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男

  • 一天做两次CT危害大吗(视频)

    一天做两次CT危害大吗
    一天做两次CT危害不大。CT检查中确实辐射,平扫CT射线剂量在2-8mSv,具体辐射剂量与患者检查部位、仪器型号、投照条件不同有关。但头部辐射剂量相对低,大概在2mSv。而胸部、腹部辐射剂量相对高,为5-7mSv,一般一天做两次CT检查,总体辐射剂量不超过15mSv,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值。每年受到自然辐射大概3-4mSv,一般一天两次CT检查,相当于4-5年自然辐射总量。 所以,患者一天做两次CT检查危害不大,在安全范围内。另外根据计算,CT如果百分之百造成可观察损害,至少要在一定时间内做上上千次检查。故患者完全不用担心一天做两次CT检查的辐射量。医生1天开两次CT检查,主要根据病情情况需求而做的决定。
    2023-08-03
  • X光和CT哪个辐射大(视频)

    X光和CT哪个辐射大
    CT比X光片辐射剂量更大,通常为X线片辐射剂量几倍到几十倍,拍一张X片胸部正位片,吸收射线剂量大概在0.1mSv,大概造成人体损伤最大剂量的1/20000。因此,一次检查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最好避免多次大剂量检查。CT辐射在2-15mSv,相对于X光检查而言,辐射量比较高,比X光辐射量高达数十倍甚至上百倍,主要跟CT机器性能、扫描部位、成像清晰度有关。 但通常无需过分担心,因为随着医学技术提升,现在CT设备总的X光数据可以调节。只要不是大剂量多次检查,辐射问题不大。另外,现在仪器越来越先进,辐射剂量也越来越低,现在还有一些低剂量CT检查用于体检,对身体辐射量更小。即使是普通CT,对人体辐射值也远低于国家规定安全值,一年做2-3次CT检查没有问题,具体做哪一种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不能单凭辐射量大小决定哪一种检查。
    2023-09-04
  • 照了X光才知道怀孕5天有影响吗(视频)

    照了X光才知道怀孕5天有影响吗
    照X光后才知道怀孕5天影响不大,怀孕5天时依旧处于受精卵阶段,并非胚胎重要致畸阶段,对胎儿发育应该没有影响。一般胎儿重要致畸阶段主要指受孕后3-8周时间。另外,一次X光射线非常小,只有0.1mSv左右,直接辐射到胎儿的剂量只有0.0005-0.01mSv,远小于最低安全剂量。因此,照X光射线不存在致畸可能性,无需太担心。 另外,怀孕期间也要注意定期做孕期检查、后期排畸检查,随时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无需过于紧张。现实生活中,电离辐射无处不在,即使不进行影像学检查,每个人每年自然界中也会接受3-4mSv辐射量,相当于至少做30-40次胸片的量,而且不包括平时使用手机、微波炉等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辐射剂量。在怀孕期间,如果可以避免接受X线检查,应尽量避免,可以尽量选择其它检查方式代替。如果因为疾病必须做X线检查,也应该放松心态,无需过度紧张,因为心理紧张对胎儿的影响反而更大。
    2023-09-04
  • 拍完X光多久能要孩子(视频)

    拍完X光多久能要孩子
    从优生优育角度而言,拍完X光胸片后,最好间隔三个月左右再进行备孕,避免身体内残留射线对胎儿发育造成影响。女性拍完X线片后,拍完X光下一个月即可正常备孕,男性最好在三个月后再备孕。X光虽然有辐射剂量,但实际单次检查X光一般不至于造成胎儿发育畸形,导致胎儿畸形概率很低,且X光做检查时间也非常短,单次检查所产生射线很快被代谢,对于女性身体、卵子质量,不会造成影响。 因此,女性在照完X光后下一个月即可备孕,对怀孕没有影响,一般不会影响宝宝发育。但怀孕期间一般不建议孕妇拍片,如果情况特殊必须要检查时,可以在严密防护措施下拍片,拍片前也一定要首先了解相关情况,同时一定要征得产妇同意并告知风险,孕期可以服用叶酸,预防神经管畸形,适当运动来增强体质。
    2023-09-04
  • 什么是128排螺旋CT(视频)

    什么是128排螺旋CT
    128排螺旋CT中,128指机器里面有128个探测器,即曝光1次可以产生120幅图像,CT排数越多检查时间越短,越有利于运动部位检查,比如心脏检查,像用照相机给跑步人拍照片,只有曝光速度快的相机才能拍出清楚图片。同样道理,因为心脏为直接搏动的器官,只有扫描速度快的机器才能得到清晰图像。 因此,128排CT在心脏检查方面比64排、16排CT时间快,可以大大降低心脏搏动产生的伪影。扫描出来的图像,比64排CT做的心脏图片更加清晰。128排的螺旋CT在心脏以外其它部位检查,和16排、64排CT差别不大,并非所有检查都是排数越多,检查效果越好。医生会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针对性开具适合的检查,才有利于疾病精准诊断,从而给予精准治疗。
    2023-09-04
  • 核磁共振主要检查什么(视频)

    核磁共振主要检查什么
    核磁共振检查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对全身大部分器官进行检查,尤其核磁共振特点,对中枢神经系统、颅脑、脊髓、骨骼系统,以及软组织显像率特别清晰,特别对疾病轮廓边缘可清除观察,故医生特别喜欢用核磁共振检查器官组织病变。核磁共振临床上使用根据疾病划分,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疾病: 1、肿瘤方面:如可应用于检查脑肿瘤、椎管肿瘤、肝脏肿瘤、胰腺肿瘤、肾脏肿瘤、骨肿瘤、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 2、血管性病变:磁共振检查主要运用于急性脑梗塞诊断、脑血管畸形诊断、脑出血、肝脏血管瘤等病变检查。另外也可做脑静脉成像、脑动脉成像; 3、心脏磁共振成像,可以观察心脏、血管病变; 4、磁共振在外伤性病变中应用广泛,比如椎体压缩性骨折、关节骨折,关节脱位以及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椎间盘突出方面,也应用广泛。
    2023-09-04
  • 肺结节核磁共振能看见吗(视频)

    肺结节核磁共振能看见吗
    核磁共振能够发现较大的肺实性结节,但小肺结节,尤其磨玻璃密度很淡的肺结节,磁共振根本没法发现。肺结节检查首选为CT检查,磁共振在肺结节诊断以及检出率方面不如CT。很多老百姓存在误区,可能觉得设备越贵检查效果越好,其实不然。在临床应用中每个设备均有适应性,磁共振对软组织分辨率好,比如在滑膜、血管、神经系统,以及肌肉、肌腱、韧带、透明软骨方面分辨率较高。 对疾病判定磁共振有很大优势,CT在观察骨头、肺、出血等病变,具有优势,两者检查可以优势互补。肺部磁共振只能作为CT成像的补充,使用肺部磁共振检查通常用来评估病变是否侵犯纵隔、是否侵犯心脏、胸壁。另外,也可以评估纵隔淋巴结情况,但肺结节在诊断上确实很少使用磁共振进行检查。
    2023-08-01
  • 肺部结节1.2cm严重吗(视频)

    肺部结节1.2cm严重吗
    肺部结节良恶性同样不可以简单大小确定,工作中有<1cm肺结节,也有>5cm的良性肿瘤。肺结节评估不光要看结节大小,还要结合密度、形态学影像特征,以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当体检时发现肺部结节,一方面需要评估患者临床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吸烟史、慢性肺部疾病史、肿瘤家族史、职业暴露史等许多情况。 此外,还要评估结节影像学的特征,比如CT征象,恶性征象包括分叶、毛刺、胸膜牵拉、含气细支气管征、小空泡、偏心性后壁空洞等征象,均属于恶性征象表现。对于恶性征象结节而言,均需通过胸外科、肿瘤科以及呼吸科、影像科医生积极讨论,以决定后续检查、治疗。因此,判断肺结节是否为高危结节,不光需看大小,还需注意观察结节性质,结合患者临床特征综合判断。
    2023-08-01
  • 肺结节GGO是什么意思(视频)

    肺结节GGO是什么意思
    肺结节GGO,GGO为Ground Cglass opacity三个英文字母的缩写,中文称为磨玻璃样病变。磨玻璃样病变指高分辨CT上表现为密度轻度增高阴影,密度类似于磨玻璃,阴影里面可以看到肺血管束,称为磨玻璃结节。现在很多体检报告报磨玻璃样病变,磨玻璃阴影为特征性影像,但并非特异性表现,很多疾病均可形成磨玻璃样阴影,比如感染、过敏性疾病、出血、肿瘤,均可引起磨玻璃样改变。 上述征象为早期肺部疾病表现,要根据磨玻璃结节形态、形态动态改变等,鉴别病变为良性、恶性。磨玻璃结节并非全都为肿瘤,及时发现、诊断,对正确处理、预后判断存在重要意义。肺磨玻璃结节部分为早期肿瘤,部分为良性,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影像学医生、临床外科医生综合进行评估。目前很多医院建立多学科诊疗模式,有利于肺结节进行精准诊断,可以从专业角度多联合对疾病治疗,提供更好选择。
    2023-08-01
  • 肺结节考虑增殖灶是什么意思(视频)

    肺结节考虑增殖灶是什么意思
    肺结节增殖灶为肺内常见影像学表现,为机体对病变的修复形式,为病情好转表现,类似外伤愈合后留下疤痕。病变为慢性过程,主要病理学特征即纤维细胞增殖、大量细胞外基质聚集,多见于肺炎、肺结核,以及其它炎症性病变留下的修复性损伤。通常属于良性病变,需要密切观察。在定期复查过程中,如果结节三个月内复查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适当延长半年一次复查,如果半年仍没有明显变化,可以延迟到1个月、9个月或1年复查。 如果复查过程中,结节生长速度增加,即需经过肺穿刺或支气管镜进行诊断明确,没有症状的增殖灶,无需处理,无需临床干预。而有症状的增殖灶一般给予对症治疗,患者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变异性哮喘,有助于病情改善。
    2023-08-01