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毅

  • 激光祛斑掉痂后有红印怎么办(视频)

    激光祛斑掉痂后有红印怎么办
    激光祛斑后在没有做好防晒或人为干预情况下,痂皮脱落后会产生红印。此时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保持创面清洁,避免进一步刺激创面导致红印继续加重; 2、严格进行防晒,避免接触日光,外出时需涂防晒霜或采用物理防晒方法。 若出现红印后做好防晒,红印1-2月将逐渐消褪;若没有注意保护,形成色素沉着,红印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逐渐消褪。
    2023-07-30
  • 激光后色素沉着会褪吗(视频)

    激光后色素沉着会褪吗
    激光治疗后形成色素沉着时,患者不必过于紧张。色素沉着消褪时间根据成因的不同而有差异: 1、患者本人患有色素系统疾病,在激光治疗后出现色素反弹。此时再消褪需要的时间一般为6-12个月; 2、患者为单纯色素沉着,经防晒治疗,6个月左右可以消褪。 促进脱色的药物可加快消褪速度,但一般不推荐使用,令色素自然脱落即可。
    2023-07-30
  • 为什么会长雀斑(视频)

    为什么会长雀斑
    雀斑是遗传性疾病。雀斑的生长情况与个人的基因水平有关,与后天饮食等因素关系不大。雀斑一般在幼儿5岁左右出现,从颧骨开始逐渐蔓延,数量逐渐增多,颜色逐渐加深,严重者可蔓延至前胸以及背部。已经患有雀斑的人群要注意做好防晒,以防止雀斑扩散并向皮肤深处进一步蔓延。否则,病情会逐渐加重,每个雀斑的直径更大,颜色更重。
    2023-07-30
  • 激光能祛雀斑吗(视频)

    激光能祛雀斑吗
    激光可以祛雀斑,医院一般使用1064nm或532nm激光治疗雀斑,其治疗效果较好,治疗一次基本可以将雀斑去掉。关键是要做好治疗后的防晒,否则接触日光后,病情容易出现反弹,而且反弹后出现的雀斑比治疗前颜色更深。即使出现反弹也不必紧张,此时注意做好防晒工作,半年左右雀斑即可消褪。待雀斑完全消褪后方能接受第二次治疗。
    2023-07-30
  • 雀斑干性皮肤如何保养(视频)

    雀斑干性皮肤如何保养
    雀斑干性皮肤保养相对复杂,此类皮肤与遗传相关,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可通过做好日常保湿,避免干燥加重。雀斑干性皮肤多因皮脂腺分泌皮脂减少所致。在气候干燥时可以通过涂抹尿素软膏等角质形成剂进行保湿,另外要注意做好防晒,从而保持角质水分不丢失,也可以保持皮肤光泽度。防晒及局部保湿均能够减轻干性皮肤的症状。
    2023-07-30
  • 雀斑适合使用什么药膏(视频)

    雀斑适合使用什么药膏
    雀斑根据不同年龄,使用的药膏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青春期前:此时雀斑尚未完全形成时,可使用具有防晒、遮盖作用的药膏,如氧化锌等,延缓雀斑发展速度,为以后治疗打下基础; 2、青春期后:此时雀斑已形成,尚未做激光治疗时,可使用脱色药膏,如氢醌霜、壬二酸霜等,结合防晒,既能减淡雀斑颜色,又能避免新的雀斑产生。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
  • 如何预防雀斑(视频)

    如何预防雀斑
    雀斑为遗传性疾病,无法预防发病,但患者可以采取各类防晒措施,使雀斑形成数量减少、颜色更浅、更美观。首先需要做好物理防晒,避免阳光直射皮肤,暴露于阳光下时使用高倍防晒霜。除此以外,若雀斑已经形成,可以通过激光治疗,如1064nm、532nm激光,治疗雀斑的效果较好,但在此基础上依然要做好防晒,避免病情反复。
    2023-07-30
  • 小孩雀斑最佳治疗时间(视频)

    小孩雀斑最佳治疗时间
    小孩雀斑的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1、第一阶段为患儿5岁开始雀斑形成到青春期,首先以预防为主,尽量使患儿避免接触日光,并传授给患儿防晒的基本常识,如打伞、戴帽子等物理方法,在此阶段,即使有雀斑形成,也不必恐慌; 2、第二阶段为青春期后,在能够耐受治疗手段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激光、脱色药膏等方法进行治疗。
    2023-07-30
  • 如何祛除脸上的黄褐斑(视频)

    如何祛除脸上的黄褐斑
    根据黄褐斑的不同类型,具体除斑方法如下: 1、妊娠导致的黄褐斑:即妊娠期时出现明显黄褐斑,在妊娠结束后大多可自行消褪; 2、口服药物导致的黄褐斑:长期口服避孕药、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黄褐斑,若患者的确有相关药物服用史,建议患者停止服用相关药物; 3、病因不清,年龄较大患者:应从调整情绪角度治疗,单纯外用药物效果不佳。
    2023-07-30
  • 黄褐斑如何内调(视频)

    黄褐斑如何内调
    中西医调理疾病的角度不同。中医多从疏通血瘀、疏肝解郁的角度调理;西医多采用长期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配合氢醌霜、壬二酸霜等脱色药膏治疗。日光照射可促进黄褐斑的形成并加重,因此应注意做好防晒。饮食方面可以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情绪上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对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作用。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