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芸莉

  •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视频)

    新生儿黄疸标准值
    新生儿黄疸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与日龄相关。日常所讲的新生儿黄疸标准值主要是指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不同,它是一个排它性的诊断,具体如下: 1、宝宝的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和早产儿也会有区别,足月儿表现为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但是早产儿大部分是出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以延迟到3-4周才消退; 3、每日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 4、血清胆红素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以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就是生理性黄疸的标准值。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不退影响智力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不退影响智力吗
    新生儿黄疸可能影响智力,主要影响的时间段是在出生后7天以内,因为该时间段内宝宝的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此时又是胆红素的高峰阶段,使宝宝黄疸程度进展很高,但是未及时发现,未及时进行治疗,导致胆红素脑病,则会对宝宝的智力产生影响。如果高峰期的胆红素值较低,只是到出生后1-2个月时黄疸没有消退,而且只是持续在较低的水平,未发现明显的病理因素,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状态较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正常,其反应可以达到该阶段的正常反应,则影响智力的可能性相对来讲比较低。 所以无论是哪种原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如果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超过340μmol/L,间接胆红素就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脑细胞因为能量不足,有变性坏死,其中以大脑基底节、下丘脑及第四脑室底部的黄染明显,此时就会发生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不可逆,主要表现为嗜睡、不能吸吮、肌张力减退,治疗不及时就可以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的症状,部分的患儿可以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所以最应该干预的就是不能让胆红素升高过快、程度过深,如果超过了340μmol/L,在早期引起胆红素脑病的几率就会增加。但是如果是1-2个月时,胆红素持续在较低水平,这种情况不用太着急,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病理因素,宝宝精神状态好、吃奶也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好,他的反应可以达到这个阶段的正常反应,就无需担心。
    2023-08-02
  • 新生儿每天大便十几次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每天大便十几次怎么回事
    新生儿每天大便十几次的原因如下: 1、生理性因素:在母乳喂养的情况下,新生儿可能每天排便10-20次,呈蛋花汤样的大便,但是不会影响宝宝的精神状态,也不会影响宝宝体重的增长,此时家长无需担心; 2、异常现象:若宝宝原本大便正常,但是突然出现每天排便十几次的情况,可能是宝宝出现腹泻的表现。此时需要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是否有牛奶蛋白过敏等异常情况。
    2023-08-02
  • 刚出生为什么打青霉素(视频)

    刚出生为什么打青霉素
    并非所有的宝宝出生后都需要注射青霉素,通常需要注射青霉素原因如下: 1、宝宝出生后有感染的表现,比如发热、呼吸困难、反应差等; 2、宝宝的妈妈有特殊病史,比如梅毒感染,青霉素是一个特效的治疗方法。无乳链球菌感染,又称GBS感染,使用青霉素或者氨苄青霉素治疗,效果较好。妈妈没有梅毒和无乳链球菌感染病史,但在不清楚病史的情况下,妈妈产前、产时或产后出现发热情况,宝宝也需要注射青霉素; 3、其它原因,比如有高危因素,主要体现为胎膜早破时间较长,大于18个小时,羊水污染或羊水有异味、妈妈白细胞明显增加,胎盘病检有明显的绒毛膜羊膜炎,可能都需要青霉素治疗。
    2023-08-02
  •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视频)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
    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要点如下: 1、注意保暖,维持正常的体温:早产儿出生后应立即置于预热好的辐射台或者是保温箱保温,并用保鲜膜包裹,减少热量的散失,最好是能够将预热的暖箱推到NICU,根据体温的情况调节暖箱的温度及湿度,维持宝宝的核心温度在36.5℃-37.5℃之间; 2、加强呼吸道管理:因为超低出生体重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以及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极易频发呼吸暂停及呼吸窘迫,因此呼吸道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频发呼吸暂停; 3、微量喂养的护理:对于病情稳定者,应该尽早开始微量喂养,因为微量喂养对肠道的刺激能够促进胃肠功能的成熟,尤其是母乳喂养,更可以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4、胃肠外营养的护理:超低出生体重儿需实施全部或部分肠外营养满足追赶生长,外周静脉不能够耐受高浓度的静脉营养,应该采用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有效的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保证静脉营养液的顺利输入,中心静脉置管,早期就是脐静脉置管,3天以后可以使用PICC置管; 5、预防感染:因为超低出生体重儿皮肤黏膜屏障功能较差,免疫力极其低下,容易感染。因此尽量将患儿安置在独立的监护病房,有利于消毒隔离,严格控制医护人员出入,进入病房前应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 6、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警惕并发症发生的征兆,注意细心观察患儿肤色、哭声、呼吸、肌张力,有无呕吐、腹胀等情况,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7、发展性的照顾:宝宝进入稳定阶段以后,可以开始鸟巢式的护理,保持舒适的体位,并进行抚触,此时可以邀请妈妈一起参与家庭式的护理,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教育,对超早产儿以后的神经系统发育和运动能力发育,都有较多益处。
    2023-08-02
  • 照顾新生儿的禁忌(视频)

    照顾新生儿的禁忌
    照顾新生儿的禁忌如下: 1、避免新生儿睡在大人中间,否则空气不流通,含氧量相对较少,对新生儿大脑发育会产生不好的影响; 2、洗澡频率不能过高,因为新生儿的角质层比较薄,而且皮肤表面的血管丰富,如果洗澡过勤,可能会导致皮肤抵抗力下降; 3、不要摇晃或抛起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头颈部发育不全,大力摇晃容易导致新生儿受到伤害,甚至可能会发生颅内出血,有生命危险; 4、不要为新生儿掏耳朵,因为新生儿的耳朵相对来讲耳道尚未发育成熟,呈扁平缝状,皮肤又娇嫩,可能会掏伤,引起感染; 5、不要捏新生儿的脸蛋,用手挤压新生儿的脸蛋,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的腮腺以及腮腺管受到挤压伤,出现流口水、口腔黏膜病变。
    2023-08-02
  • 宝宝结合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结合胆红素高是怎么回事
    宝宝结合胆红素高在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一般是胆汁淤积最常见的临床状态,诊断标准一个是血清总胆红素小于85μmol/L,但是直接胆红素大于17.1μmol/L,另一个是血清总胆红素大于85μmol/L,直接胆红素占比达到20%以上,也可以诊断。结合胆红素高是胆汁淤积的一种临床状态,胆汁淤积的致病原因如下: 1、先天代谢异常; 2、长期的静脉营养液等肠外营养也可以导致; 3、先天性的胆道闭锁; 4、婴儿肝炎综合征,也叫做婴儿胆汁淤积症。 而婴儿胆汁淤积症和结合胆红素增高是同一个问题,都需要积极寻找原因,积极干预,特别是先天性胆道闭锁的宝宝,需要在出生后3个月以内进行诊断,诊断以后积极干预,甚至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2
  • 早产儿有什么风险(视频)

    早产儿有什么风险
    早产儿的风险如下: 1、早期风险,包括体温调节障碍,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产热能力不足,体温调节能力不成熟,易发生体温不稳定。呼吸问题,早产儿容易发生急性呼吸障碍,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湿肺、肺炎和呼吸衰竭,其发生风险比足月儿高很多,因为从胎儿到新生儿存在呼吸转换障碍、肺叶转换障碍、肺炎和肺动脉高压等问题。糖代谢障碍,因为早产儿糖原储备不足,容易发生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败血症等疾病,导致对糖的利用和消耗增加,容易出现低血糖,早产儿对葡萄糖的利用与清除率均较低,静脉输注葡萄糖液容易出现高血糖。循环问题,容易出现低血压、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心功能不全,容易出现颅内出血,其发病率,随胎龄的降低和出生体重的降低而升高。喂养问题,新生儿吸吮、吞咽、呼吸协调开始于34-36周,到37周才能够完全成熟,所以早产儿通常很难通过经口喂养满足自身的营养需求,一般需要肠外营养满足追赶生长,而且早产儿胃肠发育不成熟,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喂养不耐受。容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明显高于足月儿,因其肝脏胆红素处理的能力不足,胆红素产生较多、肠肝循环增加、喂养不足也是高胆红素血症发生较为重要的原因。感染,早发性败血症和肺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2、后期容易出现早产儿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代谢性骨病、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情况。
    2023-08-02
  • 早产儿长大会有缺陷吗(视频)

    早产儿长大会有缺陷吗
    早产儿长大后并不一定会有缺陷,目前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产妇增多,导致早产儿的出生率也较大程度升高。早产儿大部分是晚期的早产儿,也有一部分是极低出生体重和超低出生体重,也就是极早早产儿和超早产儿。 如果早产儿是在正规的医院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在早期可以得到有效的看护,后期能够定期到医院进行早产儿的发育监测,做到早期正规治疗、早期干预、早期发现发育异常、早期康复,很多早产儿同样能够达到足月正常儿的发育水平。前提是能在早期大脑快速发育的关键期,根据正常宝宝的发育规律进行早期的干预和康复训练。所以如果是早产儿,一定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而且要到正规的儿童保健科进行体检,因不仅测量身高、体重,还会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运动能力的评估,综合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