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胰头囊肿怎么去除(视频)

    胰头囊肿怎么去除
    关于胰头囊肿的去除,很多情况下较小的胰头囊肿无需处理,因为其常与大胰管、小胰管经常相通,如果贸然切除,可能导致胰瘘。出现胰瘘可能十分危险,因为胰瘘分泌胰液,胰液一旦被激活后相当于可以消化自身的液体,并可以腐蚀大血管,腐蚀周围组织。所以对于较小的囊肿,如果没有症状并不推荐切除。 若将大囊肿切除则需进行手术,胰腺囊肿与正常胰腺组织界限较为清楚,所以会让手术变得更为方便、简单。一般情况下若手术切除,局部切除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如果胰头囊肿与十二指肠下端关系都非常密切,则必然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023-08-01
  • 胰头增大一定是癌吗(视频)

    胰头增大一定是癌吗
    胰头增大不一定是癌,因此患者无需过于紧张,因为胰头增大可以分为如下三种情况: 1、先天性胰头增大:为正常的胰腺肿大,可由变异或解剖学异常导致,无需处理; 2、慢性胰腺炎:引起胰头增大,可能出现症状,比如腹痛、消化不良、脂肪泻表现,为良性表现。一般通过内科处理,可改善症状; 3、肿瘤性病变:肿瘤性病变有可能是癌,可能是良性肿瘤,也可能是交界性肿瘤,均需加以鉴别。
    2023-08-01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怎么治(视频)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怎么治
    多数足月健康新生儿黄疸不需要积极干预,但应该密切观察,一般出生后6-7天胆红素峰值会逐渐下降,但如果儿童黄疸峰值较高或持续不退,需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目前黄疸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光疗是最常用的方法,有效且安全性高; 2、换血治疗是治疗重度或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最重要的方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可以及时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可以纠正贫血、预防心衰; 3、药物治疗。 而药物治疗有以下几种: 1、白蛋白:目前最为常用,白蛋白可以结合为结合胆红素,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但不能减轻黄疸; 2、静脉丙种球蛋白:可用于治疗新生儿溶血,有效阻断溶血; 3、苯巴比妥:苯巴比妥片能提高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有效消除黄疸; 4、其他:包括金属卟啉、氯贝丁酯、消胆胺、活性炭、非晶态磷酸钙、锌盐等,目前临床应用较少。
    2023-08-02
  • 三七粉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吗(视频)

    三七粉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吗
    三七粉属中医药物,具有益气活血功效,起到活血化瘀作用,利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正规系统的辨证治疗,不同患者体质不同,治疗应根据具体证型选择不同中药,如三七益气活血,红花活血化瘀,赤芍凉血活血,但并非所有患者均适合活血化瘀类药物治疗,如消化道溃疡患者,或存在其它部位出血患者,应选择其他药物治疗。
    2023-07-30
  • 什么是浅表性静脉炎(视频)

    什么是浅表性静脉炎
    浅表性静脉炎主要指浅表静脉走行出现的无菌性炎症,以下肢常见,可伴发足部真菌感染,甚至淋巴管炎,出现红、肿、热、痛,行走困难等症状,此时应用抗生素效果较差,需应用活血化瘀甚至激素药物,或局部使用清热解毒类药物外敷,以达治疗目的。 浅表性静脉炎常见腿部沿血管走形出现一条红线,严重者可出现发热或水肿,甚至沿静脉出现硬块,此时提醒血栓性静脉炎,如血栓进一步加重,通过交通支进入深静脉可发生深静脉炎。
    2023-07-30
  • 深浅静脉炎有什么区别(视频)

    深浅静脉炎有什么区别
    浅静脉炎一目了然,老百姓可能都见过,就是说沿着小腿的浅静脉出现红、肿、热、痛,甚至出现斑块、硬块,显而易见、很常见。对于深静脉炎来说,大家可能不了解,但是实际上有特别明显的症状就是突然的粗肿,腿突然肿胀了或者憋胀了,这时候提示我们有可能不是外伤,有可能是深静脉炎。但是浅、深静脉炎也有相互联系,如果沿着浅静脉进一步加重、加长,沿着浅静脉往上走,通过浅静脉和深静脉的交通支,甚至浅静脉入深静脉的入口,如果是发生炎症进一步加重,浅静脉可以转化成深静脉炎。当然了,如果是浅静脉炎有血栓,血栓脱落进入深静脉,也可以发生深静脉炎和深静脉血栓,是相互影响的。而对于有深静脉炎的患者来说也可以发生浅静脉炎,往往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伴发,一定要高度重视深静脉炎,要注意浅静脉炎的治疗。在治疗浅静脉炎的同时,也要防止发生深静脉炎。
    2023-07-30
  •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视频)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危害有哪些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危害很多,具体如下: 1、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可能会造成患儿肾功能的损害; 2、患儿感染机会增加,包括呼吸道感染、肠胃感染以及皮肤感染等; 3、患儿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等; 4、部分患儿会有血栓形成,若血栓形成在肾血管系统可能会导致急性肾衰竭; 5、患儿可能出现免疫系统紊乱。
    2023-07-30
  • 小儿肾病一般多久会好(视频)

    小儿肾病一般多久会好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机制是肾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改变,从而导致蛋白的漏出。肾病综合征的具体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所以难以预防,只能尽量减少感染的几率。初发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大多采用8-9个月的中长程治疗。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复发率很高,可达80%以上,完全治愈可能需要数年的治疗。
    2023-07-30
  •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肾病综合征(视频)

    如何早期发现小儿肾病综合征
    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疾病,患儿从出现蛋白尿到表现为明显的水肿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所以当患儿出现眼睛水肿或尿量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儿童肾病综合征每年的新发病率大概为1/100000-7/100000,年发病率大概为16/100000万,发病无区域性,有季节性。肾病综合征可能与感染相关,秋冬季节肠道病毒、感染较频繁,所以疾病多发生于秋冬季。
    2023-07-30
  • 尿毒症晚期如何治疗(视频)

    尿毒症晚期如何治疗
    慢性肾脏病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或无法坚持规范治疗,部分患者会发展成尿毒症,会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尿毒症晚期的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大多数肾病患者被确诊为尿毒症,均会对心理造成严重打击,此时家人关心、医生耐心解释、心理医生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较为重要; 2、寻找有经验的专科医生制定合理诊疗方案,如果选择血液透析,需提前评估建立通路; 3、充分认识病情,了解血透、腹透和肾移植优缺点,与医生共同选择制定替代治疗方案,并严格执行; 4、并发症防治重点为高血压、贫血、营养不良、钙磷代谢紊乱、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但并发症的防治均需以充分透析为前提; 5、尽可能回归社会,回归正常生活轨道,对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