下会慢慢好转;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比如怕光、恶心、呕吐等。被蝎子蜇了以后依据轻重程度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比较轻的反应,首先要把蜇完以后伤口的毒液挤压出来,同时还用肥皂水进行局部创口的清洗;如果伤口比较重、反应比较重,比如出现恶心、呕吐或者心率的改变,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3
  • 肛门直肠部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常用检查是什么(音频)

    肛门直肠部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常用检查是什么
    讲解医师:李进军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外科
    肛门直肠部及盆底功能性疾病常用检查有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详情如下:1、体格检查医生会通过直肠指诊的方式环绕触摸肛门周围以及直肠内壁,判断肛门直肠
  • 肛门痒是什么病(视频)

    肛门痒是什么病
    肛门痒指肛门周围皮肤没有任何原发皮肤损害,而仅有瘙痒症状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而且好发于平时不爱活动的患者。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食品的因素,辛辣食品和调味品,比如辣椒、酒、芥末、胡椒等,如果吃的比较多,可以引起肛门的皮肤瘙痒; 2、过敏的因素,蛋白质比如鱼、虾、螃蟹等可以导致部分人体过敏,从而使人体产生过多的组胺,作用于周围神经而产生瘙痒; 3、精神因素,比如过度兴奋、抑郁、神经衰弱等可以导致肛门痒,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常见有表皮癣菌等感染导致肛门的瘙痒; 同时可以分为原发性肛门痒和继发性肛门痒,具体原因还是建议患者到医院来就诊,具体的诊断疾病,才能采取对症的治疗方法。还有一类病也可以肛门痒,比如肛门的疾病,比如痔疮、肛瘘等,直肠炎也可以导致肛门的瘙痒。总之,肛门痒不是具体的疾病名称,只是症状体现,引起的原因较多,具体原因建议到医院专业的科室就诊,通过必要的检查和必要的辅助检查确定肛门痒的原因。才能采取有针对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023-07-31
  • 肛裂出血的治疗(视频)

    肛裂出血的治疗
    肛裂是一种多发的肛肠疾病,常见于青壮年,指肛管的裂口溃疡不容易愈合,主要症状表现为是排便时肛门非常疼痛,甚至数分钟以内疼痛才能减轻或者消失,又因为括约肌的痉挛引起剧烈的疼痛。另外,可能出现大便有血的情况,当然这是一种鲜血。肛裂治疗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要保持软便,便硬也可以导致肛裂加重。如果比较重,可以用开塞露润滑大便,尽量不要让肛裂加重,同时还可以用坐浴缓解疼痛的情况,也有利于减少出血。 对于月经期的患者,还要注意局部的卫生的问题。另外其它的疾病,比如克隆氏病,即克罗恩病、大肠炎等,如果合并肛裂,应该到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到医院进行肛门检查时,比如肛门指诊、肛门镜等检查,一定要提前告知大夫,尽量避免这样的检查而加重肛裂的症状。
    2023-07-31
  • 胃息肉有哪些分类(视频)

    胃息肉有哪些分类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比较小,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均在胃肠钡餐造影,及胃镜检查或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胃息肉在临床上可以分为两类,增生性胃息肉和腺瘤性胃息肉。增生性胃息肉癌变率较低,但腺瘤性胃息肉癌变率较高。具体而言,增生性息肉在胃息肉中占有主要比例,是炎性黏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肿瘤,可以呈圆形或椭圆形,有蒂或无蒂,表面较光滑,癌变率一般较低,不会超过1%-2%。 腺瘤性息肉来源于胃黏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比例不大,在10%-15%,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没有蒂,表面较光滑,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癌变率较高,达到30%以上,尤其瘤体直径>2 cm,绒毛状腺瘤异型增生等,恶变率更高。所以要对胃息肉有清楚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护理措施,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2023-08-01
  • 胃上有息肉需要切除吗(视频)

    胃上有息肉需要切除吗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样组织,常没有明显症状,一般均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及其它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患有胃息肉需不需要切除,要根据具体情况,根据息肉大小、形状及数量决定。如果直径<1cm,且数量较少,可以定期检查。如50岁以上病人可以每年进行1次胃镜检查,了解息肉变化情况,如果不生长,可以不手术,继续观察,也可以切除。如果息肉直径在1-2cm,一般认为可以切也可以不切,然而如果数量较多,则切除较安全,可以通过胃镜下切除。 如果直径>2cm,必须切除,因有癌变可能性,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胃镜下切除。如果有风险,需进行腹腔镜切除,更加安全。另外,需注意腺瘤性息肉是较常见的肠胃息肉类型,致癌可能性较高,切除后易复发,癌变可能性也较大。所以对于这样的息肉,不但要切除,还要达到根治性切除。
    2023-08-01
  • 做胃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视频)

    做胃息肉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胃息肉摘除术后首先要注意饮食,尽量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进食有营养、易消化、易吸收的软食或半流食。一般情况下1个月内需避免生冷及刺激性食物,要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三餐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具体而言,做完胃息肉手术后不可以吃东西,可以喝少量水,每次喝水间隔要在2个小时左右,如果胃息肉手术后第2天没有什么问题,可以进流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胀气,避免甜食,如米粉、藕粉等。饭后可以平卧20-30分钟,如果胃息肉手术后恢复顺利,3天后可以进食半流质食物,如稀饭、面食等,做到少吃多餐,避免胃部出现不舒服的现象。 胃息肉患者在手术后1周左右如果恢复好可以出院,但需注意吃偏软易消化食物,对偏冷、油炸的食物尽量避免,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再恢复几天即可过渡到正常饮食。如果在胃息肉手术后创面较大,病人有腹部不适、腹痛,可以适当应用药物,如奥美拉唑等来保护胃黏膜,促使疾病尽快愈合。同时还要注意根据疾病特点,及时到医院复诊。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