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伟

  • 房缺自愈的特征(视频)

    房缺自愈的特征
    房缺自愈的特征为心脏彩超检查提示房间隔完整,同时没有左向右的血液分流,且孩子生长发育正常、活动耐力增加、呼吸道感染减少等。出生后小于5mm的房间隔缺损属于生理性现象,为胎儿出生以后循环通道的过渡阶段,为卵圆孔未闭,此时孩子分流面积较小,自愈可能性相对较大。 少数5-8mm的缺损有自然闭合的可能,但多数患者因缺口过大不能自愈,因此需要进行严密随访和定期心超复查。大于8mm的房间隔缺损基本不会自愈,需要手术修补或内科、外科的微创介入治疗。
    2023-08-02
  • 小儿房间隔缺损自愈方法(视频)

    小儿房间隔缺损自愈方法
    小儿房间隔缺损的自愈没有特殊方法或药物。较小的房间隔缺损为生理性的卵圆孔未闭,孩子出生以后因血液循环模式的改变,左心系统血容量增多,左房压大于右房压,因此卵圆孔会逐渐向右移位并形成功能性关闭,最后形成解剖性关闭。当卵圆孔功能性关闭后,超声检查则不能观察到左向右的分流,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房缺会从功能性关闭变为解剖性关闭,该过程需要1-3年。卵圆孔关闭以后,建议定期随访观察,复查心脏彩超来确认房缺是否自愈。 房间隔缺损一旦自愈,孩子的身体状态会比以往更好,表现为感冒次数减少、活动耐力增加、体重增加。当孩子状态优于过去时,则可通过心脏彩超确认是否有解剖性关闭。
    2023-08-02
  •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危害(视频)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危害
    新生儿卵圆孔未闭属于生理性现象,一般没有危害。在胎儿循环中,每个孩子都存在卵圆孔未闭和动脉导管未闭,是维持胎儿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通道。孩子出生以后,卵圆孔缺损不会立即闭合,但多数卵圆孔未闭会在孩子1周岁内完全闭合。孩子3岁时卵圆孔仍未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此时可能属于病理性现象,建议经过评估以后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目前卵圆孔未闭的治疗采用微创方法,内科方法为在DSA下通过股静脉进行卵圆孔未闭的封堵,外科方法为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通过股静脉心导管进行封堵。上述方法均可避免卵圆孔未闭在患者成年以后带来神经系统的损害。
    2023-08-02
  • 单心室治疗方案(视频)

    单心室治疗方案
    单心室属于较复杂的先天性畸形,发病率在活婴当中约为1/6500,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治疗方案主要如下: 1、出生后伴有严重紫绀、心动过速的患儿建议在早期进行BT分流,即在体循环与肺循环之间通过血管桥增加肺动脉血液,改善患儿缺氧的情况; 2、肺动脉发育正常、肺血较多的患者早期发绀较轻,但这类患者常合并严重的肺动脉高压,而姑息性单心室手术需要患者肺动脉压力低于15mmHg,因此患者需要在单心室修复前3个月内进行肺动脉环缩术,即Banding手术。手术后患者肺动脉开口变小,右心压力增加,肺动脉压力下降。 单心室手术采取双向格林手术时,死亡率一般<5%,全腔肺动脉吻合手术死亡率也已经降到10%以下,同时国际上某些先进中心使用心外管道,死亡率已降至1%,术后10年生存率超过90%。另外,选择全腔肺动脉手术时,患者年龄越小,则术后康复越有利。
    2023-08-01
  • 单心室宝宝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单心室宝宝手术后注意事项
    单心室宝宝手术后注意事项主要如下: 1、单心室为非常复杂的畸形,同时患者肺循环发育较差,因此双向格林或Fontan术后建议略微增加潮气量,将二氧化碳分压维持在35mmHg左右,不能低于30mmHg,以扩张肺动脉直径,从而降低肺阻力,有利于术后的康复。此外,患者病情稳定时建议尽早撤离呼吸机; 2、单心室分期手术术中分离面较大,因此术后容易出现渗血,术中关胸时需进行严密止血以减少渗血,术后应注意输送血浆、白蛋白以提高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同时还要加强利尿,以减轻液体的渗漏和水肿,并注意抗感染; 3、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进行治疗,以改善心脏功能并促进术后心脏的发育和康复,同时应定期进行复查; 4、患者术后心脏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为减轻心脏负担,建议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和维生素的摄入; 5、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不宜剧烈运动,因为此时患者心脏功能尚未完全康复,且胸廓正中的切口涉及骨头,因此建议静养; 6、预防感冒、避免交叉感染,应注意气候变化并及时增减衣物。术后早期应避免前往公共场所参加聚集活动,因为此时患者抵抗力较差,容易交叉感染; 7、应按照医嘱及时换药、拆线,并观察伤口处是否存在红肿或渗液; 8、为减少手术瘢痕的生成,建议患者术后3个月内以清淡饮食为主,鸡、鸭、鱼、鸽子等虽营养成分很好,但会使瘢痕明显增生。另外,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使用祛疤药物,以减少瘢痕增生。
    2023-08-01
  • 单心房单心室的原因有哪些(视频)

    单心房单心室的原因有哪些
    单心房、单心室属于比较复杂的畸形,其中单心房属于房室通道型问题,单心室常合并单心房,为房室之间交通口瓣膜缺失,原因主要如下: 1、妊娠早期宫内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包括风疹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其它病毒感染; 2、药物致畸:母体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后可能致胎儿畸形; 3、长时间放射线照射:孕妇长时间接触放射线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如有接触过放射线,需做好产前筛查; 4、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异常和基因异常,多由散射性畸变造成; 5、其它因素:高龄孕妇初产或二胎也会引起胎儿变化。
    2023-08-01
  •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如何护理(视频)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手术后如何护理
    新生儿房间隔缺损很少进行手术,因为孩子较小,临床表现并不明显,但情况特殊的患者也可能进行手术,术后护理应注意以下方面: 1、加强心脏功能和肺功能的监测; 2、测定24小时内液体出入量,进量不宜过多,同时出量也不宜过多,否则容易造成血容量不足或电解质紊乱; 3、孩子年龄较小,抵抗力相对较弱,建议使用抗菌素,以预防感染; 4、饮食方面:孩子体重较轻,奶摄入过多会加重心脏负担,因此建议少量多餐,不可过饱,更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5、患者房间应该清洁干净、温暖舒适、定期开窗通风换气、床铺清洁舒适; 6、患儿出汗多时应勤换内衣,以防止皮肤感染,出院后应减少前往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交叉感染。
    2023-08-02
  • 小儿房间隔缺损怎么治(视频)

    小儿房间隔缺损怎么治
    小儿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三种: 1、外科治疗:多数房间隔缺损的患儿,即使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也需要进行选择性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学龄前为宜,缺损较大、缺损上腔和下腔边界短小或伴有复合畸形的房间隔缺损,通常需要通过体外循环进行修补,切口位置常选择胸前正中切口和右侧胸小切口。另外,合并心功能不全、心衰和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建议尽早手术。房间隔缺损如果延迟到青春期以后,长期容量负荷过重,可导致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和某些不可逆改变,从而导致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甚至导致艾森曼格综合征; 2、介入封堵治疗:包括内科和外科的方法,外科方法为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经股静脉进行封堵。内科的方法为在X光下、DSA引导下进行封堵; 3、药物治疗:主要是改善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等症状。
    2023-08-02
  • 卵圆孔未闭3mm严重吗(视频)

    卵圆孔未闭3mm严重吗
    卵圆孔未闭3mm不严重。在胎儿期与出生1周岁以内,卵圆孔未闭属于生理性概念,不属于病理性诊断。孩子出生以后如果卵圆孔未闭小于5mm,一般无需紧张,随访观察即可。多数卵圆孔未闭,尤其是3mm以下的卵圆孔未闭,在1周岁以内自然闭合的机会非常大,属于正常状态。少数孩子在2周岁以内自然关闭,极少数孩子3岁以后卵圆孔仍然开放,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微创封堵,但卵圆孔未闭在青春期之前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 患者在青春期之前通过心超检查发现心脏存在卵圆孔未闭时,只要其对身体没有明显影响,也可以正常活动、运动,包括跑步、打球等。但患者成年以后如果仍然缺损,则应引起注意,此时卵圆孔未闭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如血栓、脂肪栓可导致大脑血管堵塞,并引发神经系统的疾病。如果患者存在经常头痛、头晕或记忆力差的问题,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看是否依然存在卵圆孔未闭。
    2023-08-02
  • 宝宝心脏卵圆孔未闭指什么(视频)

    宝宝心脏卵圆孔未闭指什么
    心脏卵圆孔未闭指宝宝出生后心脏房间隔存在缺损,存在左向右的分流。卵圆孔在胎儿循环时就存在,为右心静脉血进入左心房的通道。卵圆孔的大小因人而异,有的5-6mm,有的7-8mm,有的可能仅有3-4mm。多数卵圆孔在出生后会逐渐缩小,由胎儿循环逐渐过渡为成人循环。90%以上的孩子1周岁后卵圆孔会自然关闭,部分孩子1周岁后仍会存在卵圆孔未闭,但较小的缺损对孩子影响不大。 另外,家长应关注卵圆孔的发展,长时间不关闭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如脂肪栓、血栓通过右向左的分流进入左心以后,可能会导致组织、结构的堵塞。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